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小凡

作品数:41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艺术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理学
  • 9篇哲学
  • 4篇认识论
  • 4篇本体论
  • 3篇道德
  • 3篇史观
  • 3篇文化
  • 3篇历史观
  • 3篇美学
  • 2篇心性
  • 2篇信仰
  • 2篇艺术
  • 2篇造像
  • 2篇政治哲学
  • 2篇中国近代哲学
  • 2篇社会
  • 2篇统治
  • 2篇统治者
  • 2篇中庸
  • 2篇主义

机构

  • 39篇厦门大学
  • 1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阳江职业技术...

作者

  • 39篇傅小凡
  • 3篇兰浩
  • 2篇姜家君
  • 1篇万绪珍
  • 1篇周克浩
  • 1篇吴卫东
  • 1篇王日根
  • 1篇邹秀季
  • 1篇陈冬梅

传媒

  • 4篇天水师范学院...
  • 4篇朱子学刊
  • 3篇东南学术
  • 2篇哲学动态
  • 2篇厦门大学学报...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2篇时事(高中版...
  • 2篇合肥学院学报...
  • 1篇世纪桥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哲学史
  • 1篇中国经济史研...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信阳农业高等...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文化与传...
  • 1篇传统文化与先...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体与心性——朱熹主体本体论初探
如果将人理解为与天相对的另一个本体的话,那么关于人道和人性的理论,便可称之为主体本体论。朱熹在其天理与客观本体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主体本体论,其内容可以从人道、人性、以及心与情等方面加以
傅小凡
关键词:天地之性本体论心性之学
文献传递
范仲淹“圣贤”品格的哲学启示与传播价值被引量:2
2019年
范仲淹深得历代好评,主要原因在于他继承了古圣先贤的道德品质,使人格理想因修身实践得以发扬光大。从内在来看,修身立德以成圣贤的哲学传统,激发出范仲淹志于良医、良相等"圣贤"追求;而正心修身通贤达圣的实践方略,砥砺出范仲淹先忧后乐等"圣贤"品格。从外在来看,由于社会历史认同与大众传播的交互机制,不断巩固了范仲淹"一世之师"的"圣贤"地位,因而王安石、朱元璋、印光大师、毛泽东等人都对其非常推崇。基于此,本文认为探究范仲淹"圣贤"品格的哲学启示与传播意义,具有明显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祝涛傅小凡
关键词:范仲淹修身圣贤
中国近代哲学历史观和认识论的成就与局限被引量:2
2002年
“中国向何处去”是中国近代的中心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既要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又要能够把这种认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因此 ,中国近代哲学的争论集中于历史观与认识论两个领域 ,并且表现出两大领域走向一致的趋势。虽然 ,中国近代哲学自身没有社会实践观 ,因而无法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 ,但其成果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做了理论准备。
傅小凡
关键词:中国近代哲学历史观认识论
儒家政治哲学与社会理想
有人说政治是"肮脏的游戏",这是对政治的片面理解。"政治"概念包含着不同层次的意义。人们往往将政治活动,政治观点,政治思想和政治哲学不加区别,误解自然产生。笔者在此专门讨论政治哲学问题,它不是某阶级或集团谋取
傅小凡
关键词:社会理想奴隶制度统治者儒家政治哲学井田制
文献传递
李贽论“道”
明代思想家李贽虽然以反对道学而著称于世,但是通过对其文本的全面考察发现,他对"道"范畴的论述却非常丰富。其内容大致有五个方面:一是天道,或客观自然之道,同时又有自然规律的意思;二是社会之道,包括社会平等观和历史发展规律;...
傅小凡
关键词:真理
文献传递
明代理学名臣周瑛的科学思想
2008年
从三个方面展开对明代著名理学家周瑛的科学思想的分析:一是周瑛运用"据理而推其说"的论证方法,对前人的科学假说进行批判的继承;二是周瑛根据自己的科学观点,对自然现象的探索与解释;三是周瑛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对人体结构进行的具有解剖学意义的描述。
傅小凡
在理学与心学之间徘徊——浅析陈淳心性论思想的一大特征被引量:3
2007年
陈淳是朱子闽学南传的第一人。他从人的本性的角度,辨析了"性"、"命"、"道"、"理"等范畴,回答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他把心中之"理"解释为心的主宰,将"未发"理解为动机,并从天性中寻找道德自觉的依据,这些均继承了理学的传统观点。他将理既释为心的依据,又解释为心对道理的把握,这一矛盾则表现出他在理学与心学之间的徘徊。陈淳论证了情的合理性和普遍性,将情与天地阴阳之神联系起来,使得情具有天然的合理性,这种观点则接近心学。
傅小凡
关键词:心性论理学
《中庸》的人生美学初探被引量:1
2013年
《中庸》以"诚"、"礼"、"中庸"三个范畴展现了独特的人生美学路径。"诚"体现为一种不断求索的生命精神,又是人生审美的最高理想与境界;"礼"以合理的生活事实及规范的持久性,使个体的审美心态趋于中正平和,是审美发生的理性基础与必要准备。"诚"与"礼"的融合,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亦是由审美自律走向审美超越的过程,体现了"中庸"的审美特点。
傅小凡姜家君
关键词:《中庸》人生美学中庸
明代理学家周瑛哲学思想初探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从三个角度讨论周瑛的哲学思想和境界追求:一是真,包括哲学之真,科学之真,历史规律之真和认识之真,达到"感应之机在我"的实践自由;二是善,包括社会正义之善,个体生命之善和自我与他人相处和谐之善,达到"制物而不制于物"的道德自由;三是美,包括性情理之美,标格与风韵之美,意气神与精壮妙之美,最后达到"神与天游之真趣"的审美自由。这三种自由集于周瑛一身,成就了全面发展的自由人格。
傅小凡
关键词:明代理学
朱熹为重建家族制度进行的合理性辩护被引量:3
2014年
朱熹在建立了理学思想体系的同时,着手重建家族制度。为了完成这一社会实践任务,朱熹从三个方面对重建家族进行了合理性辩护:其一,从天人一体的本体论高度,论证天下一家理想社会的合理性;其二,从个人道德修养的角度,要求每个家庭成员以事天的虔诚与恭敬孝敬家长,从而为家族建设提供情感依据;其三,从生死观的角度讨论孝亲的合理性,以及重建家族制度对于每个家庭成员而言的终极意义。
傅小凡
关键词:理学家族制度合理性辩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