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国强
- 作品数:27 被引量:84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对传播学发展及其理论贫乏状况的反思被引量:10
- 2009年
- 在我国,传播学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已经作为一个热门学科进入了大学的学科建制,但在各大学纷纷设立传播学院(系)、开设各类传播学课程的繁华背后,却鲜见有本土传播学理论出炉。反思传播学以及传播学理论发展的现状,我们认为传播学要想从热门学科走向成熟学科,必须依靠扎实的理论建构来巩固符合身份品质的话语权。
- 池岩云国强
- 关键词:传播学学科建制合法性
- 从娱乐的文化起源、本质解析电视传播的娱乐功能
- 娱乐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文化体系里,娱乐呈现出多样的形态, 并负担着特定的社会价值.从中西思想发展历史来看,娱乐都曾被作为传承文明和实施教化的传播手段并在实践中加以利用.在大众传播的场域里,娱乐发生了两个重...
- 云国强吕品
- 关键词:娱乐大众传播电视传播
- 文献传递
- 传播学理论的三种范式及其方法论的考察
- 本论文尝试回答如下提问: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其理论建构遵循怎样的“范式”(paradigm)?这些“范式”的方法论依据是什么?不同的“范式”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冲突抑或融合)对传播学学科和传播学理论身份确认产生了(或产生...
- 云国强
- 关键词:方法论叙事策略
- 创意产业与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转型:一种批判性反思
- 2012年
- 自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知识经济"理念以来,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特殊的"能源",能够为社会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创意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迅速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用以作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领域。中国也在深化市场经济以及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速了创意产业发展。对于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历史化,并联系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语境,将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视为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转型的重要体现,做出深入的剖析。从而为更好地理解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种不同于产业和主流学院派研究的、富于批判性的知识维度。
- 云国强
- 关键词:创意产业文化创意阶层社会变迁
- 创造性运用宣传智慧再造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
- 2016年
- 进入20世纪90年代,市场化和新媒体这两股力城的卷入,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传媒领域的面貌,深刻影响到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
- 云国强
- 关键词:公共文化中国传媒新媒体
- 电视剧的文艺特性:同小说、电影和戏剧的比较研究
- 2009年
- 电视剧与文学、电影和戏剧相比较,作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类型具有的通俗性的实质:情节和叙事浅表化并且缺乏问题意识,缺乏先锋性(形式)和乌托邦(内容)倾向因而无法触及深层的、潜在的现实。考察电视剧发展史可以发现,电视剧随着中国社会市场化转型而进入繁荣发展阶段,这种状况的内在根源之一就在于电视剧所具有的这种特性,它恰恰适应大众化消费文化的要求并且成为消费文化扩张的润滑剂。
- 云国强
- 关键词:电视剧小说电影戏剧
- 公共广播电视与公共性——概念的澄清与梳理被引量:3
- 2004年
- 本文从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定义和对公共性的解释开始。
- 吴靖云国强
- 关键词:公共广播电视公共性公共服务理念新自由主义政策媒体机构
- 知识、道义与政治:释放电视剧文化研究的社会批判锋芒
- 电视剧在当代中国社会日常生活中无疑是一种寻常事物.本论文试图穿透笼罩在电视剧周遭的通俗或者大众化的雾霭,揭示电视剧寻常外表下的非同寻常。论文联系“现实”的本质从哲学人类学深度对电视剧做出界定。本论文一般地将电视剧把握为“...
- 云国强
- 理解国际传播的双重视界——基于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性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在我国的传播学学术研究中,国际传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涌现出大量以国际传播为主题的研究成果。这种发展态势的背后存在两股重要的推动力。一方面,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学术体系中,围绕国际传播逐渐形成了制度化的专业学科体系,为国际传播学术的发展提供了学术生产主体;另一方面,中国日益深刻地卷入全球化进程的历史现状,为国际传播学术的发展构筑了庞大的需求和论题。然而,如果我们以冷静而理性的眼光看待当下国际传播研究学术,不难发现其浮华表象之下存在诸多问题,其中的一个表现是满足于拿来主义,缺乏本土化和历史感,因而导致所构筑的理论弱于对中国问题的穿透力。基于此反思,本论文试图以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为语境,提出有助于实现本土化理论建构的关于国际传播概念的基本理解。
- 云国强
- 新自由主义现代性阴影下的家、审美权威与阶级认同——《交换空间》与生活方式电视节目的文化政治被引量:1
- 2016年
- 中国模式,是观察家们谈到中国在塑造全球资本主义未来中的角色时,经常使用的词汇。关于中国模式与新自由主义全球霸权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论。明智的做法是超越概念层面的本质主义认识,去观察日常生活中文化身份、价值认同和社会惯习的建构与博弈,这样我们才能对走向现代性文化过程中的中国元素有切实的认识。这些新的文化形态是在国家、知识精英和商业化大众传媒的合作与协商中逐步成型的,并与全球社会经济和文化影响有着复杂的关联。本文希望描述生活方式电视节目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其背后的社会经济力量和符号策略。通过详细考察一个家居装修类节目《交换空间》,分析其所塑造和推广的社会身份、社会想象、审美追求和阶层认同,笔者希望能够对处于新自由主义现代性霸权阴影下的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提供更细致入微的、辩证的解释。
- 吴靖云国强
-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真实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