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相丽
- 作品数:34 被引量:130H指数:6
- 供职机构: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成都平原小麦夏繁加代用于构建遗传群体的研究
- 2010年
- 选用农艺性状和抗性较好的川农18×川农19、川农21×川农22两个杂交组合,用修改后的"连续追肥法"首次在雅安当地成功夏繁,实现了一年两代的小麦繁种,分别获得川农18×川农19,川农21×川农22F5代自交群体,并从生物学、植物学、遗传性状的表现、抗病性遗传的角度对成都平原夏繁用于构建遗传群体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
- 耿惠敏李勇慧刘雪琴于相丽押辉远任正隆
- 关键词:小麦夏繁
- 牡丹花蕾与花粉发育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以牡丹品种洛阳红为材料,取直径为14.18-43.68mm的花蕾,用1%的醋酸洋红压片法制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发育状况。结果表明:花蕾直径在14.18-24.40mm时,花粉的发育基本处于单核早期,占总数的89.15%;直径在25.08-34.02mm时,花粉的发育主要处于单核早期到有丝分裂前期,二者占总数的62.40%;直径在35.00~43.68mm时,花粉大部分已成熟,占总数的52.75%。通过观察牡丹花蕾外观形态,可以直观确定花药发育时期,为花药单倍体培养奠定基础。
- 于相丽郭向萌梁洪铭
- 关键词:花蕾花药发育时期
- 地方性高师院校植物组织培养应用型课程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1
- 2011年
- 通过对高等院校的《植物组织培养》教学方法进行探讨,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提高教师技能、采用多媒体电脑技术及加强实验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获得新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于相丽陈万光
-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应用型课程教学实践
- 小麦幼胚培养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9年
- 以幼胚为外植体进行小麦组织培养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了解小麦幼胚培养研究进展,针对我国小麦幼胚组织培养研究现状,着重综述了小麦胚龄、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预处理等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
- 于相丽孟军
- 关键词:胚龄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预处理
- 植物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
- 2017年
- 植物生物学理论教学通过与其他课程进行整合,充分利用手机,案例教学,加强与学生联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验教学等方面的改革,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认知、思考和分析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 于相丽李勇慧
- 关键词:植物生物学教学改革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1
- 2019年
- 植物组织培养是植物研究与应用的重要部分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掌握实用技术,是教学工作的难点。本文从课程安排、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三方面分析了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合理规划理论教学内容;(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3)改革实验教学;(4)实施科学、灵活的考核方式。
- 孙姗姗王惠于相丽
-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教学改革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 怀地黄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
- 怀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为玄参科的一种药用植物,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主产于河南温县、武陟、泌阳、博爱等地,其根茎含梓醇、橙黄素、铁质、蛋白质、维生素A和多种糖类,具滋阴健...
- 李明军于相丽张峰陈明霞
- 文献传递
- 怀地黄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
- 本文对怀地黄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植株再生和繁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基因型或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激素组合不同。6-BA 0.5mg/L(单位下同)+NAA 0.02+GA 0.1的组合有利于“93...
- 李明军张峰郭君丽于相丽张嘉宝
- 关键词:怀地黄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繁殖PP333
- 文献传递
- 怀地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05年
- 从化学成分分析、病毒研究、组织培养、遗传学研究、形态发生、营养学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怀地黄的研究进展。
- 于相丽杨柯金
- 关键词:化学成分病毒遗传学怀地黄
- 茜草茎段组织培养灭菌方法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研究了不同灭菌剂(0.1%HgCl2、10%NaClO、10%H2O2)、不同灭菌时间、二步灭菌法对茜草不同年龄的茎段污染率和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75%酒精处理30 s+10%NaClO灭菌20 min效果最好,污染率20%,愈伤组织诱导率为35%;二步灭菌法不适合于茜草茎段的灭菌;幼嫩茜草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55%。
- 于相丽李勇慧王静
- 关键词:茜草灭菌方法污染率愈伤组织诱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