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月牙 作品数:32 被引量:209 H指数:8 供职机构: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民族村寨家长的女童教育观分析——基于凉山彝族L乡的调查 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对四川凉山彝族L乡的教育人类学田野调查发现,彝族家长的女童教育观是教育观和女性观的结合,具有实用与发展、传统与现代等双重特征。女性观和教育观的多元差异以及二者的交织融合,构成了家长女童教育观的复杂性。同时,家长的女童教育观及其对女童教育实践的影响,既受制于村寨环境,又有个体性特征,呈现为动态的发展和变迁。本研究最后建构了立足于村寨现实环境的家长女童教育观解释模型,以期对本研究中的女童教育观提出本土化的理解框架。 丁月牙关键词:彝族 女童教育 教育观 女性观 高校领导干部培训需求分析及其对策 被引量:12 2004年 高校领导干部的培训需求主要表现为 :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强党性修养 ;确立世界眼光、增加战略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大局观 ;掌握高等教育理论、把握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管理规律的能力 ;掌握领导理论、法律、科技、文史等方面的知识。院系领导干部对于培训的需求亦有自己的特点。在对高校领导干部的培训中 ,应该针对高校领导班子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确定培训目标和内容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努力增强培训的吸引力 。 李树 丁月牙 孙继平 刘志方 廖向红关键词:高校 领导干部 干部培训工作 学校管理 管理能力 坦桑尼亚的教育发展规划 2006年 最近,坦桑尼亚政府执行了2002—2006年初等教育发展规划(PEDP)和2005—2009年中等教育发展规划(SEDP)。此外,还推出了成人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分部门中期战略(2003/04—2007/08)。这些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提高所有教育阶段的入学机会以及所有年龄段人口的学习机会;保证地区间男女的教育机会平等;提高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质量;将权利和责任下放地方以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建立相应部门来监管和执行这些规划等等。 丁月牙关键词:教育发展规划 非正规教育 教育机会平等 成人教育 管理效率 基础教育 回流移民再融入的生活史研究——以加拿大回流北京的技术移民为例 被引量:6 2012年 论文以回流北京的加拿大技术移民为研究对象,对回流者的再融入经历展开个案研究,研究显示了回流者再融入母国社会的三个主题策略:心理调适、生活和行为方式本土化以及跨国社会资本的经营和转化。认为无论回流者的实际遭遇如何,他们倾向于对自身的再融入经历做出积极评价。这种积极的主位评价,与当事人的回流期待得到实现和满足的程度密切相关。从回流者个体的视角,再融入作为个体内在需求和外界社会现实之间进行持续互动的过程,是一个以实现自我价值期待为核心的个体微空间的建构行为。 丁月牙关键词:移民研究 技术移民 留学生 海归 构建民族教育研究的中国话语(笔谈) 被引量:8 2018年 本刊于2018年第1期刊发了钱民辉等学者撰写的"‘意识三态观’与民族教育研究"专题论文,引起了民族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民族教育的理论建构和理论创新,是一个亟待深入开展的学术议题。"意识三态观"提出从宏观(意识形态)、中观(意识生态)和微观(意识心态)相互联系的整体性和共时性视角,来认识和理解民族教育问题。这一理论框架和研究路径,对于丰富和深化中国民族教育的理论探讨,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民族教育中的"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意识三态观"的优越性、局限性和发展前景何在?"意识三态观"能否成为民族教育研究中的一种理论范式?它和现有的民族教育理论范式是什么关系?更重要的是,能否从对"意识三态观"的讨论中,更好地回顾、反思、总结和展望中国民族教育研究中的本土理论建构问题?本期我们特邀袁同凯、丁月牙、巴战龙、陈学金诸学者,围绕钱民辉教授提出的"意识三态观",探讨"构建民族教育研究的中国话语"问题。通过此组笔谈,相信会对中国民族教育研究的理论对话与理论创新有所裨益。 袁同凯 丁月牙 巴战龙 陈学金关键词:民族教育研究 中国话语 从“意识三态观”看中国民族教育研究实践中的理论构建 被引量:1 2018年 近日,笔者认真拜读了钱民辉教授等人撰写的“意识三态观”相关文章,了解到该研究范式主张民族教育研究要在宏观层面上关注国家意识形态的导向,在中观层面上关注教育空间意识生态的形成,在微观层面上关注个人在教育空间中的意识心态的反应等观点,对此深受启发。在此,笔者针对“意识三态观”理论在民族教育研究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有一些不很成熟的想法,向学界前辈们请教。 丁月牙关键词:国家意识形态 教育研究 中国民族 中观层面 教育空间 以教师为主体寻找现象背后的“真实”——凉山彝族一类模式双语教育个案 被引量:7 2004年 以凉山彝族双语教学中“各科利用彝语文课教学 ,同时开设汉文课”这一模式教学的学生汉语言水平问题为个案 ,研究了在自然情景下教学的“当事者”之一———教师群体对这一教学模式学生汉语学习问题的态度和认识 ,揭示出现象背后教师群体的两难境遇 :在非主流民族的弱势语言生存空间日趋缩小的背景下 ,是继续执著于非主流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是顺应现代化。 丁月牙关键词:教师 彝族 汉语水平 全球化时代移民回流研究理论模式评述 被引量:18 2012年 在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化时代移民跨国回流所展现出来的新特征,介绍了学术界近20年来新出现的三大移民研究理论模式:三角模式、人才环流和跨国主义,比较了移民回流研究方面的成就和不足,并对回流研究的理论价值进行了评价。三大理论模式为重新梳理和深入剖析现时代的移民回流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丁月牙关键词:移民 跨国主义 社会变迁中的朝鲜族传统文化教育 被引量:3 1999年 朝鲜族有着丰富多采、特点鲜明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发展,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现代化社会的挑战下,朝鲜族传统如何在下一代身上延续与发展,成为朝鲜族文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朝鲜族是个教育高度发达的民族,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现... 丁月牙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朝鲜族文化 社会变迁 朝鲜族教育 聚居区 培育高等教育的文化多样性:对精选模式的批判性评述 被引量:1 2015年 加拿大高校的文化多样性程度正在不断提高。有两大社会力量推动了这一变化趋势:一是移民,二是国际学生的增加。移民和国际学生给学校带来了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语言、文化和教育背景,丰富了教育的文化环境。为了实现一种全纳的教育,人们有道德和教育上的责任来包容这些差异和多样性并将之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教与学。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和文化多样性朝夕相处时,我们仍然遇到了很多挑战,例如,"色盲(colourblind)"和"差异即缺陷(difference as deficit)"的观点仍然存在,部分原因就在于对多样化的知识缺乏以及缺少必要的应对准备。希望通过考察培育高校文化多样性的三种常用模式来弥补这一不足。这三种模式分别是:跨文化教育模式、多元文化教育模式和反种族主义教育模式。期望该研究对于多样化现象盛行的加拿大以及其他国家的大学社区所有助益。 郭世宝 塞诺维娅.贾马尔 丁月牙关键词:加拿大高校 文化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