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耐药
  • 4篇耐药性
  • 4篇杆菌
  • 3篇内酰胺
  • 3篇耐药基因
  • 3篇可移动遗传元...
  • 3篇获得性耐药基...
  • 3篇不动杆菌
  • 2篇单胞菌
  • 2篇药性分析
  • 2篇指标聚类分析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内酰胺类
  • 2篇酰胺类
  • 2篇下呼吸道
  • 2篇耐药鲍曼不动...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获得性

机构

  • 10篇淮安市第二人...
  • 3篇无锡市克隆遗...
  • 1篇淮安经济开发...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淮安市第三人...

作者

  • 11篇万长标
  • 4篇张建明
  • 4篇钱玮和
  • 4篇程建平
  • 4篇金跃
  • 3篇张凯
  • 3篇糜祖煌
  • 2篇吴飞霞
  • 2篇郑玉龙
  • 1篇贾素红
  • 1篇宋波
  • 1篇张彦明
  • 1篇叶茂林
  • 1篇张文明
  • 1篇孙雨梅
  • 1篇张兵
  • 1篇谢玉平
  • 1篇陆沭华
  • 1篇邢飞
  • 1篇叶茂林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泰州职业技术...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监护病房66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铜绿假单胞菌(PAE)是常见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属条件致病菌,是引起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最主要的革兰阴性杆菌。该种细菌极易形成细菌生物被膜,临床上许多难治性感染与此相关,约占医院感染的60%。近年来,PAE导致的医院感染日益增多,耐药率不断攀升,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本研究对2010年8月-2011年12月临床经培养分离的66株PAE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谢玉平贾素红万长标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检测与指标聚类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探讨一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关系。我们收集2009年1月至12月医院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了54种水平转移获得的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获得性耐药基因和12种接合性质粒、转座子、插入序列、整合子等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作指标聚类分析(UPGMA法)。
张建明糜祖煌万长标钱玮和张凯程建平金跃
关键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
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试验在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中的诊断意义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对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悬液取代经典Coombs试验的外周血红细胞悬液,即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BMMNC-Coombs)试验检测21例临床拟诊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IRH)或全血细胞减少(IRP)症患者,并以20例明确诊断的血细胞减少患者作为对照。结果21例拟诊IRH/IRP患者中BMMNC—Coombs试验阳性14例,阳性率66.7%。对照组20例BMM—NC—Coombs试验均阴性。BMMNC—Coombs试验阳性患者经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均产生了显著疗效。结论BMMNC—Coombs试验对IRH/IRP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简便可行,易于推广应用。
陆沭华张彦明万长标孙雨梅
关键词:血细胞减少自身免疫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人球蛋白试验
我院近3年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调查我院近3年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使用MIC法对我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痰液标本中临床分离的603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03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最常见的菌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4.7%)、大肠埃希菌(17.4%)、鲍曼不动杆菌(15.4%)、肺炎克雷伯菌(10.9%)。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他啶耐药率低于30%;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除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外,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64%,对其余所检测药物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无耐药菌株检出,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20.8%,对其余所检测药物的耐药率均在60%以上。结论:本研究结果对我院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经验用药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郑玉龙张兵万长标叶茂林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细菌耐药性监测微生物敏感试验下呼吸道感染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ADC基因和膜孔蛋白carO基因新变异型被引量:7
2013年
据报道,鲍曼不动杆菌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病房所分离出占首位的病原菌(构成比21.6%)[1],在非ICU病房所分离病原菌中也居第4位(构成比9.4%)[2]。全球报告出现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到出现泛耐药和极度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10年时间旧J,其耐药性已备受全球同行的关注[4-5]。
