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金莲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绍兴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奥曲肽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 2002年
- 俞金莲
- 关键词:奥曲肽垂体后叶素EVB
- 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4例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服用辛伐他汀10mg/d,对照组不用药,记录2组患者基线水平和治疗6个月时体重指数(BMI)、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水平及B超测量肝密度分级。[结果]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BMI、ALT、AST、TC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基线期及6个月时B超肝密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NAFLD安全有效。
- 俞金莲
- 关键词:辛伐他汀
- 微生态制剂对缺血性结肠炎大鼠肠道微生物和血脂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缺血性结肠炎大鼠肠道微生物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制成缺血性结肠炎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仅给予正常饲料喂食,治疗组在正常饲料喂食的基础上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灌胃(1×107CFU/d),4周后抽血化验大鼠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并处死大鼠,取肠道内容物做肠道乳酸菌、大肠埃希菌及真菌等微生物培养,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乳酸菌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和真菌数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乳酸菌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埃希菌和真菌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大鼠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结肠炎者出现肠道微生物紊乱,微生态制剂能增加肠道乳酸菌等益生菌,减少肠道条件致病菌和致病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同时对患者的血脂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 俞金莲马良
-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缺血性结肠炎SD大鼠肠道微生物血脂
- 达喜和舒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0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余伟林俞金莲
- 关键词:达喜舒必利功能性消化不良
- 泮托拉唑钠肠溶片与泮托拉唑钠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比较泮托拉唑钠肠溶片与泮托拉唑钠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评价其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和开放试验的方法治疗胃镜检查确诊的消化性溃疡病人共162例,其中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组(试验组)62例,其中胃溃疡18例,十二指肠溃疡44例;泮托拉唑钠胶囊组(对照组)60例,其中胃溃疡16例,十二指肠溃疡44例;开放组40例,其中胃溃疡12例,十二指肠溃疡28例。结果:试验组中胃溃疡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100.0%,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8.6%和97.7%;对照组中胃溃疡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1.3%和100.0%,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4.1%和97.7%;开放组中胃溃疡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100.0%,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100.0%。试验组中疼痛消失率和其他消化道症状的消失率在胃溃疡为94.4%和92.3%,在十二指肠溃疡则为97.7%和98.0%。对照组中疼痛消失率和其他消化道症状的消失率在胃溃疡为93.8%和93.6%,在十二指肠溃疡则为97.7%和97.3%。两组在愈合率、总有效率、疼痛消失率和其他消化道症状消失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钠肠溶片与泮托拉唑钠胶囊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具有等效性,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 段建华余卫林沈哲俞金莲章文华陈鉴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泮托拉唑
- 内镜高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厉挺沈哲俞金莲
- 关键词:胃镜高频电凝上消化道出血
- 肝硬化患者血钙变化临床分析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钙的变化规律。方法 测定 10 3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钙水平 ,并按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分为A级组、B级组、C级组 ,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肝硬化组血清钙水平 1 97± 0 2 0mmol/L ,与对照组 2 4 1± 0 18mmol/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肝功能A级组、B级组、C级组的血清钙水平分别为1 99± 0 2 1mmol/L、1 91± 0 18mmol/L、1 82± 0 19mmol/L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为P <0 0 1) ;肝硬化组低血钙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严重的钙代谢紊乱 ,低血钙程度随肝功能损害的加重而加重 ,但其临床症状不典型。
- 俞金莲
- 关键词:肝硬化患者血钙变化钙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