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磊

作品数:91 被引量:367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6篇矿业工程
  • 10篇建筑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巷道
  • 17篇充填
  • 14篇煤层
  • 11篇支护
  • 11篇混凝土支架
  • 11篇工作面
  • 11篇钢管
  • 11篇钢管混凝土
  • 11篇钢管混凝土支...
  • 10篇地压
  • 10篇冲击地压
  • 8篇胶凝
  • 8篇胶凝材料
  • 7篇尾砂
  • 7篇井下
  • 7篇抗压
  • 6篇压强度
  • 6篇岩爆
  • 6篇正交
  • 6篇支架支护

机构

  • 70篇山东理工大学
  • 19篇中国矿业大学...
  • 11篇山东黄金矿业...
  • 6篇能源集团
  • 5篇枣庄矿业集团...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 4篇山东科技大学
  • 4篇山东大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华北科技学院
  • 4篇新汶矿业集团...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枣庄矿业(集...
  • 2篇阳泉煤业(集...
  • 2篇北京安科兴业...
  • 2篇山东能源集团...
  • 2篇北京安科兴业...
  • 2篇临沂矿业集团...
  • 2篇山东万祥矿业...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作者

  • 90篇刘国磊
  • 29篇崔嵛
  • 15篇张晓君
  • 15篇王发刚
  • 9篇王劼
  • 3篇樊克恭
  • 3篇肖同强
  • 3篇李海洲
  • 3篇李学彬
  • 2篇王海滨
  • 2篇黄万朋
  • 2篇张西忠
  • 2篇袁光明
  • 2篇王军
  • 2篇王东旭
  • 2篇于辉
  • 2篇张少峰
  • 1篇贾广辉
  • 1篇张璐
  • 1篇曲效成

