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俊杰

作品数:13 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矿业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矿井
  • 5篇矿井水
  • 3篇资源化
  • 3篇煤矿
  • 2篇灾害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生态环境灾害
  • 2篇水资源化
  • 2篇矿井水资源化
  • 2篇环境灾害
  • 2篇阜新矿区
  • 2篇采动
  • 2篇采动裂隙
  • 1篇地下采矿
  • 1篇顶板
  • 1篇顶板突水
  • 1篇岩土
  • 1篇岩土工程勘察
  • 1篇氧同位素
  • 1篇氧同位素组成

机构

  • 10篇大连大学
  • 3篇辽宁工学院
  • 2篇东北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0篇刘俊杰
  • 4篇陈雄
  • 3篇张震斌
  • 2篇张后全
  • 2篇王大国
  • 2篇吴寅
  • 1篇唐春安
  • 1篇于濂洪
  • 1篇冯启言
  • 1篇赵德深
  • 1篇韩光
  • 1篇杨天鸿

传媒

  • 3篇煤炭学报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我国煤矿瓦斯事故的思考被引量:28
2006年
采用力学-数学方法(数值模拟),从相关关键参数(如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瓦斯放散初速度、煤的坚固性系数等)相互关系的数值分析入手,阐述了覆岩应力不同分布状态下煤岩体本构关系和固-流-应力的耦合作用,确定了采掘工作面推进与瓦斯事故源(高应力区和高煤层瓦斯压力区)的时空关系,从而定量地揭示瓦斯事故发生发展的过程机理,达到煤矿瓦斯事故有效预测控制的目的.
刘俊杰乔德清
关键词:瓦斯事故应力分布
煤矿顶板突水事故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应用东北大学岩石破裂与失稳研究中心(CRISR)自主开发的F-RFPA^20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系统,对煤层顶板随着开采的逐步进行,采动裂隙逐渐向上发展并最终与含水层连通,进而导致煤层顶板突水的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直观地显示了煤层顶板的变形、破坏过程以及突水前后渗流场的变化情况,阐明了煤矿顶板突水事故通常由采动裂隙引起的突水机理.当垮落带与裂隙高度没有达到含水层高度时发生顶板突水的可能性较小,反之亦然.因此准确确定煤层顶板垮落带和断裂带高度,对于进一步确定煤层开采深度上限,合理留设防水煤柱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后全杨天鸿唐春安刘俊杰赵德深冯启言
关键词:顶板突水数值模拟采动裂隙
基于RFPA^(2D)的采动区水资源流失控制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在国矿、地方煤矿和个体煤矿相继开采条件下,阜新矿区八家子自然村附近地下水水位下降到地表以下43m,导致民井断水。文章运用RFPA2D分析系统,以断水现象为例,通过对此系列采矿活动数值模拟分析,阐述了覆岩应力变化与采动裂隙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采动裂隙的发育(生成、扩张和贯通)及其延伸范围,与开采方式、开采层位和地下开采条件下地下岩体应力场不断变化密切相关。随着采区不断扩大、位置不断抬高导致采动裂隙扩张和贯通,使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联合,为浅部地下水迅速流失和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创造了有利条件,造成采动区及其附近区域水资源持续流失、向深部采空区渗流汇集。由于在不同的采矿阶段,水资源流失的程度和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幅度是不同的,应该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例如,在采掘前和初期应该合理设计采掘工作面、合理预留保护煤柱;在采掘中达到较大采空区时应采取实时控制措施、堵塞渗流裂隙;最后进行综合治理。
刘俊杰陈雄张震斌张后全
关键词:阜新矿区采动裂隙控制方法
矿井水资源化相关生态环境灾害响应被引量:3
2004年
运用实时观测试验、数值模拟和数值试验的方法,开展对矿井水资源化条件下的生态环境负效应问题的研究,能够避免煤矿区水资源二次流失、保证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矿井水资源化所诱发的生态环境灾害样式,进一步明确表象与本质的关系,阐述灾害样式与样式发生的时空尺度的关系和矿井水资源化极限值及其衡量标志。
刘俊杰陈雄吴寅张震斌
关键词:矿井水资源化生态环境灾害阈值
强波浪作用下建筑物损伤破坏过程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
2007年
综述了海岸或库岸建筑物在强波浪作用下损伤破坏过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其中包括波浪对建筑物冲击作用,建筑物损伤破坏等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用RFPA研究混凝土等准脆性非均匀材料的损伤断裂过程,并提出了该领域今后还需过一步研究的内容.
