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晓瑾
- 作品数:23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地方病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放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阴囊皮肤平滑肌错构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阴囊皮肤平滑肌错构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多次复发在阴囊的皮肤平滑肌错构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肌动蛋白(Act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蛋白(Desmin)、S-100蛋白(S-10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34(CD34)。结果主要病变在阴囊皮肤的真皮层,由错综分布的平滑肌束组成。免疫表型Actin、SMA、Desmin呈弥漫阳性表达。结论皮肤平滑肌错构瘤是来自皮肤的立毛肌和血管壁平滑肌的良性肿瘤,主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发生部位和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来确定诊断。
- 龚晓瑾宋鹏远陈晓
- 关键词:阴囊临床病理
- 132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比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比较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32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相对比。结果针吸细胞学检查良性病变101例,乳腺癌31例,其中肯定为癌者29例,疑为癌2例,阳性率为93.9%,假阴性诊断2例,占6.1%,无假阳性报告。结论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在乳腺肿块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木哈拜提.玉苏甫曲利明包辉龚晓瑾
- 关键词: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病理组织学
- MRP3、GST-π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肿瘤耐药相关基因MRP3、GST-π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MRP3、GST-π的表达,同时回顾性研究这些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浸润及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RP3在不同临床分期、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π在不同临床分期、不同浸润深度组之间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MRP3、GST-π阳性表达组的生存率虽低于阴性表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临床分期是影响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检测MRP3、GST-π的表达对食管鳞状细胞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龚晓瑾曲利明陈晓木哈拜提.玉苏甫
- 关键词:食管肿瘤MRP3GST-Π预后
- P-gp、MRP3、GST-π和ABCG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
- 目的:研究肿瘤耐药相关基因P-gp、MRP3、GST-π和ABCG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76例及正常食管粘膜30例,观察肿瘤耐药相关...
- 龚晓瑾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谷胱甘肽S转移酶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
- 文献传递
- 食管鳞癌组织FGF3和Podoplanin表达及与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FGF3)和Podoplanin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GF3和Podoplanin在6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Cox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其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在60例鳞癌组织中,FGF3的阳性率为92%(55/60),20例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食管鳞癌组织中,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FGF3蛋白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组和不同肿瘤大小组的淋巴管密度(LVD)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总生存率为35%,LVD计数>25/HP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25/HP组,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管密度均是影响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FGF3是与食管鳞癌浸润和转移关系密切的指标。淋巴管密度,肿瘤浸润深度和TNM分期都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 卜晓红龚晓瑾陈晓
- 关键词:食管肿瘤肿瘤鳞状细胞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 hMLH1和RASSF1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hMLH1和RASSF1A基因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MLH1基因、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ASSF1A基因在60例食管鳞癌患者中的表达,应用Cox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在食管鳞癌组织中hMLH1 mRN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黏膜组织(41.67%vs90.00%,P<0.01),RASSF1A蛋白表达低于食管正常黏膜组织(80%vs100%,P<0.05).hMLH1和RASSF1A的表达与TNM分期、食管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相关(均P<0.05),但与民族无关;RASSF1A与hMLH1表达呈正相关(r=0.338,P<0.01);本组病例5年总生存率为35%(21/60),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食管癌hMLH1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1A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有生存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hMLH1和RASSF1A不是影响生存期的独立因素,而肿瘤浸润深度和TNM分期均是影响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hMLH1和RASSF1A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均较低,其表达水平与食管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结合临床病理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 蒲红伟陈晓李晓梅卜晓红龚晓瑾张丽萍
- 关键词:食管癌HMLH1基因RASSF1A基因预后
- 不同显色方法在黑色素瘤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显色时选用不同的显色剂可以使终产物形成不同的颜色,目前使用较多的是AEC和DAB。[1],通过实验比较为黑色素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好的技术方法。方法:同一块组织常规石蜡切片,分别用草酸脱色后DAB或AEC显色,及不脱黑色素DAB或AEC显色4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在抗体浓度,孵育时间等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4组组织切片均呈现不同效果的阳性表达。结论:组织不脱黑色素经AEC显色效果最佳。
- 曲利明杨凯龚晓瑾
- 关键词:黑色素瘤
- 胰腺癌组织中MMP-9、IL-6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分型的关系
- 2011年
-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0例胰腺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MMP-9及IL-6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分型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MMP-9和IL-6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Ⅲ~Ⅳ期胰腺癌组织中MMP-9和IL-6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在高、中、低3种分化程度不同的胰腺癌组织中,MMP-9、IL-6表达的阳性率随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呈升高的趋势。结论 MMP-9与IL-6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显著增加,其高表达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古力巴哈尔.阿不力米题龚晓瑾古力娜尔.库尔班
- 关键词:胰腺肿瘤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介素-6
- P-gp和ABCG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肿瘤耐药相关基因P-gp和ABCG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76例及正常食管黏膜30例,观察肿瘤耐药相关基因P-gp和ABCG2的表达,同时回顾性研究了这些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浸润及转移等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1)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gp和ABCG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16%和80.26%.30例食管正常黏膜中两者的表达率分别为60%和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gp在不同临床分期、不同浸润深度组之间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35);(3)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ABCG2在不同临床分期、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34);(4)P-gp与ABCG2的表达呈正相关(r=0.228,P<0.05);(5)本组病例的5年总生存率为34.21%,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P-gp阳性表达组的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两组间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p和ABCG2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P-gp与食管鳞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 龚晓瑾古力巴哈尔.阿不力米提蒲红伟陈晓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P-糖蛋白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
- MALDI-TOF-MS分析新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蛋白组学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分析新疆食管鳞状细胞癌和食管正常上皮细胞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运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分别获取食管鳞状癌细胞和食管正常上皮细胞,应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2-DE)分离纯化细胞,Imagemaster 2D软件比较分析两者电泳图谱的差异,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分析两者表达的差异蛋白.结果:建立了食管鳞状癌细胞和食管正常上皮细胞的2-DE图谱,获得43个差异蛋白点,通过质谱鉴定出17种蛋白,其中15种蛋白如Trangelin2、HSP27、S100A11、GSTP等在食管鳞状癌细胞中表达明显增高,2种蛋白如SCCA1,在食管鳞状癌细胞中表达明显降低.结论:提示17种差异蛋白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为筛选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奠定基础.
- 吕秀平蒲红伟龚晓瑾苗娜陈晓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蛋白组学差异表达蛋白二维凝胶电泳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