传媒

  • 16篇矿业研究与开...
  • 7篇煤矿安全
  • 6篇煤炭技术
  • 4篇煤炭工程
  • 3篇岩土力学
  • 3篇消防科学与技...
  • 2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煤炭学报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2篇有色金属工程
  • 2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金属矿山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煤炭科技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世界有色金属
  • 1篇隧道建设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2篇2025
  • 12篇2024
  • 4篇2023
  • 14篇2022
  • 16篇2021
  • 10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9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压巷道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护技术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清水煤矿动压巷道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在动压巷道南二06工作面材料上山巷道进行了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护实验,采用准219×8型弧墙半圆拱钢管混凝土支架,经理论计算该支架承载能力为2113.02kN,可提供支护反力1.15MPa。现场施工后进行了为期60d的巷道顶底板移近量监测,两帮最大移近量约为4cm,顶底板最大移近量约为5cm,巷道稳定。
刘国磊
关键词:动压巷道钢管混凝土支架承载力
高位巨厚砾岩对工作面开采地表沉降控制机理
2024年
为研究工作面开采后高位巨厚砾岩层对地表沉降的控制机理,以高庄煤矿西十一采区典型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地表沉降实测等方法开展研究;基于微震事件分布分析了高位巨厚砾岩层工作面覆岩结构特征,高位巨厚砾岩层受采动影响较小,破坏程度较低;通过建立巨厚砾岩层Euler-Bernoulli固支裂缝梁力学模型,推导了裂缝影响下挠曲变形方程,阐明了巨厚砾岩层对地表沉降控制机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覆岩垂直位移在巨厚砾岩层底部发生突变,巨厚砾岩层底部易产生离层空间,离层空间经历了“月牙”形、“盘”形形态演化,巨厚砾岩层影响下的模型地表沉降量明显较小。地表沉降实测结果显示:高位巨厚砾岩区工作面开采地表沉降量明显更小,高位巨厚砾岩对地表沉降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曹东京刘国磊梁文昭郝喜庆田利华薛建军
关键词:地表沉降控制机理覆岩结构
卸压孔劈裂局部解危效应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岩爆局部解危,提出在施工卸压孔基础上将卸压孔劈裂的局部解危方法,结合应变和声发射监测技术开展具有岩爆倾向性的卸压孔劈裂试样双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与单纯施工卸压孔相比,含0°、45°劈裂缝的围岩局部解危演化进程由卸压孔两帮控制转为由劈裂缝端部控制,扩大了局部解危区域,卸压孔和劈裂缝共同起局部解危作用;含90°劈裂缝的围岩局部解危进程仍由卸压孔两帮控制,含0°、45°劈裂缝的峰前应力与垂直应变关系曲线非线性特征增强,峰前能量耗散加大,更大程度地降低了围岩完整性,起到明显卸压效果;相比较而言,0°劈裂缝的局部解危效果最好,其峰前能量释放占比达到85.70%,45°次之,90°较差。研究结果对岩爆防控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张晓君李晓程刘国磊李宝玉
关键词:岩爆卸压孔劈裂声发射
某金矿全尾砂充填体早期强度性能分析被引量:13
2020年
针对某金矿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造成的充填成本高、早期强度低的问题,以该金矿全尾砂为骨料,选用生石灰、石膏、水淬矿渣、水泥为辅料,在分析全尾砂物化性质的基础上,采用全面法试验设计,制备料浆质量浓度为70%、72%、74%、76%和灰砂比1∶4,1∶6,1∶10和1∶20的充填料浆,测定养护龄期为1,3,7,14d时抗压强度。结合Design-Expert软件筛选并评估影响全尾砂充填体早期强度的显著性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料浆质量浓度和养护龄期一定时,充填体早期强度与灰砂比表现为正比关系;控制养护龄期和灰砂比不变,随着料浆质量浓度的增大,充填体强度增长越明显;在灰砂比和料浆质量浓度相同的条件,充填体强度与养护龄期呈正相关,对充填体早期强度影响敏感性顺序为灰砂比>养护龄期>料浆质量浓度。通过试验可知,在灰砂比1∶4,料浆质量浓度76%时,充填体1d强度可达0.76MPa,3d强度可达1.19 MPa,7d强度可达2.09 MPa,14d强度可达2.21 MPa。将试验结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可为矿山充填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刘树龙孙业庚李公成刘国磊齐兆军王发刚
关键词:全尾砂灰砂比养护龄期
基于响应面法的复合充填料浆配比优化及微观结构影响机制被引量:48
2021年
为探明因素间交互作用对充填体强度性能的影响机制及揭示胶凝材料水化产物作用机制,以水泥、石灰、石膏添加量为自变量影响因子,胶结体抗压强度为响应目标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RSM)设计试验,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结合Numencial功能优化模型自变量参数。最后,利用XRD、SEM、EDS分析手段,探讨净浆试样水化产物组成及微观结构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方差分析及模型响应曲面共同诠释了水泥和石灰添加量的交互作用是影响充填体强度性能的关键性因素。对复合充填料浆配合比寻优可得,在水泥∶石灰∶石膏∶矿渣∶甲酸钙=30∶15∶1∶50∶4最优条件下,胶结体3天和7天抗压强度为1.19 MPa和2.17 MPa,模型验证试验相对误差为3.25%和0.93%,表明模型精确度高,可靠性强。复合胶凝体系水化产物主要为钙矾石(AFt)和C-S-H凝胶,随着龄期的延长,AFt和C-S-H凝胶交错生长,紧密搭接,形成致密的三维空间网络结构支撑体系,是胶结充填体具备强度性能的主要来源。
刘树龙王发刚李公成刘国磊王劼齐兆军
关键词:响应面法抗压强度微观结构
应力集中区巷道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护技术应用研究
由于受地质条件及前期工程的影响,在煤矿开掘巷道时经常不可避免的使得巷道处于应力集中区范围内,造成巷道围岩应力加大,且使得应力复杂,给巷道维护造成了很大困难。钢管混凝土支架是将钢管做成适合井下巷道断面形状的支架,并在井下灌...
刘国磊王海滨鹿士忠李学彬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支架应力集中区支护效果
文献传递
深部煤巷围岩三向应力差异梯度致冲机理
以深部煤巷围岩为研究对象,针对冲击地压灾害严重、致冲机理研究尚不完善、防冲工程缺少更具针对性指导依据等问题,采用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方法,从三向应力差异角度揭示深部煤巷围岩冲击致灾机理。基于采掘活动扰乱煤岩体三...
刘国磊王泽东崔嵛马秋峰颜磊韩玉忠
关键词:深部开采煤巷围岩冲击地压
一种全固废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固废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矿山充填材料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凝胶材料包括脱硫石膏、粉煤灰、矿渣、钢渣、镁渣、电石渣、减水剂、保水分散剂和碱性激发剂;所述骨料为尾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合理利用...
刘国磊刘树龙郑寓超梁文昭王泽东王发刚
低透气性煤层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灾害中心体致灾机理被引量:2
2022年
为有效揭示低透气性煤层回采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机理,提高监测和防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基于瓦斯赋存状态和开采扰动等因素建立了突出灾害中心体力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相似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的方法,验证了该理论假设,揭示了中心体致灾机理,并验证了微震与突出危险的关联性。相似模拟试验结果显示:在煤壁距中心体60~20 m时中心体逐渐孕育和发展,至20~10 m时中心体突出风险急剧升高,该范围即宏观的中心体突出临界区域,是重点防治时期和位置,该结论在寺家庄矿15112回采工作面基于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_(1)值的试验中得到验证,突出灾害中心体致灾机理假设也得到验证。结果表明:吸附瓦斯在节理、裂隙等非均质性的孔洞中由于局部煤体破碎且渗透性升高而大量解吸为游离瓦斯,与煤粉混合成具有高能量的气固两相流体,形成突出灾害中心体;中心体在低透气性煤层中是客观性存在的,且赋存于多个位置,采动效应提供了外在动力,导致煤层应力环境和瓦斯状态发生变化,易诱发中心体突出;从中心体致灾的角度得到微震与突出危险间具有较良好的拟合关系,说明微震是有效的突出危险监测手段,为进一步提高突出监测及防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方向。
刘国磊王泽东曲效成崔嵛尹永明
关键词:低透气性煤层煤与瓦斯突出
全尾砂--矿渣复合充填料浆配比试验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分析物料物理力学参数和化学性质,运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设计方法探讨料浆浓度、砂灰比和养护龄期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充填体强度大小的因素重要性排序为:养护龄期>砂灰比>料浆浓度。
刘树龙王发刚刘国磊李公成王劼齐兆军
关键词:尾砂矿渣胶凝材料正交设计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