王大国刘俊杰韩光
关键词:建筑物
矿井水资源化与生态环境安全探讨被引量:25
2004年
矿井水是煤矿区区域水资源系统的特定的组成部分,是地下含水系统具有补给机制的特殊单元,与生态环境系统又有关联性及制约性。矿井水的抽取净化利用(狭义矿井水资源化)能够诱发类似地下水开采和地下煤炭开采引起的生态环境灾害现象,表现的问题链为地下采动(裂隙生成扩展(渗流场变化、降水漏斗区扩大(水资源流失(矿井水形成/地下水水位下降(矿井水取用(地下水位再下降(生态环境响应(灾害)。广义矿井水资源化除了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外,还必须进行矿井水恢复与补给机制的研究、矿井水资源化的阈值及所诱发的生态环境灾害样式及其尺度研究,以达到即合理地进行矿井水资源化(对矿井水赋存形式Ⅱ)、防止水资源流失(对矿井水赋存形式Ⅰ),又保证生态环境安全的目的,实现真正意义的矿井水资源化。
陈雄刘俊杰吴寅张震斌
关键词:煤矿开采矿井水资源化生态环境灾害
氢氧同位素组成对阜新煤矿区矿井水来源的解释被引量:9
2009年
为确定阜新煤矿区矿井水来源,2007年2月份(冬季)、5—6月份(春、夏季)先后2次采样测定了阜新煤矿区不同类的自然水体(雨水、河水和矿井水)的氢氧同位素(δD,1δ8O)值,得到了当地大气降水线和矿井水的δD-1δ8O组成关系.通过与全球、中国东部和黄河三角洲地区大气降水的雨水线方程对比,结果表明:①前后2次采样测定的δD,1δ8O值几无差异,显示各类水中δD-1δ8O组成稳定,不受季节、时间和分布区域影响的特征,说明阜新煤矿区水源单一,河水及地下水/矿井水来源即为大气降水;②阜新煤矿区水体的δD-1δ8O组成关系偏离Craig线,呈轻微的正向漂移,相关性不明显,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干燥气候下或封闭的盆地中,较强的蒸发作用是导致样品δD-1δ8O关系偏离正常雨水线的主要原因,该结论非常符合阜新煤矿区的半干旱气候特征和内陆盆地地理特征;③采动裂隙网络构造了大气降水与矿井水之间直接的水力联系,有利于当地大气降水的δD-1δ8O组成关系保持稳定,并使矿井水的δD-1δ8O组成关系与之相当.
刘俊杰赵峰王大国
关键词:氢氧同位素矿井水
阜新矿区矿井水量动态影响因素与补给机理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合理有效利用矿井水资源,采用水文与水文地质学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阜新矿区矿井水量动态的影响因素与补给机理。研究表明:矿井水量动态变化与当地大气降水动态变化具有相关一致性,地下水向矿井的运动为似稳定状态。该矿区现役矿井年排水量一直高于当地大气降水量(蒸发后)和地下水综合补给量,与巨大降落漏斗影响范围、采动裂隙网络扩张范围等有利于增加接受降水和地下水补给能力的次生水文地质条件有关。矿井水强烈持续抽排,导致土壤趋于干化并产生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当前矿井排水量为矿井水最大可利用量,等同于开采补给量;影响阜新煤矿区矿井涌水量动态的主要因素是大气降水量及其年际分布。
刘俊杰于濂洪
关键词:矿井水大气降水补给
地下开采条件下水资源流失机理与环境影响研究被引量:15
2003年
通过剖析因地下采动造成阜新矿区自然村民井断水现象,对地下开采条件下水资源流失与恶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即使采空区和受影响区处于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因采动对隔水构造的破坏而形成地下水径流通道-空巷和裂隙,从而为水的流失创造了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经过长时间聚集和物化作用发生水质恶化,失去使用价值。废弃关闭矿井水的资源化与利用问题,对水资源缺乏和煤炭资源枯竭、经济转型矿区具有现实的经济与社会意义。应该研究因抽取矿井水而引起的相关环境影响与灾害问题,防止出现二次破坏。
刘俊杰陈雄
关键词:矿井水资源化环境影响地下采矿
克里格法在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29
2006年
根据勘探钻孔获得的岩土层工程地质性质及分布赋存状况绘制的工程地质剖面图,具有相当大的人为随意性,由此会导致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的某种盲目性。建筑场地勘探点布置一般成比较标准的正交网格状分布,这正是克里格法对样品点分布与插值估计点分布的基本要求。克里格法可以给出直观的图形定性结果,例如某目的岩土层的三维块体图;同时,也能够给出理论分析定量结果,即相应目的层的试验变异函数曲线及其理论拟合曲线、理论变异函数模型及其各相关参数。因此,可使单纯依据勘探钻孔获得的定性成果进化为科学的定量成果,保证科学优化设计、精确预算、合理施工。目前还只能将克里格法作为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分析的一种辅助手段,采用该方法可减少或避免随意性与盲目性,检验岩土工程勘察成果,从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角度看,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纠正工程造价预算偏差,该方法可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刘俊杰乔德清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