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庆功

作品数:17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单个核细胞
  • 2篇人外周血
  • 2篇人外周血单个...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外周血单个核
  • 2篇外周血单个核...
  • 2篇细胞
  • 2篇核细胞
  • 2篇CPG_OD...
  • 2篇超声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内
  • 1篇导管内癌
  • 1篇动态增强MR...
  • 1篇新生儿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凶险
  • 1篇凶险型前置胎...

机构

  • 10篇安阳市妇幼保...
  • 2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2篇刘庆功
  • 4篇赵慧敏
  • 2篇刘彩丽
  • 1篇贾明库
  • 1篇韩刚
  • 1篇杨晓艳
  • 1篇鲁涛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导管内癌超声诊断价值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6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46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中腺病型患者12例,超声显示患者腺体局部变厚,结构紊乱;导管扩张型8例,导管扩张欠光整5例,导管单纯扩张3例,超声可见隆起性小光团;25例患者乳腺内为实性肿块,超声显示腺体内存在实质性小回声,呈现出不规则或椭圆型,纵横比<1,其中12例患者乳腺内病灶界限较清晰;1例患者乳腺内有混合型肿块,主要为囊性肿块,病灶内可见团状小回音,未见明显后方异常回音。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内癌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联合乳管内视镜和X线钼靶镜检查,有助于提高超声的诊断率。
赵慧敏刘庆功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癌超声诊断
CpG ODN和肝癌抗原加强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抗肝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将肝癌细胞系Hep-2冷冻法灭活后离心取细胞沉淀作为肝癌抗原,分别用肝癌抗原、CpG ODN及肝癌抗原联合CpG ODN共同作用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观察在体外受过抗原和CpG ODN刺激过的人PBMC...
刘庆功
关键词:肝癌
文献传递
CpG ODN增强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肝癌细胞系HepG-2杀伤活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CpG ODN在体外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活性和肿瘤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用CpG ODN刺激在体外分离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检测其活性和对肝癌细胞系HepG-2杀伤作用。结果CpG ODN组PBMC培养上清IFN-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CpG ODN刺激72小时后与HepG2细胞作用,48小时后乳酸脱氢酶在培养液中活力较对照组增强,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CpG ODN可明显提高人外周血淋单个核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活性。
韩刚刘庆功贾明库
关键词:CPGODN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研究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胎儿左右室流出道、四腔心、三血管切面的四切面法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查。结果在声像图质量显示完全良好的2681例患者中,有52例胎儿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在出生后新生儿经超声诊断或经引产后进行胎儿尸检有45例患者为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准确率为86.5%。在2600例患者中,出生后新生儿经超声诊断或经引产后进行胎儿尸检后发现56例,超声检查漏查4例,漏查率为7.1%。产前超声检查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为80.4%。结论采用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情况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无创伤、敏感度高等优点,对于早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产前超声检查对于有效干预和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赵慧敏刘庆功
关键词:产前超声检查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轻症支原体肺炎CT影像学表现
