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同文
- 作品数:36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濮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结核的CT诊断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肾结核CT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综合诊断的43例肾结核的CT表现。结果典型CT表现:大小不一的囊状改变,多发者常围绕肾盂排列,似花瓣状或猫爪样,肾皮质变薄,肾盂一般不扩张,或其扩张与肾盏的扩张不成比例。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壁的增厚。肾内沙砾状、弧状或小斑片状钙化。增强扫描上述囊状影无强化,延迟扫描可见对比剂进入空洞;肾盂、输尿管增厚者可见强化。结论CT对肾结核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了解其特征表现并密切结合临床是正确诊断的关键。
- 刘玉霞丁同文靳国庆
- 关键词:肾结核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16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头颈部CTA在脑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
- 牛好敏王东林丁同文刘远洪靳国庆刘金朝陈广礼张斌庞岩张伟勤
-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如何早期明确诊断,争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最大程度的减少脑梗死的发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脑CT灌注成像评价脑缺血组织的灌注情况,显示其范围、部位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得到了...
- 关键词: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
- 低场磁共振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
- 2009年
- 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影像学表现,评价低场强磁共振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期及早期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临床怀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进行双髋关节低场强MRI检查,并对其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期及病理学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经MRI检查均确诊为股骨头缺性坏死,Ⅰ期3例,Ⅱ期7例,Ⅲ期9例,Ⅳ期4例,Ⅴ期2例;其中Ⅰ、Ⅱ、Ⅲ期病变均属早期病变,共19例。结论低场强MRI可早期显示ANFH病变,并准确分期,有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改善预后。
- 王丽华宋冬喜丁同文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磁共振
- 多层螺旋CT肠系膜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疑似肠系膜动脉病变病例进行多层CT肠系膜动脉增强扫描,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T)等后处理技术,显示肠系膜动脉。结果18例中发现肠系膜动脉病变8例,包括肠系膜上动脉闭塞2例;局限性狭窄4例;多发狭窄1例,并发动脉夹层,远端血栓形成、管腔闭塞;2例伴有钙化,1例肠系膜下动脉狭窄。部分病例伴有肠管扩张、腹水、肠梗阻等征象。结论多层螺旋CT肠系膜动脉造影无创、快速、准确诊断肠系膜动脉病变,对临床及时采取相应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丁同文王东林刘金朝靳国庆张斌庞岩张伟勤
- 关键词:肠系膜动脉血管造影术多层螺旋CT
- 腮腺混合瘤的CT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CT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混合瘤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均表现为边缘清楚的肿块,圆形、卵圆形16例,分叶7例,密度高于腮腺,较均匀14例,不均匀9例。结论:边缘清楚,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是腮腺混合瘤的CT表现特点,CT检查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丁同文刘金朝商守宇王东林
- 关键词:腺瘤多形性腮腺肿瘤X线计算机
-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HRCT诊断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的HR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PAP的HRCT表现。结果 PAP的主要表现为两肺较弥漫分布、边界清晰的磨玻璃影或实变影,呈碎石路(crazy-paving)样改变。结论 PAP的HR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病史可以作出诊断。
- 丁同文刘金朝王东林
-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积症高分辨率CT
- 多层螺旋CT在鉴别诊断磨玻璃密度结节样肺癌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DCT)在鉴别诊断磨玻璃密度结节(GGNs)样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GGNs患者,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为良性病变组(46例)、恶性病变组(74例),均行MDCT检查,分析MDCT鉴别诊断效能,对比两组MDCT征象、GGNs量化分型,并分析MDCT对GGNs样肺癌是否发生浸润的诊断效能。结果MDCT鉴别诊断GGNs样肺癌的准确度为90.83%(109/120),漏诊率为16.98%(9/53),灵敏度为83.02%(44/53),特异度为97.01%(65/67),误诊率为2.99%(2/67);两组边界、MDCT检查中边缘分叶征、胸膜牵拉凹陷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截断征占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GNs量化分型对比,恶性病变组Ⅲ型占比高于良性病变组,Ⅰ型、Ⅱ型低于良性病变组(P<0.05);MDCT鉴别诊断浸润性GGNs样肺癌的准确度为89.19%(66/74),漏诊率为21.74%(5/23),灵敏度为78.26%(18/23),特异度为94.12%(48/51),误诊率为5.88%(3/51)。结论MDCT检查可观察GGNs影像学征象及病灶内GGNs占比,对于鉴别诊断GGNs样肺癌及其浸润性具有较高的效能。
- 牛改霞李梦琦丁同文董鑫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肺癌磨玻璃密度结节影像学征象
-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
- 2009年
- 肝内胆管细胞癌相对于肝细胞癌少见,起源于肝内胆管的上皮细胞,发生于肝内主胆管以远分支上,多数为少供血肿瘤。提高对胆管细胞癌影像表现的认识有助于临床制定正确的诊疗方案。笔者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25例胆管细胞癌的影像表现,并对其CT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讨论。
- 丁同文王东林靳国庆张斌庞岩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CT表现影像表现上皮细胞诊疗方案病理证实
- 早期细菌性肝脓肿的CT诊断被引量:2
- 2007年
- 郭大立丁同文刘金朝
-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双源CT重建技术在肺隔离症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双源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2例肺隔离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检查采用西门子双源CT扫描机,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漫游技术(VRT)重建。结果1例病灶为肺叶外型。11例为肺叶内型,其中5例位于右下肺,6例位于左下肺。异常供血动脉8例来自胸主动脉,4例来自腹主动脉。CT平扫主要表现为肺内囊肿、囊实性肿块和实性肿块,增强扫描病变区血管影增多增粗,呈条状或结节状血管强化影与体循环相连。结论双源CT增强及重建技术诊断肺隔离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张斌王东林靳国庆丁同文
- 关键词:支气管肺隔离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