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冬梅

作品数:20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元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耳
  • 4篇中耳炎
  • 4篇切除
  • 4篇疗效
  • 4篇内镜
  • 4篇耳炎
  • 4篇分泌
  • 4篇分泌性
  • 4篇分泌性中耳炎
  • 3篇突发性耳聋
  • 3篇息肉
  • 3篇疗效观察
  • 3篇鼓膜
  • 3篇耳聋
  • 3篇发性耳聋
  • 3篇鼻息肉
  • 3篇鼻炎
  • 3篇鼻窦
  • 3篇鼻窦炎
  • 2篇置管

机构

  • 19篇广元市中心医...
  • 2篇成都市第五人...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德阳市人民医...
  • 1篇自贡市第三人...
  • 1篇广元市元坝区...

作者

  • 19篇刘冬梅
  • 8篇贾全凡
  • 7篇袁龙
  • 6篇任贤灵
  • 6篇罗通勇
  • 4篇岳胜清
  • 4篇文晓蛟
  • 2篇邓晓奕
  • 2篇罗晓
  • 2篇罗晓
  • 1篇唐正琪
  • 1篇张萌
  • 1篇兰艳丽

传媒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中医眼耳鼻喉...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与倍他司汀联合佐治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
2024年
结合突发性耳聋的病症表现以及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倍他司汀的药理作用,明确将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该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与研究组的研究对象均为随机选择的29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所用药物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而研究组患者所用的治疗药物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与倍他司汀,将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用药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展开比较。结果 ①研究组患者用药后单耳听阈水平值升高更突出,血浆粘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下降更突出,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②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用药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6.55%、79.31%(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和倍他司汀展开联合治疗,可实现单耳听阈水平的提高,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必要继续在临床推广开展。
刘冬梅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倍他司汀突发性耳聋
纳吸棉在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腔填塞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观察纳吸棉用于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术腔填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鼻内镜手术结束之际,对照组患者采用明胶海绵填塞术腔,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纳吸棉填塞术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鼻腔填塞期间的临床症状和术后随访期间的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鼻腔填塞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头痛、鼻痛等症状均明显轻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随访期间,观察组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率为5.3%,远低于对照组的28.94%(P<0.05)。结论纳吸棉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术腔填塞效果良好,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袁龙罗通勇贾全凡岳胜清文晓蛟刘冬梅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术腔填塞
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在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临床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2024年
结合病情,探寻针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随机选取2021.3月-2023.3月中接诊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案30例,采用信封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观察组接受鼓膜置管+腺样体切除术联合治疗方案,对比分析各治疗指标。结果 观察组积液消失时间、耳鸣消失时间、黏膜愈合时间、恢复听力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鼓膜置管+腺样体切除术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临床症状,并强化治疗效果,避免复发,适用于临床广泛推广。
刘冬梅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腺样体切除术听力
鼻窦内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2024年
针对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探讨鼻窦内镜的诊治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全鼻内镜联合常规鼻息肉摘除术诊治,实验组予以鼻窦内镜术诊治,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检验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F-36)、嗅觉功能和鼻气道阻力。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检验质量评分、SF-36评分、嗅觉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鼻气道阻力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积极予以鼻窦内镜诊治,治疗有效率和安全性较高。
