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伟伟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压降
  • 2篇数学模型
  • 2篇气固流化床
  • 2篇分布板
  • 1篇容积法
  • 1篇双组份
  • 1篇流态化特性
  • 1篇床层
  • 1篇床层空隙率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寰球工程...

作者

  • 6篇刘伟伟
  • 4篇卢春喜
  • 4篇范怡平
  • 2篇施晓萌
  • 1篇徐春明

传媒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第五届全国化...

年份

  • 2篇2009
  • 4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气固流化床中双组分混合颗粒密相床的膨胀被引量:2
2009年
在一套Φ500mm×12500mm大型冷模实验装置上对大差异双组分混合颗粒体系的密相床床膨胀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表观气速、床层高径比和小颗粒质量分率对混合颗粒体系床膨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空隙率表示的床膨胀系数随床层高径比的增大而减小,在床层高径比为2.4后基本不再变化;小颗粒质量分率在0.4附近时,基于空隙率的床膨胀系数达到一最小值。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基于空隙率的床膨胀系数的数学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刘伟伟范怡平卢春喜
双组份混合颗粒饱和夹带量的研究
在一套Φ500×12500mm的大型有机玻璃冷模实验装置中,采用容积法测量了不同操作条件下自由空域内双组份混合颗粒的饱和夹带量。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由空域内双组份混合颗粒的饱和夹带量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表观气速小于0...
刘伟伟卢春喜范怡平施晓萌徐春明
关键词:数学模型容积法
文献传递
气固流化床中双组分混合颗粒的流态化特性被引量:9
2008年
在一套ф500mm×12500mm大型有机玻璃冷模实验装置中,采用FXC-П/32型压力巡检仪测量了双组分混合颗粒体系沿流化床轴向的颗粒浓度分布,采用容积法测量了不同操作条件下自由空域内双组分混合颗粒的饱和夹带量,并根据稀相空间的轴向颗粒浓度获得了双组分混合颗粒的输送分离高度(TDH)。实验结果表明:混合颗粒在密相床的平均空隙率在小颗粒质量分数为0.4时存在一最小值;双组分混合颗粒的TDH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大,随小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加也增大。在自由空域内双组分混合颗粒的饱和夹带量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表观气速小于0.6m·s-1时,随表观气速增加明显;当表观气速大于0.6m·s-1时,增加趋势减缓。而当表观气速小于0.5m·s-1时,双组分混合颗粒的饱和夹带量随小颗粒质量分数增加,变化趋势不明显;当表观气速大于0.5m·s-1时,则随小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明显。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双组分混合颗粒TDH的数学模型,模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刘伟伟卢春喜范怡平施晓萌徐春明
关键词:数学模型
大差异双组分混合颗粒的最小流化特性被引量:2
2008年
在一套φ260mm×2000mm的有机玻璃实验装置中,对大差异双组分混合颗粒的最小流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混合颗粒的流化曲线,由此给出了其起始流化速度、最小流化速度、临界分离速度、完全流化速度等特征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流化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即完全流化、大小颗粒分离、大颗粒静止小颗粒流化、固定床阶段,对应混合颗粒的3个状态:完全混合、部分混合部分分离、完全分离状态;混合颗粒的特征速度随小颗粒质量分率的增加而减小,且在小颗粒质量分率达到0.4~0.5后其减小的趋势减缓;混合颗粒的固定床阶段和完全流化阶段的床层空隙率及混合颗粒的体积收缩比在小颗粒质量分率为0.4时达到极值.
刘伟伟范怡平卢春喜
关键词:床层空隙率
双组分混合颗粒分布板压降及分级效果的研究
2009年
对大差异双组分混合颗粒锥形分布板的压降及分级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锥形分布板的压降随过孔气速的增加而增大,锥形分布板的阻力系数随过孔气速和操作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大,当过孔气速为22m/s以及操作雷诺数为2.3×104时锥形分布板的阻力系数逐渐趋于平稳.结合Bernoulli方程,得到了锥形分布板的压降关联式.锥形分布板分级效果的实验研究表明,锥形分布板可以降低小颗粒进入下料管的机率,从而实现大、小颗粒在分布板区的分级.
刘伟伟卢春喜范怡平施晓萌
关键词:压降
双组分混合颗粒分布板压降及分级效果的研究
对大差异双组分混合颗粒锥形分布板的压降及分级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锥形分布板的压降随过孔气速的增加而增大,锥形分布板的阻力系数随过孔气速和操作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大,当过孔气速为22 m/s和操作雷诺数为0.23...
刘伟伟卢春喜范怡平施晓萌
关键词:压降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