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霞 作品数:10 被引量:108 H指数:4 供职机构: 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治疗湿热下注型妊娠小便淋痛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对湿热下注型妊娠小便淋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湿热下注型妊娠小便淋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清淋颗粒口服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白细胞及红细胞转阴率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5 d、7 d后,治疗组红细胞转阴率及白细胞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尿频、尿痛临床症状好转率、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7 d后,观察组尿频、尿痛临床症状仅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治疗湿热下注型妊娠小便淋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米海霞 赵玲玲 刘凤霞 周毅 马大正关键词:当归贝母苦参丸 湿热下注 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妊娠恶阻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橘皮竹茹汤或香砂六君子汤直肠滴注外治结合西医治疗妊娠恶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补液、止吐、纠正酸中毒方法治疗;治疗组除采用对照组疗法外,加以自拟中药汤剂直肠滴注外治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随访妊娠恶阻复发风险有无差别。结果 120例患者治疗期间无中途退出治疗者,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8.33%(P<0.05)。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各个证型总有效率,治疗组肝胃不和型和脾胃虚弱型治疗后总有效率90.91%、92.59%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相应证型的80.00%、72.00%(均P<0.05)。两组治疗后呕吐次数均逐渐减少,且治疗组治疗前、治疗24 h、48 h、72 h及96 h各时间点呕吐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随访4~16周,平均(8.80±5.40)周,治疗组复发率8.33%低于对照组28.33%(P<0.05)。对照组随访期间复发风险显著高于治疗组HR=3.52(95%CI:1.34~7.12,P<0.05)。结论自拟中医药直肠滴注外治结合西医治疗妊娠恶阻,患者易接受,且疗效好、起效快、无副作用。 刘凤霞 米海霞关键词:妊娠恶阻 中药 中西医结合 自拟灭瘤肛栓治疗子宫肌瘤120例 被引量:3 2009年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30-50岁中年妇女中患病率高达30%左右^[1]。传统治疗子宫肌瘤方法多以手术为主。也有应用激素治疗。但是手术和西药所带来的创伤和相关的副作用与并发症,使得中医药治法越来越被患者接受,而中药汤剂的煎服又不方便。因此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试用外治法治疗该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此与同仁商榷。 林芳 刘凤霞关键词:子宫肌瘤 外治法 中医经验方结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54例 被引量:5 2017年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以皮肤瘙痒,伴或不伴黄疽、血清总胆汁酸、甘胆酸及肝酶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可致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甚至突发性死胎、死产、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等[1].该病患者产后症状迅速消失,对孕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因凝血功能障碍致产后出血,成为产妇死亡的高危因素之一[2].关于IC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亦缺少特异性的有效治疗药物[3].临床治疗以西药利胆为主,但疗效并不理想.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ICP的中医经验方,结合西药联合治疗该疾病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刘凤霞 米海霞关键词:血清总胆汁酸 经验方 肝酶升高 神经系统后遗症 CHOLESTASIS 甘胆酸 产后大出血致垂体危象5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垂体危象的本质是产后大出血引起垂体前叶坏死及萎缩,并使其一种或几种促性腺激素及相应靶腺激素分泌机能减退(称为产后希恩综合征),并在诱因激发下发生严重的垂体机能减退,引起全身各系统严重症状之危象。产后希恩(Sheehan)综合征因腺垂体功能损害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极易延误抢救时机。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将临床所收集的5例垂体危象误诊病例总结如下: 翁翠萍 刘凤霞关键词:产后大出血 垂体危象 误诊分析 垂体机能减退 希恩综合征 严重并发症 妊娠晚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46例正规产检并分娩的孕晚期(≥34周)孕妇按照血浆D-D水平分为D-D升高组(>400μg/L,n=68例)及D-D正常组(≤400μg/L,n=178例),记录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血浆D-D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关系。结果 D-D升高组血红蛋白(Hb)低于D-D正常组,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均高于D-D正常组(均P<0.05)。D-D升高组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低体质量儿出生率均高于D-D正常组(均P<0.05)。