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唐福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宁波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电气工程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8篇铁氧体
  • 5篇NICUZN...
  • 4篇FE
  • 3篇起始磁导率
  • 3篇微观结构
  • 3篇BI
  • 3篇磁导
  • 3篇磁导率
  • 3篇V
  • 2篇多层膜
  • 2篇锶铁氧体
  • 2篇交换偏置
  • 2篇功耗
  • 2篇MOO
  • 2篇磁性
  • 2篇磁性多层膜
  • 2篇磁性能
  • 1篇低功耗
  • 1篇多铁性
  • 1篇氧化物

机构

  • 7篇宁波工程学院
  • 6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13篇冯唐福
  • 5篇许启明
  • 5篇陈涛
  • 2篇王芳
  • 2篇孙仁兵
  • 2篇汪金芝
  • 1篇王亚娟
  • 1篇王芳
  • 1篇余盛
  • 1篇胡国琦
  • 1篇马超

传媒

  • 5篇宁波工程学院...
  • 3篇磁性材料及器...
  • 1篇陶瓷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材料开发与应...
  • 1篇电子元件与材...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08
  • 3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镧钴掺杂对M型六角锶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各向同性M型永磁六角锶铁氧体Sr1-xLaxFe12-xCoxO19(x=0.1~0.5)磁性材料。采用XRD、SEM及永磁材料测试系统对结构及磁特性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La-Co少量取代可以提高锶铁氧体永磁的磁学性能;在x=0.1~0.5的范围内获得的样品具有单一磁铅石结构,无杂相。当x增大时,内禀矫顽力增大,与此同时,最大磁能积和剩磁先增大后减小。烧结温度在1180℃附近,当La-Co取代量为x=0.2~0.3时,获得最佳磁性能,最大磁能积(BH)max为1.38 MGOe、剩磁(Br)为2.493 kOe和内禀矫顽力(Hcj)达2.981 kOe。
陈燕珊金明杰冯唐福
关键词:锶铁氧体磁性能
热处理温度对TbFeCoV/Fe多层膜微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2017年
通过磁力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手段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Tb40(Fe49Co49V2)60/Fe多层膜(TbFeCoV/Fe)微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在TbFeCoV膜层间加夹一软磁Fe层,易磁化轴由TbFeCoV膜中的垂直膜面转为平行膜面方向。经623k热处理后,多层膜具有更均匀致密的微结构,室温性能也得以改善(低矫顽力1.8mT、饱和场15mT,和高饱和磁化强度844k A.m^(-1))。测试温度低于100k时,在未经热处理的样品中观测到了场引诱的磁转换和交换偏置现象,降低测试温度,此现象更为明显。而在热处理后的样品中,对于任何测试温度下都难于观测到此磁性行为。
朱金豪龚梦吉冯唐福
关键词:稀土合金磁性多层膜微观结构交换偏置
V_2O_5含量对MoO_3-V_2O_5复合添加NiCuZn铁氧体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Ni_0.16Cu_0.2Zn_0.64O)1.02(Fe_2O_3)_0.98铁氧体材料,研究了MoO_3-V_2O_5复合添加对烧结特性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添加MoO_3-V_2O_5能促进样品致密化,提高起始磁导率,并能降低功耗。当MoO_3为0.15wt%、V_2O_5为0.15wt%时,930℃烧结起始磁导率(μi>800)、功耗(305kW/m^3)、密度(5.12g/cm^3)都达到较大值。其值比同样配方只掺杂MoO_3的NiCuZn材料明显提高。
陈涛许启明冯唐福
关键词:NICUZN铁氧体起始磁导率
磁控溅射Fe/Bi_(0.8)La_(0.2)FeO_3薄膜的交换偏置特性
2016年
利用磁控溅射法在单晶Sr Ti O3(001)基片上外延生长多铁Bi0.8La0.2Fe O3(BLFO)薄膜,研究了Fe/BLFO双层膜平面内的交换偏置和矫顽力特性受单层Fe膜厚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BLFO薄膜具有纯钙钛矿结构的单向(001)特性,基片温度为680℃时沉积的薄膜具有优异的生长取向。随Fe层厚度的增加,薄膜的偏置场平缓增大,在Fe层厚度为10 nm时具有最大值32 Oe,继续增加Fe层厚度,其交换偏置场迅速减小,然而矫顽力随Fe层的增厚持续增大。交换偏置场随Fe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与磁畴结构的变化有关。
