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康康
作品数:
7
被引量:18
H指数:2
供职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化学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薄翠梅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
李芳芳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
乔旭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张程浩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
倪晓杰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期刊文章
2篇
专利
1篇
学位论文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5篇
自动化与计算...
1篇
化学工程
主题
4篇
精馏
4篇
精馏过程
4篇
反应精馏
2篇
连串反应
2篇
氯化
2篇
氯化反应
2篇
精馏塔
2篇
集成过程
2篇
反应精馏过程
2篇
反应精馏塔
2篇
苯
1篇
低碳
1篇
动态矩阵
1篇
动态矩阵控制
1篇
虚拟实验
1篇
虚拟实验平台
1篇
容错控制
1篇
时滞
1篇
时滞系统
1篇
实时监控
机构
7篇
南京工业大学
1篇
中原工学院
作者
7篇
冯康康
6篇
薄翠梅
3篇
张程浩
3篇
乔旭
3篇
李芳芳
2篇
倪晓杰
2篇
崔咪芬
1篇
张湜
1篇
柏杨进
1篇
马彦霞
1篇
刘欣
传媒
2篇
控制工程
1篇
自动化仪表
年份
2篇
2014
2篇
2013
1篇
2012
2篇
2011
共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苯氯化反应精馏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
反应与精馏集成技术是将化学反应和精馏分离过程集成在同一个设备内进行的一种强化过程。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反应精馏技术通过将反应产物及时移出,在提高原料转化率或目标产物选择性、充分利用反应热以及提高设备集成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冯康康
关键词:
系统辨识
动态矩阵控制
基于PCS7的锅炉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15
2011年
以工业锅炉为被控对象,以安全、稳定、低碳为生产目标,根据工艺流程,结合锅炉实际装置的操作经验,对整个锅炉控制系统的汽包水位、蒸汽压力、送风量、炉膛负压和过热蒸汽温度等进行了对象特性分析,将工业锅炉的控制划分为给水控制系统、燃烧控制系统和过热蒸汽控制系统三部分。采用高级多功能过程控制实训系统(SMPT-1000)以及西门子过程控制系统PCS7来实施验证所设计的锅炉控制系统,并在保证控制目标的前提下模拟实现了锅炉的升降负荷。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很好地满足控制要求。
倪晓杰
马彦霞
薄翠梅
冯康康
关键词:
锅炉控制系统
低碳
PCS7
典型化工过程的动态流程模拟与实时监控系统
由于工业化工过程大量使用易燃易爆或有毒性的化学品,且往往采用高温高压或低温真空的操作方式,因此 实验室很难建立相关实验装置,不能展开动态操作与过程控制等相关的工程应用研究。融合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 技术和精馏过程的理论,...
柏杨进
刘欣
冯康康
倪晓杰
薄翠梅
关键词:
化工过程
虚拟实验平台
HYSYS
WINCC
一种汽液连串反应精馏过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液连串反应精馏集成过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最佳的汽液连串反应精馏塔稳态工艺参数;(2)确定控制系统设计的控制目标;(3)合理选择被控变量和操作变量;(4)确定灵敏板温度的位置;(...
薄翠梅
乔旭
崔咪芬
冯康康
李芳芳
张程浩
文献传递
一种汽液连串反应精馏过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液连串反应精馏集成过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最佳的汽液连串反应精馏塔稳态工艺参数;(2)确定控制系统设计的控制目标;(3)合理选择被控变量和操作变量;(4)确定灵敏板温度的位置;(...
薄翠梅
乔旭
崔咪芬
冯康康
李芳芳
张程浩
文献传递
含时滞记忆的非线性时滞系统满意容错控制
2012年
针对一类基于T-S模糊模型描述的非线性时滞系统,研究在一般执行器故障模式下的含时滞记忆的鲁棒H∞容错控制器设计问题。针对任意连续型执行器故障模式。
薄翠梅
冯康康
张湜
关键词:
非线性时滞系统
鲁棒容错控制
苯氯化反应精馏过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苯氯化连串汽液反应精馏过程的动态特性,在研究最佳反应精馏集成结构参数与操作参数的基础上,采用相对稳态增益矩阵方法进行多回路控制系统被控变量与操作变量的合理配对,并分别设计了3种不同的控制方案( CS1~CS3)。对比分析了这3种控制方案在不同进料流率和成分扰动条件下的系统鲁棒性。模拟结果表明,采用灵敏板温度调节进料比值控制与再沸器加热量控制塔釜质量成分的配对结构模式(即CS3控制模式),闭环系统能获得较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和鲁棒性。
冯康康
薄翠梅
乔旭
李芳芳
张程浩
关键词:
反应精馏
过程自动控制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