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华瑛 作品数:10 被引量:38 H指数:3 供职机构: 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超声检测腕管综合征腕横韧带厚度正中神经前后径与左右径的准确程度 被引量:2 2018年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指腕管中正中神经受压引起血流供应不足,神经组织水肿、变性等改变的疾病,属于最常见的卡压性神经疾病,占90%左右[1]。CTS严重程度与正中神经受压程度及其对损伤的敏感程度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随着疾病加重,手指肌力减退、拇对掌肌萎缩,最后大鱼际肌肉可能会萎缩,拇指与其他手指对捏力量下降[2]。 丁华瑛关键词:腕管综合征 腕横韧带 超声检测 左右径 前后径 厚度 传统保护创面与皮肤原位再生技术相结合治疗烧烫伤396例疗效观察 2008年 魏平 丁华瑛 李飓关键词:烧烫伤 皮肤原位再生 愈合 B超对87例胆囊息肉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3 2008年 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islons of gallbladder,PLG)系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是形态学的名称。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随着影像学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逐渐增多。目前病变的检出主要依赖于影学方法,包括B超,CT和胆囊造影术等。 丁华瑛关键词:GALLBLADDER B超 胆囊隆起性病变 胆囊造影术 胆囊壁 B超显示甲状腺内钙化对乳头状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B超显示甲状腺内钙化对乳头状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4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接受B超诊断,并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甲状腺良性病变者的甲状腺内钙化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状腺恶性病变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B超诊断提示微小钙化者发生乳头状癌的几率显著高于粗大钙化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B超显示甲状腺内钙化对临床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丁华瑛 冯艳萍关键词:B超 乳头状甲状腺癌 腹部超声检查在胆囊炎外科手术治疗前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腹部超声检查于胆囊炎外科手术治疗前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本研究开展收集65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炎患者,予以患者术前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术前腹部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比对差异均衡(P>0.05)。结论腹部超声检查于胆囊炎外科手术治疗前具有积极导向,可对病灶粘连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利于开展针对性的手术治疗,促使疾病转归。 丁华瑛关键词:腹部超声 胆囊炎 外科手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在下肢动脉血管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联合D-二聚体(D-D)在下肢动脉血管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下肢动脉血管栓塞患者182例,给予彩超及血管造影检查,同时检测血浆D-D水平。结果 有108例患者确诊为下肢动脉血管栓塞。彩超诊断下肢动脉血管栓塞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 74%、85. 14%、89. 91%和86. 30%;下肢动脉血管栓塞患者血浆D-D为1 811. 01 (451. 12,2 403.21) g/L,明显高于非下肢动脉血管栓塞患者(P<0.05);血浆D-D诊断下肢动脉血管栓塞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 869,95%CI为0.785~0.953(P<0.05),截断值为1 062.44 g/L时,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00%和100.00%;彩超联合血浆D-D诊断下肢动脉血管栓塞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30%、90. 54%、93.69%和94. 37%。结论 彩超及血浆D-D在下肢动脉血管栓塞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使用。 丁华瑛 李忠超 冯艳萍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D-二聚体 传统SD-Ag与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相结合治疗396例烧烫伤患者的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回顾性总结396例Ⅱ~Ⅲ度烧烫伤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提高救治水平。方法用传统SD-Ag与皮肤原位再生相结合对烧烫伤患者进行创面处理与全身治疗,以临床创面愈合来评定疗效。结果396例烧烫伤患者创面全部提前愈合。结论用传统SD-Ag与皮肤原位再生相结合可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显著。 魏平 丁华瑛 李飓关键词:皮肤原位再生 愈合 EEG特征在特发性癫痫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EEG在特发性癫痫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特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和常规EEG特征。10例患者诊断为青少年肌痉挛癫痫(JME),35例患者有失神发作(AE),28例患者为全面强直痉挛发作(TCS),7例患者为成年期起病的特发性全面性癫痫(AIGE)。EEG分为典型(同步全面棘波或多棘波发放)、不典型(明显的局灶性或不对称)和正常。结果193个EEG当中,80例患者第1次EEG正常为45%,仅有33%发现典型异常。与其他类型相比,失神发作典型异常比例更高,需要更少的检测次数即可发现典型异常。对TCS和AIGE连续EEG出现更高比例的正常和非典型异常EEG结果。结论IGE患者应该根据临床病史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因为等待一次典型的异常EEG会在正确诊断和治疗这些患者上导致不可接受的延误。 李清燕 丁华瑛关键词:特发性癫痫 EEG 急腹症诊断中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对急腹症诊断中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的有效性进行探究。方法:选自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急腹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超声检查)及观察组(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每组均为39例,观察及比较两组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检出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急腹症患者的超声检查时间为(16.37±3.42)min,较对照组的检查时间长,t=7.362,P<0.05。观察组临床诊断时间为(1.88±1.32)min,低于对照组,t=2.643,P<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断总检出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断总检出率(79.48%),组间进行比较,=5.36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断率相对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 丁华瑛关键词:急腹症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