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文学
-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人与自然和谐:中国山水画的美学精神被引量:5
- 2008年
- 中国山水画的美学精神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它的思维模式和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中国画家提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情景统一,思与境偕、"物我两忘"。中国山水画是充分融入主观情性的人化自然,是自然和人的生命精神的"写真"。它要创造"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意境,表现画家对空间的吐纳,对自然山水的抚摩眷念,处处流连的情意。中国画审美的最高原则是"气韵生动"。气韵就是自然生命之气的节奏与和谐,它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各个环节,其核心是"气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山水画所表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学精神,满足了人类安顿心灵的需要,提高了人们的精神境界。
- 凤文学
-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写真意境气韵生动
- 《画语录·资任章》新解被引量:2
- 1997年
- 《资任章》是石涛《画语录》的最后一章,学术界对这一章主旨的看法颇不一致,本文通过对全书逻辑结构和本章具体内容的分析,认为它是全书理论的总结,其主旨在于论述山水画的创造问题。画家需要多方面的资取,努力全面提高创作素养,特别是要根据“一画论”这一根本大法,凭借“蒙养之功”和“生活之操”,“以一治万,以万治一”。
- 凤文学
- 关键词:蒙养
- 宋词:死亡情结的感性呈现
- 1994年
- 宋词有着人生低回的情感意蕴和阴柔之美的艺术风貌,其原因主要是:1.晚唐诗感伤意绪的濡染;2.时代的不幸;3.诗词有别的文学观念。宋词中死亡情结显现为人生低回,在婉约词中表现为浓愁密恨,在豪放词中则表现为叹老嗟卑。
- 凤文学陈宪年
- 关键词:宋词死亡情结闲愁
- 李可染绘画意境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李可染先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画家,其绘画作品对后世的意义,可以从其笔墨、构图等几个方面论述,但是从审美层面上研究其绘画艺术,则不能忽视其作品的境界。他的山水画是一种壮美,表现祖国山河的博大、崇高、雄浑。是"为祖国山河立传"的一种具体的表现,正是这种追求,使得李可染最终确立其独树一帜的中国山水画。
- 高乃旭凤文学
- 关键词:李可染绘画意境写境
- 新徽派版画与新木刻运动被引量:1
- 2016年
- 新徽派版画的领军人物大都受到过新木刻运动的影响,他们继承新木刻的现实主义精神,结合时代特征,创作出大批套色版画,在版画界产生很大的震动。本文将从新徽派版画领军人物在新木刻运动中继承的革命木刻精神入手,分析新徽派版画与三四十年代的新木刻运动的渊源关系。
- 凤文学侯满满
- 关键词:渊源史诗品格艺术特色
- 杜十娘的悲剧性及其意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之新解读
- 2002年
-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的悲剧,实质上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生活愿望与封建制度的矛盾,同时还包含着复杂的性格悲剧因素。其悲剧意义昭示:作为市民阶层一分子只有认清自己的社会阶层属性,丢掉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幻想,不再依附他们,投归市民阶层怀抱,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宿和幸福。
- 凤文学
- 关键词:话本小说杜十娘悲剧意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封建制度
- 画史即画学——邓以蛰书画美学及其方法论意义被引量:7
- 2004年
- 邓以蛰指出中国绘画理论具有“画史即画学”的特点和民族特色 ,他的书画美学研究也始终贯穿着这个主导思想。他认为 ,历史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写照 ,艺术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审美意识发展的历史。因此 ,他的书画美学思想 ,无论是范畴研究 ,还是理论结构的展开 ,都密切地结合艺术史的发展来论述 ,由此也构成了他自己美学思想的显著特色 ,在 2 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领域里形成独特的研究方法 。
- 凤文学
- 关键词:邓以蛰书画美学意境气韵生动
- 略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死亡意识被引量:2
- 1994年
- 陈宪年查振科凤文学
- 关键词:死亡情结中国古典文学悲剧冲突《古诗十九首》文人士大夫审美超越
- 艺术通感研究的新拓展——读《灵心妙悟——艺术通感论》被引量:3
- 2007年
- 凤文学
- 关键词:艺术通感妙悟审美能力心理机能艺术活动
- 黄钺和他的《壹斋集》
- 1996年
- 陈育德凤文学
- 关键词:诗歌创作绘画作品美学思想画品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