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庄
- 作品数:37 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从古代诏敕制度的演变看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被引量:4
- 2005年
- 本论文以封建时代诏敕制度为中心,通过与之相应的文书机构、文书制度、行文格式、文种的演变,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进行了分析,具体体现了封建文书所具有的鲜明的阶级性。
- 何庄
- 关键词:君主专制专制统治文书制度封建时代行文格式阶级性
- 曾国藩公文写作理念研究
- 2019年
-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晚清政权控制力不断弱化,使得各种学术思潮的碰撞成为可能。礼学的兴盛、经世致用精神的觉醒、汉宋兼容的形成、古文传统以及独特的个人经历,都与曾国藩公文写作理念的形成密切关联。在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后,曾国藩最终形成了"义理、经济、考据、辞章"四位一体的公文写作理念框架。
- 夏海超何庄
- 关键词:曾国藩
- 唐宋公文的繁荣及原因初探被引量:2
- 2000年
- 何庄
- 关键词:唐代宋代公文档案
- 一封私人密函形成者与形成时间的考订
- 二史馆保存的中华民国时期一封署名"舆"的私人信件,形成者不详,无形成时间和受文者。笔者根据信件所提供的相关史实、人物等,考订其形成者为陆宗舆,形成时间应在1919年五四运动后至1920年元旦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史料价...
- 何庄
- 关键词:段祺瑞参战
- 文献传递
- 中国传统式的心物触发点——论鉴赏之“兴”被引量:2
- 2003年
- 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和思维以直觉和感性为特征 ,“兴”作为文艺鉴赏之初沟通心物、融合主观与客观的触发点 ,最能反映中国文化的这一特征。“兴”的传统 ,就是倡举一种阐释的自由性 。
- 何庄
- 关键词:传统文化古代文论鉴赏
- 从文质兼备到以质为主——试论古代公文理论的嬗变被引量:5
- 2002年
- 从要求文质兼备的古代公文理论到要求以质为主的现代公文理论 ,这一嬗变使古今公文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原因是古代公文包容在杂文学体系之中 ,而现代公文则与文学各立门户。
- 何庄
- 关键词:公文公文理论文质公文写作理论嬗变
- 论尚清审美心理的思想之源——道家被引量:7
- 2004年
- 对清淡之美的推崇是中国古代一种普遍的审美心理,尤其是在中唐以后的士大夫阶层中。笔者认为,道家是中国历史上这种普遍的审美心理主要的哲学思想根源。"道"作为道家最高的哲学和审美范畴,"道"的美,是最高的美,而从某种程度上说,"道"的美,就是自然朴素的美、清淡的美、清省无雕饰的美。
- 何庄
- 历史档案时间分布的特征及成因被引量:2
- 2009年
- 现存历史档案,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五个特征,即延续特征,数量不均衡特征,载体变化历时特征,保存状况不等特征,文物价值不一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均有其复杂的历史文化因素。
- 何庄
- 关键词:历史档案
- 历史文书、档案人员地位变迁的政治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历史文书和档案工作不断发展的同时,文书和档案人员的地位却在不断地下降这一矛盾现象,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尤其是封建时代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特定产物。本文联系不同时代的政治和文化思想,梳理其变迁的线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揭示这一现象背后合理的政治文化内涵。
- 何庄
- 关键词:政治
- 试论司马迁对档案文献鉴辨的开创之功被引量:2
- 2008年
- 司马迁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广泛搜集档案文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鉴别,以令人信服的真实的档案文献写成了公认的信史《史记》,开创了我国的档案文献鉴辨事业,同时,他客观、审慎对待档案文献的态度也为后代史家树立了良好的风范。
- 何庄
- 关键词:司马迁档案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