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高血脂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伴高血脂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口腔科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80例慢性牙周炎伴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包括口腔卫生指导、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等治疗,比较治疗前后PD、AL、PLI、BI值;比较治疗前后TC、TG、HDL、LDL值.结果经过牙周基础治疗12周后,PD、AL、PLI、BI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经过牙周基础治疗12周后,TC、TG、HD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LDL未发现明显改变(P>0.05).结论伴高血脂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经过牙周治疗后,其相关的血脂水平有明显改变,临床可根据血脂水平变化辅助临床治疗效果的判断.
- 龙飒吴英彭雪芬
- 关键词:高血脂慢性牙周炎血脂水平PD
- 人工种植牙65例6年以上随访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人工种植牙种植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运用已经有尽二十年的历史了 ,但作为在临床运用过程中有一些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探讨。主要的问题有以下三点要注意 :一是在临床运用过程当中对于患者的选择与实施后的成功率的关系。二是在实施种植术后患者对于种植牙的使用和维护与成功率的关系。三是针对当前人们对于种植牙技术的种种认识误解有必要进一步的澄清。采用国产钛合金人工种植体 ,1993年 6月至 1996年 12月先后对 6 5例缺牙患者实施 91颗种植并作了义齿修复。在 6 5例患者中实施时的年龄最大 6 9岁年龄最小 2 1岁 ,经过 6年以上的随访观察已有 12颗种植牙脱落失败 ,其余种植体均获成功。
- 王玉宝龙飒
- 关键词:人工种植体适应症成功率家庭护理
- 全瓷冠烤瓷贴面在前牙修复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全瓷冠烤瓷贴面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口腔科就诊并符合选取标准的64例135颗前牙,将全部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全瓷冠烤瓷贴面修复与金属烤瓷冠修复,随访1年从颜色、边缘适应性、着色、及牙龈炎四个方面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在颜色、着色、牙龈炎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金属烤瓷冠相比,全瓷冠烤瓷贴面在前牙修复方面优势明显,拥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龙飒
- 关键词:前牙修复烤瓷贴面全瓷冠金属烤瓷冠修复临床对比观察贴面修复
- 慢性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毒力因子与TLR9、PD-L1的关系
- 2022年
- 目的探究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Pg)感染毒力因子与Toll样受体9(TLR9)、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1年2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Pg感染情况,Pg毒力因子牙龈蛋白酶K(Kgp)、外周血TLR9、PD-L1表达情况以及牙周健康指标。结果128例患者中Pg阳性114例,阳性率为89.06%;Pg阳性患者Kpg阳性例数,外周血TLR9、PD-L1表达水平,附着丧失(AL)、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等牙周健康指标均高于Pg阴性患者(P<0.05);PD-L1、AL与Pg感染呈正相关关系(P<0.05);Kpg阳性患者TLR9、PD-L1、AL、PD以及SBI均高于Kpg阴性患者(P<0.05);TLR9、PD、SBI与Kpg呈正相关关系(P<0.05);Pg感染患者治疗后有效患者Kpg阳性占比、TLR9、PD-L1、AL、PD、SBI表达水平低于无效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Kpg、TLR9、PD-L1、AL、PD、SBI用于预测慢性牙周炎Pg感染治疗疗效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576、0.887、0.894、0.858、0.757、0.896。结论慢性牙周炎Pg感染表面毒力因子Kpg与外周血TLR9、PD-L1表达及牙周健康关系密切,其与外周血TLR9、PD-L1表达及牙周健康指标均可以用于预测患者Pg感染治疗疗效。
- 曾文丽龙武李强徐琬婷龙飒
-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毒力因子TOLL样受体9牙周健康
- 不同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及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及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新鲜拔除无龋坏人磨牙172颗,44颗用于封闭作用实验,128颗用于牙本质粘结强度实验,4℃生理盐水保存。制备牙本质试件、粘接试件,测试微拉伸粘接强度,观察脱敏效果、亚甲基蓝溶液渗透法结果、微拉伸粘接强度。结果①封闭作用实验:空白对照组:磨切之后玷污层将牙本质的表面覆盖,牙本质小管多数由玷污层封闭。Hybrid Coat组:牙本质表面平坦,牙本质小管被完全封闭。Gluma组:牙本质表面平坦,牙本质小管被完全封闭。极固宁组:牙本质表面平坦,牙本质小管被完全封闭。②粘接强度实验:空白对照组:亚甲基蓝色素沿着牙本质小管渗入牙髓腔,着色较深;Hybrid Coat组:亚甲基蓝色素渗入牙本质浅层至中层,最深处为1.4 mm;Gluma组:亚甲基蓝色素渗入牙本质浅层至中层,最深处为1.4 mm;极固宁组:亚甲基蓝色素渗入牙本质中层且向深层渗透,最深达2.3 mm。③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空白对照组、Hybrid Coat组和Gluma组与单瓶纳米接结剂Single Bonda 2、登泰克SE Bonda的粘接强度均显著高于极固宁组(P<0.05),极固宁组显著降低粘接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ybrid Coat及Gluma脱敏剂对全酸蚀及自酸蚀粘接剂的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极固宁处理可显著降低全酸蚀及自酸蚀粘接剂的粘接强度。
