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萍

作品数:28 被引量:31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过敏
  • 7篇注射液
  • 7篇过敏反应
  • 6篇类过敏
  • 5篇类过敏反应
  • 4篇鱼腥草
  • 4篇鱼腥草注射液
  • 4篇中医
  • 3篇心肌
  • 3篇生脉
  • 3篇生脉注射液
  • 3篇中药
  • 3篇组胺
  • 3篇BEAGLE...
  • 2篇心肌缺血
  • 2篇院士
  • 2篇证候
  • 2篇肾小球
  • 2篇肾小球肾炎
  • 2篇肾炎

机构

  • 22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江苏苏中药业...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25篇何萍
  • 21篇李贻奎
  • 11篇李连达
  • 10篇李峰杰
  • 10篇张金艳
  • 9篇郝伟
  • 5篇赵乐
  • 4篇余学钊
  • 4篇孙伟伟
  • 3篇丛旭东
  • 3篇唐仁茂
  • 3篇张美玉
  • 3篇曹苏闽
  • 2篇王剑飞
  • 2篇王耀献
  • 2篇刘玉宁
  • 2篇张嘉
  • 2篇于瀚
  • 1篇张东
  • 1篇郭琰

传媒

  • 5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现代中医临床
  • 1篇中医杂志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医学争鸣
  • 1篇海峡两岸中医...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皮有效成分不同比例治疗冠心病作用机理研究
李贻奎李峰杰李琦张美玉洪晓华郭齐张嘉张东何萍张金艳李连达
该研究从整体实验、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等不同角度对丹皮酚、芍药苷及其不同配比治疗冠心病的药效以及相关机制进行了探讨.整体实验结果显示:丹皮酚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梗面积、心电图ST段及CK等指标有显著作用,其作用强度与芍...
关键词:
关键词:冠心病治疗丹皮药物治疗
苦杏仁、桔梗及二者配伍止咳、祛痰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4
2010年
目的:观察苦杏仁、桔梗及二者配伍对小鼠的镇咳及祛痰作用。方法:小鼠连续5 d灌胃给药,末次药后1 h,采用浓氨水刺激法制造小鼠咳嗽模型,记录小鼠出现咳嗽潜伏期以及2 min内的咳嗽次数;小鼠连续5 d灌胃给药,末次药后30min,用酚红法检测小鼠的祛痰作用。结果:苦杏仁高、中剂量组,桔梗高、中剂量组,以及二者配伍组的小鼠咳嗽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减少(均P<0.01),且二者配伍组的小鼠咳嗽次数显著少于同剂量的桔梗组和苦杏仁组(均P<0.05);苦杏仁各剂量组、桔梗各剂量组以及二者配伍组小鼠气道酚红的排泌量均显著高于蒸馏水对照组(均P<0.05),配伍组的气道排泌量与桔梗组和苦杏仁组相当。结论:苦杏仁、桔梗及二者配伍均有显著的止咳及祛痰作用;二者配伍在镇咳作用上有增效作用,在祛痰作用上未见配伍增效作用。
张金艳何萍李贻奎
关键词:苦杏仁桔梗配伍止咳祛痰
静脉用鱼腥草注射液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统计了1994—2008年100篇静脉用鱼腥草注射液大组病例的临床研究报告,涉及病例8200例。其中有效病例7460例(有效率为90.98%),发生不良反应40例(占0.49%),未发生休克或死亡。对1992—2008年126篇不良反应个案报道进行分析,涉及不良反应的有201例(过敏性反应123例,占61.19%),其中死亡6例。由于个案报道未说明用药病例总数,无法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首次给药后30min内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92例(占95.5%)。结果表明,静脉用鱼腥草注射液临床疗效确切、作用显著、起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其不良反应类型以急性类过敏性反应为主。因此,静脉用鱼腥草注射液二次研究与再评价的重点应以安全性评价为主,特别是对急性类过敏反应须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研究。
李连达张金艳何萍孙伟伟李贻奎
关键词:鱼腥草注射液
生脉注射液(新工艺)各组分致Beagle犬类过敏反应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对新工艺生脉注射液各组分进行Beagle犬类过敏反应实验研究,进一步探讨新工艺生脉注射液致敏原因。方法:选用类过敏反应的敏感动物Beagle犬,随机分为7组,每组3只,分别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红参提取液、麦冬提取液、五味子提取液、五味子蒸馏液、生脉方、0.2%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溶液。观察给药前至给药后24 h各犬的变化,根据反应症状轻重判定级别。给药前及停药后10 min取血,ELISA方法检测血清组胺含量,并结合反应症状级别,综合判定药物的致敏性。结果:红参提取液组1只犬出现不典型类过敏反应症状,2只犬血清组胺含量升高1倍以上,诱发Beagle犬类过敏反应为可疑;0.2%吐温-80组各犬均出现类过敏反应症状,但血清组胺含量未见明显升高,诱发Beagle犬类过敏反应为可疑;其余各组药物未诱发Beagle犬类过敏反应。结论:新工艺生脉注射液所致Beagle犬轻度类过敏反应可能与所含红参提取液及0.2%吐温-80有关。
何萍李峰杰唐仁茂李贻奎郝伟丛旭东余学钊曹苏闽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BEAGLE犬类过敏反应
生脉注射液(新工艺)致食蟹猴类过敏反应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对新、旧2种工艺生产的生脉注射液致食蟹猴类过敏反应的致敏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食蟹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5%葡萄糖注射液组、旧工艺生脉注射液组、新工艺生脉注射液组及阳性对照药组。观察给药前至给药后24 h各猴的变化;给药前及停药后10 min取血,检测血清组胺含量;给药前及停药后10 min测定血压及心率,综合判定药物的致敏性。结果:旧工艺生脉注射液导致食蟹猴出现典型的类过敏反应症状,但是血清组胺未升高1倍以上;新工艺生脉注射液可诱发食蟹猴出现不典型的类过敏反应症状,血清组胺未升高。结论:旧工艺生产的生脉注射液可诱发食蟹猴出现典型的类过敏反应,其致敏性强;改进工艺后的新生脉注射液引发食蟹猴类过敏反应症状出现时间晚,程度轻,对食蟹猴的致敏性降低。