产后出血、剖宫产、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亦高于D-D正常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D-D水平增高是胎儿及新生儿不良结局、产妇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余因素如hs-CRP、Scr亦是独立危险因素,而Hb则为保护性因素。结论随着妊娠晚期血浆D-D水平的不断增高,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逐渐增大,可能是不良结局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该时期孕妇血浆D-D水平应当值得临床关注。 范海燕 伊芳 曲淑艳 刘凤霞关键词:妊娠 D-二聚体 温中饮联合脐敷治疗脾胃虚寒型妊娠恶阻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温中饮联合脐敷对脾胃虚寒型妊娠恶阻呕吐、厌食等临床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脾胃虚寒型妊娠恶阻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补液治疗,治疗组在西医补液的基础上予温中饮联合脐敷治疗,治疗前后对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尿酮体进行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96.7%、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13.3%(P<0.05);治疗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 d,尿酮体转阴率治疗组为63.3%,对照组为5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7 d,治疗组尿酮体转阴率(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63.3%)(P<0.05)。结论温中饮联合脐敷治疗脾胃虚寒型妊娠恶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米海霞 刘凤霞 马大正 胡洁菡关键词:妊娠恶阻 经方 脐敷 脾胃虚寒 自制消霉栓治疗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临床体会 被引量:4 2009年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妊娠期妇女由于孕期阴道上皮糖原含量增多,导致阴道内酸度增加,加之妊娠期雌二醇(E2)明显升高,易诱发糖耐量异常,均有利于念珠菌的生长繁殖,使妊娠期该病发病率增高。加之妊娠期用药有一定局限,故疗效欠佳且易复发,不仅使孕妇有明显的不适感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亦对妊娠结局和胎婴儿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笔者采用自制消霉栓治疗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谢建萍 刘凤霞关键词:霉菌性阴道炎 妊娠期 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阴道菌群及宫颈局部免疫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57 2017年 目的探讨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阴道菌群及宫颈局部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妇科门诊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患者300名,根据是否有高危型-HPV感染分为高危型-HPV组(高危型-HPV阳性组)123例和对照组(高危型-HPV阴性组)177例,检测所有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阴道菌群和宫颈分泌物CD_4^+ T、CD_8^+ T情况。结果 300例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者123例,感染率为41.0%,其中HPV16亚型70例,占56.9%,其次为HPV52亚型,占13.8%。高危型-HPV组乳酸杆菌、衣原体、解脲脲原体、细菌性阴道病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人支原体、霉菌和滴虫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危型-HPV组宫颈分泌物CD_4^+ T和CD_4^+ T/CD_8^+ T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宫颈分泌物CD_8^+ 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是高危型-HPV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阴道菌群及宫颈局部免疫功能有关,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是高危型-HPV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 谢建萍 杨志红 伊芳 刘凤霞 凌王芳关键词:生殖道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 T细胞亚群 中医“三证三法”辨证理论在提高妇产科医师思维实践能力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究中医“三证三法”辨证理论对提升妇产科医师思维实践能力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7名妇产科医师于2022年7月起接受为期1个月的基于中医“三证三法”辨证理论的培训工作,2022年1—6月为实施前,2022年7—12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妇产科医师临床职业素养水平较实施前有明显改善,其中“辨证论治”“中医基础知识”的变化最为显著(P<0.05)。实施后产妇对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各维度评分及其临床疗效均较实施前显著提升(P<0.05),其中思维能力方面以“评判性思维”“逻辑思维”的评分最高,而“评判性思维”“循证思维”变化则最为显著。结论:中医“三证三法”辨证理论能够有效提高妇产科医师的临床职业素养水平和临床思维实践能力,提升产妇临床疗效,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范海燕 朱炜君 刘凤霞关键词:妇产科 三证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