- 龙飒
- 关键词:脱敏剂牙本质小管
- 616例大学教职工口腔健康普查及口腔疾病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了解分析大学教职工口腔健康状况,为口腔保健及口腔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依据2010年度大学教职工口腔健康查体资料,统计分析了616例查体人员的口腔检查数据。结果:口腔疾病患病率为83%,前5位口腔疾病分别是:牙结石、楔状缺损、龋齿、牙周病、牙缺失。结论:大学教职工口腔健康状况一般,应加强口腔保健工作。保持口腔卫生,实施定期检查,早期治疗是保证口腔健康及预防口腔疾病的关键。
- 龙飒张群华
- 关键词:教职工
- 老年上颌前磨牙楔状缺损修复中充填材料的选择及其效果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老年上颌前磨牙楔状缺损修复中充填材料的选择及其效果。方法选取老年上颌前磨牙楔状缺损患者80例(115颗)进行研究,按照修复材料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58颗),以树脂改性光固化玻璃离子材料进行充填修复,观察组40例(57颗),以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进行充填修复,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修复后12个月两组美国公共健康部制定的充填体评定系统(USPHS)各指标分级满意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探诊深度、龈沟液中AST及龈沟液中ALP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修复后12个月,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老年上颌前磨牙楔状缺损患者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修复治疗远期效果更为理想,对龈下牙周组织的影响较小。
- 龙飒龙武
- 牙体牙髓病的多次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比较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多次根管疗法与一次性根管疗法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6年8月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24/25),对照组为72.0%(18/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疼痛方面,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2.0%(23/25),对照组为64.0%(16/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3/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10/25,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能使牙体牙髓病患者获得更佳疗效,并降低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龙飒赵宜玲
-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根管治疗疗效
- 超声辅助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对根尖封闭性效果的体外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评价与比较iRoot SP配合单尖充填技术与AH plus配合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技术、超声辅助iRoot SP糊剂导入根管加单尖充填技术对根尖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下颌前磨牙30颗,行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为iRoot SP加单尖充填技术组、A H plus加连续波充填技术组、iRoot SP配合超声辅助导入根管加单尖充填技术组。选择细菌渗透法——粪肠球菌来评估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超声辅助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以及AH Plus配合热牙胶充填后的根尖封闭性能。结果:三组根尖微渗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超声辅助iRoot SP单尖法充填组微渗漏时间要晚于其他两组。结论:iRoot SP根管封闭剂加单尖充填技术的根尖封闭效果与AH plus根管封闭剂加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技术的根尖封闭效果相似;超声辅助根充糊剂导入根管有助于提高根管充填质量。
- 龙飒龙飒杨健
- 关键词:SPAH微渗漏
- 前牙隐形义齿修复美学效果及功能恢复的观察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隐形义齿用于前牙修复的美学效果及功能恢复的情况,并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作了对比观察,为临床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前牙隐形义齿修复患者200例,分别在戴用一年和两年后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进行对比。结果:大多数患者对隐形义齿满意,隐形义齿在美观、语音、舒适性、预防食物嵌塞方面的满意率明显高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结论:隐形义齿应用于前牙区修复,无论从美容效果还是从功能恢复方面看,都不失为一种新的较好的前牙修复方法。
- 龙飒赵宜玲李瑞芳吴英张群华
- 关键词:隐形义齿美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