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亮
- 作品数:36 被引量:424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结合Kinect与MIDI的和声辅助训练系统被引量:1
- 2015年
- 针对目前音乐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的应用能力较低的现状,提出一种结合MIDI键盘与Kinect深度传感器的方法来达到识别和弦进行与判断学生演奏时指法的目的,并实现该辅助教学系统。首先,获取彩色和深度图像的信息,构建和弦转位的状态转移图和和弦手势模板库,作为系统初始化条件。其次,利用传统的肤色建模和背景差分方法以及现在的深度数据,综合手势的表观特征,通过模板匹配实现手势识别。最后,判断和弦进行的正确性,并综合指法应用进行打分与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鲁棒性,能够有效地应用于钢琴教学。
- 田梅刘瑶周冰颖余亮黄智兴
- 关键词:KINECTSENSOR智能教学系统
- 在线学习支持平台的历史、现状与研究趋势
- 本文从纵向梳理了在线协作学习支持平台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横向上甄选当前国际上较有影响的8个案例,从建设时间、主要功能以及教育应用层次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揭示现有在线协作学习支持平台现状。最后,论文展望了在线协作学习支持平...
- 余亮黄荣怀
- 关键词:在线协作学习CSCL知识建构教育应用
- 文献传递
- 一种学习成效预测方法及系统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学习成效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教育信息化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学习者当前阶段的表情数据并根据当前阶段的表情数据解析所述学习者当前阶段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状态记录总时间,学习状态的类别包括积极学习状态和消...
- 龚朝花邓晖余亮谢涛刘光远刘革平
- 文献传递
- 资源、角色结构化对协作学习结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协作学习活动结构化用来显性化协作学习过程,使得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则开展学习活动,从而改进协作学习的效果。论文以准实验研究方法,探索角色和资源要素结构化对学生知识建构和合作技能的影响效应。采用多层线性建模分析方法,分析小组层次变量及其与个体变量的交互效应对知识建构和合作技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源和角色要素结构化均能提高协作学习的成效,但对于不同性别、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学习结果影响存在差异。
- 余亮黄荣怀
- 关键词:知识建构
- 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Knowledge Forum案例的启示被引量:1
- 2009年
-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宽广的舞台。为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文追根溯源Knowledge Forum的起源、应用、推广,分析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提出了4点启示。
- 余亮
- 关键词:KNOWLEDGEFORUM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知识建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基于EMIF的区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研究
- 本论文通过对SIF和EMIF的深刻解读,结合重庆市北碚区的网络平台状况,教育管理信息化现状,进行了EMIF的应用研究,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本文对国外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规范进行了调查研究,特别是SIF,...
- 余亮
- 关键词:SIFEMIF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教育管理信息化区域教育
- 文献传递
- 一种教学决策匹配方法及装置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教学决策匹配方法及装置,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教学决策匹配方法及装置能够根据多个目标学习者的整体学习状态,客观地计算出老师的教学状态,进而根据多个目标学习者的整体学习状态和老师的教学状态做出客观全面...
- 余亮郭靖龚朝花刘革平刘光远
- 文献传递
- “互联网+教育”的内涵、特征与核心要素分析被引量:15
- 2018年
- "互联网+教育"是近几年来教育领域探究的热点名词,它代表着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但是对其内涵与外延的认知,学术界的观点并不统一,这也就使实践中的"互联网+教育"大都被等同于"教育+互联网",而这两者之间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为此,文章通过分析和总结"互联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基于研究教育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提出了"互联网+教育"的四个核心要素,并对每个核心要素从传统教育中的形态、当前形态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互联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并行发展提供参考。
- 杨秋燕余亮
- 基于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有效性探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对有效教学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对多媒体教室的环境组成进行了逻辑阐述,重点剖析了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有效性,为改进多媒体教学有效性提供参考.
- 余亮罗会棣
-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学有效教学
- 开放课程发展路径研究被引量:28
- 2013年
-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交媒体的普及,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人们普遍采用的学习方式之一。开放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是推动和实现在线学习最有效的途径。开放课程自产生至今,其形态从最初的数字化教案、教材以及课程大纲发展到了多媒体形式的教学材料,全方位师生互动。梳理开放课程的发展轨迹,认识开放课程基本要素(如师生角色、媒体、交互以及教学评价等)的演变规律,能为开放课程资源建设提供重要参考。论文首先将开放课程的发展分为开放课程资源的推广、微教学视频资源的传播以及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兴起三个阶段,描述了每一阶段的典型项目,归纳其基本特征;然后,整理开放课程发展路径的分析框架,结合传统教学过程,探讨了开放课程学与教的特性;最后,总结从开放课程到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跨越尚需解决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启示。
- 余亮黄荣怀杨俊锋
- 关键词:开放课程开放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