刘冬梅
关键词:鼻窦内镜诊治
综合性阶梯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2011年
萎缩性鼻炎是鼻腔的一种慢性萎缩性炎症,致病原因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至今无理想的治疗方法。2000年起本院采用综合性阶梯治疗萎缩性鼻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任贤灵刘冬梅徐开伦邓晓奕
关键词:萎缩性鼻炎
鼓膜切开加置管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鼓膜切开加置管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11例(11耳)的临床资料(鼓膜置管至少1次以上,病程迁延超过1年,鼻中隔偏向患侧)。所有患者均采用鼓膜切开加置管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治疗,(中耳通气管)置管前及取出后1月、1年分别行声导抗、电测听检查,记录静态声顺值、峰压值和各频率听力级,并采用t检验、F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中耳通气管取出后随访1年。结果:11例患者听力恢复接近正常,鼓膜呈灰白色,动度无明显受限,咽鼓管咽口无明显开放障碍;中耳通气管取出后1年的峰压值(-23.85±3.43 mmH2O)、静态声顺值(0.95±0.01 ml)均比取出后1月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4、0.012,P<0.05);从置管前(52.57±8.57 dB HL)到中耳通气管取出后1月(30.79±4.35 dB HL),再到取出后1年(27.63±1.90dB HL),患耳听力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784,P=0.044,P<0.05)。结论:对于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伴鼻中隔偏曲的患者,施行鼻中隔矫正术可以改善鼻腔通气、帮助恢复咽鼓管功能,提高患耳听力。
岳胜清罗晓徐开伦任贤灵贾全凡袁龙刘冬梅
关键词:鼓膜切开置管术鼻中隔矫正术分泌性中耳炎
射频联合明胶海绵隔离治疗鼻腔粘连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射频联合明胶海绵隔离作为治疗鼻腔粘连的疗效,寻求一种更好的治疗鼻腔粘连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84例(125侧)射频联合明胶海绵隔离治疗鼻腔粘连病例,治疗时用射频分离粘连组织并电凝创面,用稍大于创面的一至多层明胶海绵安放于粘连分离处,分隔两侧创面,2周复诊。结果 123侧鼻腔粘连一次性治愈,2侧新的粘连形成,再次分离,随访6个月无复发。其中鼻塞症状完全解除93侧,好转22侧,无效10侧,脓涕症状解除48侧,头昏、头痛症状解除64例。结论射频分离鼻腔粘连并用明胶海绵隔离粘连处治疗鼻腔粘连方法简单易行,门诊即可操作;治疗时创伤小、基本不出血;治疗后不用填塞、痛苦少;且本术式成本低,效果肯定,术后随访少,病员易于接受,可以推广使用。
贾全凡赵玉蓉刘冬梅王海生任贤灵袁龙罗通勇
关键词:鼻腔粘连射频
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及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脉点滴,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高压氧面罩吸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葛根素注射液静脉点滴,各连续治疗10 d后复查纯音测听,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50.0%(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药物。
岳胜清刘冬梅贾全凡罗晓
关键词:葛根素注射液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误治临床探讨
2024年
目的分析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误治的原因,总结避免误诊误治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23年8月被误诊的11例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流清水样涕、鼻腔黏膜色泽苍白或淡红,被误诊为过敏性鼻炎。1例左侧鼻腔流水、中鼻道半透明荔枝肉状肿物,副鼻窦CT示“左上颌窦、筛窦炎,左中鼻道软组织密度影”,被误诊为左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1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头部不适,流清水样涕,被误诊为急性鼻炎。1例睡觉时鼻腔有液体流向喉部,鼻窦CT示“右侧上颌窦卵圆形肿物、边界清晰,考虑囊肿”,被误诊为右上颌窦囊肿。11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无缓解,进一步行影像学及鼻流出液葡萄糖定量检查后确诊为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时间10~60(24.09±13.5)d。11例均行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后痊愈。结论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起病隐匿、临床少见、多为单侧发病、鼻流出液多呈持续性且清亮无色,可因体位改变、咳嗽、喷嚏、便秘等致颅内压增加而加重。完善鼻窦CT和磁共振成像,可为该病的诊断提供证据,确诊需要鼻流出液葡萄糖定量检查。
罗晓姜健刘冬梅高珊
关键词: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鼻息肉上颌窦囊肿急性鼻炎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与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对比研究
2024年
比较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与鼓膜置换术两种术式,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确诊的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展开实践研究,将其中的30例设为对照组,行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剩余的则设为观察组,行鼓膜置换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可有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这一术式有助于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听力,也不会诱发各种不适感,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运用。
刘冬梅
关键词:鼓膜穿刺术分泌性中耳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