刘建宾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 1999年
- 张登学张琪辛丽丽刘建宾顾华丽
- 关键词:肝疾病血清透明质酸
- 跟痛症病人的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被引量:4
- 1996年
- ①目的探讨跟痛症(PHS)的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特点和临床意义。②方法对26例PHS病人(30病足跟)进行了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③结果有23病足跟疼痛部位显示明显的放射性浓聚,其阳性率为76.7%.将该法结果与X线摄影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5.51,P<0.005)。④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PHS有较高的灵敏性、准确性和特异性,是一种简便而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 左书耀陈晓亮陈伯华王国明刘建宾李雨升
- 关键词:跟痛症CT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 大鼠蓝斑核区注射加压素和催产素对迷走—加压反应的影响
- 1990年
- 我们采用神经核团微量注射方法,观察了大鼠蓝斑核(LC)内注射加压素、催产素及其相应抗血清对迷走—加压反应(VPR)的影响,报道如下.
- 姚维成刘建宾崔瑞耀李维新吕运明
- 关键词:加压素催产素迷走神经VPR
- 恶性肿瘤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1993年
- 近年来发现,许多非甲状腺疾病患者甲状腺功能试验可出现异常,血清T_3、T_4水平降低,rT_3增高。一些危重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死率也与T_3、T_4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恶性肿瘤机体代谢状态发生改变,可影响甲状腺功能。本文观察117例恶性肿瘤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并对其临床意义作初步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正常组 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36岁~67岁,平均56岁。均为查体健康者。1.2 恶性肿瘤 107例,男82例,女25例,年龄32岁~78岁,平均61岁。均经病理、X线、B超检查确诊。2 方法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专人操作并行质控。3 结果3.1 正常人和恶性肿瘤病人甲状腺激素的测定结果见附表。正常人经统计学处理男、女性别之间,血清T_3、T_4、rT_3、T_3/rT_3。
- 张登学张翠萍曲鲁平牟永善刘希双赵清喜郝树林刘建宾
- 关键词:肿瘤甲状腺激素
- 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1990年
- 本文报告48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T_3/rT_3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_3),促甲状腺激素(TSH)均明显高于正常.病情越严重,甲状腺激素变化越甚.治疗后差异变小.甲状腺激素的测定,尤其是T_3/rT_3值的计算,有助于糖尿病严重程度的判断和预后的估计.
- 张登学刘建宾邹云增
- 关键词:糖尿病甲状腺激素放射免疫测定
- 全文增补中
- 心功能不全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1991年
- 测定了86例心功能不全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激素(T_4)、T_3/rT_3均明显低于正常(P<0.01)。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_3)、促甲状腺激素(TSH)均明显高于正常(P<0.01),且病情越严重变化越大,治疗后病情好转者差异变小。提示甲状腺激素的测定,尤其是T_3/rT_3的计算,有助于对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判定和预后的估计。
- 张登学周霞张翠萍曲鲁平郝树林刘建宾
- 关键词:心功能不全甲状腺激素免疫测定
- 白血病病人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1992年
- 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45例白血病病人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激素(T_4)、T_3/rT_3显著降低,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_3)显著增高,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其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随治疗好转差异变小.提示白血病属于典型的"低T_3综合征",甲状腺激素的测定有助于白血病病人疗效观察,病情及预后的估计.
- 张登学曲鲁平张翠萍郝树林刘建宾
- 关键词:白血病甲状腺激素放射免疫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