李峰杰何萍唐仁茂李贻奎郝伟丛旭东余学钊曹苏闽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食蟹猴类过敏反应
组织自发荧光在大鼠心肌缺血实验中的应用
2016年
目的基于特定的荧光检测技术,探讨组织自发荧光在大鼠心肌缺血性损伤实验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通过Kodak FX Pro活体成像技术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的自发荧光。通过荧光检测,比较正常大鼠和心肌缺血性损伤大鼠的心肌组织对应部位自发荧光的变化,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心肌缺血损伤后,损伤部位组织自发荧光信号明显增强,将荧光信号通过活体成像系统进行定量,与正常心肌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心肌组织在心肌缺血损伤后,心肌组织的自发荧光明显增强,为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的研究及其评价提供新的方法。有利于定位、定性、定量比较研究,可用于病理、生理、药理及作用机制等多方面研究。
李峰杰张金艳何萍李贻奎赵乐郝伟李连达
关键词:心肌组织心肌缺血损伤自发荧光
慢性肾小球肾炎本虚与标实证候分布及组合特点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本虚与标实证候分布及组合特点。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2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采集记录,归纳各中医证候之间的分布和组合情况。观察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湿热证和血瘀证中医证候组合情况,对湿热证组、血瘀证组、湿热兼血瘀证组3组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总胆固醇(CHO)、血红蛋白(HGB)、血肌酐(SCr)、尿蛋白定量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00例患者出现的中医证候要素主要有湿热、气虚、血瘀、肝郁气滞、水湿、肝郁化火、阳虚、阴虚、痰浊、外风、肝肾阴虚、阴虚动风,其中本虚证候中以气虚证出现频率最高,标实证候中湿热证和血瘀证的出现频率较高。湿热证组、血瘀证组、湿热兼血瘀证组3组SCr、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尿蛋白定量湿热兼血瘀证组均高于血瘀证组和湿热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本虚证以气虚证为主,标实证以湿热证、血瘀证为主,湿热和血瘀可能通过某种协同作用加重对正气的耗伤。
王剑飞王耀献何萍于瀚刘玉宁崔瑾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
试论中医十大问题被引量:1
2017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医事业空前大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澄清。从中医的概念、中医的科学性、各国各民族传统医学的不同发展、中医理论的两大组成部分、中医与西医的异同、中医学的发展、中药学的发展、中医药走向世界、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我国医学的未来发展10个方面对中医药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正确认识中医药,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何萍李连达李贻奎
关键词:中医药发展中医现代化
提高结扎冠状动脉在体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制作速度和质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7
2012年
目的建立提高结扎冠状动脉在体大鼠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模型制作速度和质量的方法。方法以不影响大鼠心梗面积为前提条件,(1)比较结扎冠状动脉时打1结与打2结所用的结扎时间和开胸时间;(2)比较使用水合氯醛和戊巴比妥钠,对造模过程中动物的存活率、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所需时间及心梗面积等的影响。结果与结扎冠状动脉时打两结方法比较,在对大鼠心脏的梗死面积无显著影响(P>0.05)的情况下,打1结所用的开胸时间和结扎心脏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制作的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麻醉起效时间、心梗面积与水合氯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戊巴比妥钠组大鼠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1),心梗模型的清晰率提高。结论结扎1次可以提高模型制作速度,戊巴比妥钠作为在体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麻醉剂可以提高制作模型的心梗面积清晰度。
李贻奎赵乐何萍郭琰李峰杰
关键词:结扎冠状动脉急性心肌梗死
院士研究“真气”之我见
2018年
朱清时院士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作"真气"研究报告,在科技界引起激烈争论。院士在大学里作学术报告讨论"真气"问题是合法的,不应受到干涉,但其研究结果、结论及学术观点是否正确则有待证实。从中医学、哲学及宗教理论角度对"真气"的认识不尽相同。建议采用科学、客观、定量、可重复的试验确证"真气"的客观存在,并进行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重点研究中医学理论中的"真气"及其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中的意义。
李连达李贻奎何萍
关键词:真气中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