龚梦吉朱金豪冯唐福汪金芝
关键词:多铁性交换偏置
球磨Gd的输运性质和双磁热效应研究
2023年
为了研究无序对稀土Gd磁性能的影响,采用机械球磨技术将无序态引入到稀土金属Gd中,并系统研究了其结构、输运性质及磁热效应。无序导致磁化强度急剧降低,室温附近的等温磁熵变为6.4 J·kg^(-1)·K^(-1),低于块体Gd(9.7 J·kg^(-1)·K^(-1))。但同时在33 K出现另一等温磁熵变峰值,该磁熵变与球磨后Gd在低温下出现的团簇冻结有密切关系;在稀土金属中首次观察到欧姆行为的负巨磁电阻效应,该效应主要起源于无序边界区域的自旋相关散射。
章冉曾春阳王芳王芳冯唐福孙仁兵胡国琦
关键词:巨磁阻磁致热效应
Tb/Fe磁性多层膜模型研究
2015年
针对界面反铁磁耦合的Tb/Fe两相交替排列的多层膜,使用能量最小原理方法,推导了离散单元的磁矩方向角度与沿着薄膜厚度的位置关系,计算得出了沿外磁场方向的平均磁化强度,利用MATLAB软件给出了各自的关系曲线图。结果显示,磁矩方向角度与薄膜厚度位置满足椭圆关系,随磁场增大,磁矩方向角度变化越大,磁化强度趋于饱和。
马超冯唐福邵俊利
关键词:磁性多层膜磁化强度
Bi_2O_3-Nb_2O_5复合掺杂对NiCuZn铁氧体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运用Bi2O3-Nb2O5复合掺杂的陶瓷工艺,制备了NiCuZn铁氧体。从其微观结构出发,采用SEM分析手段,研究了Bi2O3-Nb2O5复合掺杂对NiCuZn铁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Bi2O3-Nb2O5复合掺杂,既有利于细化晶粒、促进晶粒均匀致密,又提高了品质因数Q,其磁性能明显优于单独掺杂。在掺杂总量的质量分数为0.5%、烧结温度为900℃、ζ(Bi2O3:Nb2O5)为7:3时,铁氧体的密度ρ为5.15g/cm3、起始磁导率μi为820.9、Q值可达110.5。
冯唐福许启明陈涛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NICUZN铁氧体品质因数微观结构
V_2O_5含量对MoO_3-V_2O_5复合添加NiCuZn铁氧体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Ni0.16Cu0.2Zn0.64O)1.02(Fe2O3)0.98铁氧体材料,研究了MoO3-V2O5复合添加对材料烧结特性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添加MoO3-V2O5能促进样品致密化、提高起始磁导率和降低功耗。当MoO3为0.15wt%、V2O5为0.15wt%时,930℃烧结起始磁导率(μi>800)、功耗(305kW/m3)和密度(5.12g/cm3)都达到较大值,比同样配方只掺杂MoO3的NiCuZn材料明显提高。
陈涛许启明冯唐福
关键词:NICUZN铁氧体起始磁导率功耗
低功耗NiCuZn铁氧体的研究
2007年
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Ni0.32Cu0.10Zn0.60O(Fe2O3)0.98铁氧体材料,研究了添加V2O5对材料烧结特性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V2O5为0.12%(w)时,晶粒生长均匀、结构较好。此时在50kHz、150mT、100℃测试条件下,功耗有最小值(275.7 kW/m3),其值为未掺杂损耗(689.5 kW/m3)的40%。
冯唐福许启明陈涛
关键词:NICUZN铁氧体功耗微观结构
La(Fe,Si)_(13)化合物的居里温度机制被引量:1
2014年
NaZn13型La(Fe,Si)13化合物随Si含量增加,相变性质由一级过渡为二级,化合物晶胞体积收缩,饱和磁化强度降低,居里温度升高.其居里温度与晶胞体积之间的关系不能用Bethe-Slater曲线给出合理的解释.本文利用添加间隙原子碳调节La(Fe,Si)13化合物晶胞体积和居里温度的方法,系统研究了该化合物居里温度与晶胞体积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二者之间的变化规律遵循Jaccarino-Walker模型,即仅有5%甚至更少的3d电子被认为是真正的巡游电子,其余的3d电子仍是局域的.以极化的巡游电子为媒介,局域电子之间产生类似于Ruderman-Kittel-Kasuya-Yosida的长程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符号和大小与距离呈周期性震荡.随Si含量的增加,La(Fe,Si)13化合物巡游电子数目增加,化合物的居里温度由晶胞体积和巡游电子的浓度共同决定.
王芳汪金芝冯唐福孙仁兵余盛
关键词:磁性居里温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