张建明金跃糜祖煌万长标钱玮和张凯程建平
关键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膜孔蛋白C基因变异型ICU病房
医院内感染葡萄球菌属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属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分离到的葡萄球菌属做药敏试验和耐甲氧西林测定。结果共分离到葡萄球菌属65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41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为49.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15株,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为51.1%;主要分离自血液、痰液、脓及伤口分泌物及尿液标本;以儿科、重症监护室和肿瘤患者为主;>60岁和<13岁的患者居多。结论葡萄球菌属感染逐年增长,耐甲氧西林菌株检出率高,耐药性强,且呈多重耐药性,做好感染监测,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高治愈率。
张文明郑玉龙吴飞霞万长标叶茂林
关键词:葡萄球菌属耐甲氧西林耐药性
淮安某精神病院与某综合医院同期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菌分布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对比分析精神病院与综合医院同期院内感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以精神病院微生物检测手段和方法为参考,选择微生物检测手段和方法相同且受同一质控中心控制的本地区另一家综合医院的微生物培养鉴定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6日,精神病院共受检下呼吸道感染标本841份,共检出病原菌284株,阳性检出率33.8%,细菌93.67%,真菌6.33%;分离39种病原菌,其中排名前6位的微生物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6.55%,肺炎克雷伯菌13.73%,大肠埃希菌10.92%,鲍曼不动杆菌9.86%;金黄色葡萄球菌7.39%;白假丝酵母菌5.28%。综合医院受检下呼吸道感染标本7050例,分离病原菌4562例,阳性检出率64.71%,共分离90种病原菌,其中真菌占33.06%,细菌占66.94%;排名前6位的微生物分别为白假丝酵母菌18%,铜绿假单胞菌14.12%;肺炎克雷伯菌11.14%;鲍曼不动杆菌9.07%,都柏林假丝酵母菌6.18%;醋酸钙不动杆菌3.24%;精神病院与综合医院同期对比,下呼吸道病原菌分离率(33.8%/64.71%,x^2=303.52,P<0.01),病原菌种群分布(39/90,x^2=52.77,P<0.01),真菌检出率(18/284,1508/4562,x^2=88.6,p<0.01)。结论该精神病院较综合医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低,感染病原菌种群谱相对较窄,真菌感染发生率也远低于综合医院。
宋波郝苏怡邢飞万长标
关键词:下呼吸道病原菌真菌院内获得性肺炎
684例解脲支原体培养及262例药敏结果分析
2009年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感染的特点及药敏谱,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解脲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剂盒对男性患者尿道拭子、前列腺液及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本院解脲支原体培养的阳性率为50.6%,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患者中女性占63.3%;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有强力霉素(95%)、美满霉素(88.9%)、克拉霉素(76%)。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率较高,临床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前应做药敏试验。
万长标吴飞霞席雪芹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药敏
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水平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测得结果的指标聚类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调查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水平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12月医院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54种水平转移获得的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获得性耐药基因和12种接合性质粒、转座子、插入序列、整合子等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检测以及插入序列与β-内酰胺酶基因(ISaba1与ADC、ISaba1与OXA-23)连锁检测,再对检测结果作指标聚类分析(UPGMA法)。结果 20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检出4种获得性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PER、ADC、OXA-23),5种获得性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Ⅰ、aac(6′)-Ⅰb、ant(3″)-Ⅰ、aph(3′)-Ⅰ、armA),2种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adeB、qacE△1),7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的遗传标记(intⅠ1、tnpU、tnp513、IS26、IS903、ISaba1、ISaba9);指标聚类分析提示,获得性耐药基因armA、ADC、ant(3″)-Ⅰ、qacE△1、adeB、TEM、aac(3)-Ⅰ与可移动遗传元件tnpU、IS26、intⅠ1、tnp513、ISaba1高度相关,阳性率均>90.0%;插入序列与β-内酰胺酶基因(ISaba1与ADC、ISaba1与OXA-23)连锁检测均呈阳性。结论该组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有一定的关联度,菌株携带的获得性耐药基因可能由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
张建明糜祖煌万长标钱玮和张凯程建平金跃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可移动遗传元件指标聚类分析耐药
临床226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万长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