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林燕

作品数:16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皮革
  • 4篇酰胺
  • 4篇聚酰胺-胺
  • 4篇固色
  • 3篇固色剂
  • 2篇阳离子
  • 2篇阳离子醚化剂
  • 2篇湿摩擦
  • 2篇水解作用
  • 2篇染色
  • 2篇铵盐
  • 2篇离子
  • 2篇醚化剂
  • 2篇结合鞣
  • 2篇季铵
  • 2篇季铵盐
  • 1篇单片
  • 1篇单片机
  • 1篇单片机控制
  • 1篇单片机控制系...

机构

  • 16篇陕西科技大学

作者

  • 16篇何林燕
  • 14篇王学川
  • 9篇强涛涛
  • 8篇袁绪政
  • 2篇赵宇
  • 1篇任龙芳
  • 1篇李震
  • 1篇罗敏

传媒

  • 3篇中国皮革
  • 3篇皮革科学与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精细化工
  • 1篇西部皮革
  • 1篇北京皮革(中...
  • 1篇皮革与化工
  • 1篇湖南农机(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片机控制系统抗干扰措施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好、控制功能强等优点。然而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其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干扰。对单片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均采取一定抗干扰措施能起很好的抗干扰效果,保证系统准确,可靠的运行。
董斌华何林燕
关键词:单片机控制系统抗干扰硬件
整代树状聚酰胺-胺的制备及在Cr(Ⅲ)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以乙二胺为核,与丙烯酸甲酯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了0.5G树状聚酰胺-胺(0.5代PAMAM),再与过量的乙二胺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得1.0G产品。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了1.0GPAMAM的最佳反应条件:共沸剂正丁醇的加入量(以乙二胺的质量计)为3%;反应时间为22h;投料摩尔比为n(0.5GPAMAM):n(乙二胺)=1:16;反应温度为25℃。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图对所合成的1.0GPAMAM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端胺基PAMAM处理Cr(Ⅲ)的应用。
王学川何林燕强涛涛袁绪政李震
关键词:制革污水
半代树状聚酰胺—胺的合成和表征被引量:2
2009年
以乙二胺为核,与丙烯酸甲酯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了HG.PAMAM(半代树状聚酰胺—胺)。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合成HG.PAMAM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时间为24 h,投料n(乙二胺):n(丙烯酸甲酯)为1∶6,反应温度为30℃。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所合成的HG.PAMAM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王学川何林燕强涛涛袁绪政
无铬结合鞣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1
2008年
综述了目前无铬结合鞣的理论研究及各类非铬结合鞣剂——植物鞣剂与其他鞣剂的结合鞣,无机鞣剂结合鞣,无机鞣剂与有机鞣剂的结合鞣及有机鞣剂结合鞣方面的进展,并对其行了展望。
王学川何林燕
关键词:无铬结合鞣
聚酯类超支化聚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被引量:2
2008年
综述了聚酯类超支化聚合物(超支化聚胺酯,超支化聚酰胺酯等的合成及其在涂料、环氧树脂改性、聚合物共混、纳米材料,皮革的鞣制、染色、涂饰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学川何林燕袁绪政
关键词:聚酯超支化聚合物皮革
绿色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被引量:7
2008年
综述了烷基糖苷、纤维素基和壳聚糖基三类绿色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及各自在日化、药品、皮革等相关领域的应用。
何林燕王学川袁绪政
关键词:烷基糖苷纤维素壳聚糖绿色表面活性剂
栲胶与噁唑烷结合鞣的鞣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研究了BA栲胶与ZE噁唑烷结合鞣制技术,通过对山羊酸皮鞣制的研究,单因素试验确定结合鞣的最适宜用量为:5%BA和3%ZE。ZE补充鞣制的工艺条件为:鞣制结束后pH值提至7.0,鞣制温度为40℃,鞣制后的坯革收缩温度达到90℃。针对噁唑烷鞣剂在鞣制过程中释放甲醛的特点,在ZE鞣制结束后增加氧化工序,再加入1.5%端氨基树枝状聚合物做甲醛捕获剂,降低皮革中甲醛的含量,可将游离甲醛含量从133.99mg/kg降至36.18mg/kg,游离甲醛去除率达到73%。
王学川赵宇强涛涛何林燕
关键词:栲胶噁唑烷结合鞣无铬鞣
季铵化树状聚酰胺-胺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1
2011年
以乙二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和酰胺化反应合成了0.5代~1.0代树状聚酰胺-胺(0.5G^1.0G PAMAM)。再利用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EPTAC)对1.0G PAMAM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了1.0代树状聚酰胺-胺的季铵盐(1.0G PAMAM-TAC)。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了1.0G PAMAM-TAC的最佳反应条件:溶剂用量40%(以反应体系的总质量计)、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5 h、投料摩尔比n(1.0GPAMAM)∶n(EPTAC)为1∶8。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改性前后1.0GPAMAM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王学川何林燕强涛涛
关键词:季铵盐
清洁化脱毛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8年
脱毛是制革中的重要工序,也是制革中的主要污染源。在各国环保法规的压力下,发展清洁化脱毛技术已势在必行。总结了国内外出现的各种清洁化脱毛技术——酶法脱毛,保毛脱毛,过氧化氢脱毛等,预测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王学川何林燕袁绪政
关键词:清洁化脱毛
甲醛捕获剂去除栲胶-噁唑烷鞣革中游离甲醛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针对栲胶-噁唑烷鞣革中游离甲醛含量过高的缺点,采用六种甲醛捕获剂去除甲醛,结果表明:乙酸铵、尿素、端氨基树枝状聚合物、淀粉、水解胶原产物、活泼亚甲基聚合物这6种捕获剂均可降低栲胶-噁唑烷鞣革中的游离甲醛含量,其中端氨基树枝状聚合物去除甲醛效果最好。当端氨基树枝状聚合物的用量为1.5%,作用时间为1.5h,pH为6.0,应用到栲胶-噁唑烷鞣革中甲醛去除率为72.06%,同时对革坯有明显的增厚作用。
王学川赵宇强涛涛何林燕
关键词:甲醛捕获剂游离甲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