2024年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轻症支原体肺炎CT影像学表现,寻找其影像学特征并对其进行量化,从而为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4名轻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病例组)和60名非支原体感染的其它肺炎患儿(对照组)的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肺炎患儿的影像学表现,找出轻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影像学特征。对其支气管壁增厚进行测量,计算支气管管壁厚度(T)与管壁外直径(D)的比值(T/D),并比较在两种肺窗设置下支气管壁的T/D。结果:两组患儿的影像学表现:小叶中心性结节(χ^(2)=21.935,P<0.001)、磨玻璃影(χ^(2)=8.714,P=0.003)和支气管壁增厚(χ^(2)=78.547,P<0.001)之间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肺炎患儿在右肺中叶的受累率上有统计学意义(χ^(2)=10.257,P=0.001)。轻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在两种肺窗设置下的支气管管壁厚度(T)与管壁外直径(D)的T/D(WL=-600HU,WD=1500HU,0.3371±0.06/WL=-450HU,WD=1500HU,0.3286±0.07)之间无统计学意义(t=0.883,P=0.379)。结论:支气管壁增厚、远端支气管的T/D增大是儿童早期支原体肺炎与其他常见肺炎重要的鉴别点,可以为儿童轻症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鲁涛刘庆功高伟穆艳超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CT儿童
CT引导下注射高渗糖对老年人巨大肝囊肿硬化治疗效果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高渗糖治疗巨大肝囊肿的疗效。方法本研究27例患者CT检查证实为肝囊肿共27个,均为单发性囊肿;囊肿直径8.3—16.8cm。所有病灶均在CT引导下进行肝囊肿穿刺抽液,注入适量高渗糖硬化治疗后持续负压吸引;术后3、6、12个月各复查1次。结果27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治疗,肝囊肿穿刺成功率为100%,高渗糖硬化治疗肝囊肿3、6、12个月的有效率约为74.06%、77.80%、85.20%。结论对于老年人体积较大或有临床症状的单纯性囊肿,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后注射高渗糖硬化治疗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刘庆功赵慧敏刘彩丽
关键词:囊肿高渗糖
减压性骨坏死早期应用X线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5年
目的分析减压性骨坏死早期应用X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72例减压性骨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传统技术诊断,研究组行X线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共确诊减压性骨坏死27例,确诊率为75.00%(27/36),对照组共确诊减压性骨坏死18例,确诊率为50.00%(18/3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压性骨坏死早期应用X线具有较高确诊率,可为该疾病的尽早诊治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庆功
关键词:减压性骨坏死X线
头颅超声在新生儿头颅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头颅超声检查在新生儿头颅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7月-2014年1月收治患有头颅疾病的新生儿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CT检查,研究组予彩色多普勒头颅超声检查,比较两者颅内疾病的阳性检出率和假阴性率。结果:研究组的颅内Ⅰ级出血及脉络丛囊肿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两组间其他疾病的检出率和假阴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式各有优劣,但超声检查对颅脑病变的情况能进行全面反映,能及时反映颅脑病变的动态变化并指导临床治疗,且经济简便,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赵慧敏刘庆功刘彩丽
关键词:新生儿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MRI诊断
2012年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DNET)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DNET的MRI资料,13例均行常规MRI检查,其中10例平扫与增强同时进行,3例仅行常规MRI检查。结果 13例DNET中5例位于颞叶,4例位于额叶,3例位于顶叶,1例位于右侧半卵圆中心。8例为单发,5例为多发。病灶均位于或主要累及皮层,病变以囊性成份为主,单发病灶呈倒三角形或楔形。4例单发病灶内可见多个分隔。MRI表现呈均匀或混杂长T1、长T2信号,Flair序列上病灶周边和分隔呈高信号,DWI扩散不受限呈略低信号,仅1例周围可见水肿及占位效应,余未见明显水肿及占位效应。10例增强扫描患者,4例囊性内分隔及1例囊性内结节强化。结论 DNET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倒三角形或楔形变以及多发囊变或囊内多发分隔为DNET的特异性表现,结合MRI表现有助于术前确诊。
刘庆功
关键词:脑肿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磁共振成像
腹部X线平片对婴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
2017年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肠套叠婴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并就其检查结果加以分析。结果腹部X线检查显示:(1)腹部肠腔可见气影相对减少,局部出现大片状无肠气区域,有40例患儿存在该种现象,其出现概率为83.33%;(2)肠阻梗患儿有9例,其出现概率为18.75%;(3)肠腔内存在软组织肿块的患儿有15例,出现概率为31.25%。腹部X线确诊率为95.83%,与空气灌肠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X线平片能够有效地显示出肠套叠患儿的肠道内部状况,其诊断准确率较高,且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刘庆功
关键词:腹部X线平片婴儿肠套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