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兆军
- 作品数:46 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梅毒患者合并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研究被引量:6
- 1998年
- 黎兆军卢荣熙黄文明吴国凤
- 关键词:梅毒单纯疱疹病毒并发症单纯疱疹
- 非激素疗法治疗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总结非激素方法治疗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用非激素方法治疗的TE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TEN患者转型后给予充分补液,补充足量血浆、白蛋白或丙种球蛋白等非激素治疗,均获治愈,平均住院时间26.8d。在转型为TEN前使用激素时有2例出现糖尿病,经停用激素及短期应用胰岛素,血糖很快降至正常。非激素治疗后期有3例出现感染,经按药敏调整抗生素后症状得到控制。结论:采用充分输液,补足量血浆和白蛋白的非激素方法治疗TEN是可行的。
- 李定陈嵘祎张国学黎兆军王丹李顺凡樊翌明
- 关键词: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 汗孔角化症并发鳞状细胞癌
- 1993年
- 汗孔角化症并发鳞状细胞癌临床上较少见,现将我科遇到的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8岁,农民。15年前在右肩中部出现一淡褐色斑丘疹,约3×3(cm)大小,轻度瘙痒。以后皮损逐渐向四周呈环形扩大,边缘稍隆起呈围堤状,中央角质增生、脱屑。曾使用过少量“肤轻松软膏、中药”等治疗,无效。4个月前,擦伤局部后在皮损中上部出现一乳头状肿物,并迅速扩大呈菜花状,易出血,伴有腐烂恶臭味。于1991年6月来诊。既往身体一向健康,常穿背心在田间工作。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
- 黎兆军李顺凡吴志华
- 关键词:汗孔角化症并发症鳞状细胞癌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扁平苔藓及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扁平苔藓及银屑病患者皮损表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方法用抗VEGF及CD34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对扁平苔藓及银屑病皮损标本进行观察,计数表皮下方真皮的毛细血管密度。结果正常人表皮VEGF基本阴性,扁平苔藓及银屑病患者非病变部VEGF阴性,移行部表皮上层VEGF染色逐渐由弱到强,由间断到连续;病变部表皮VEGF阳性,以表皮上层细胞质的细颗粒状染色为主。CD34染色各部分真皮上层毛细血管密度为:扁平苔藓的非病变部(45.61±15.70)个/mm2、移行部(68.63±15.36)个/mm2、病变部(92.07±16.84)个/mm2;银屑病的非病变部(43.73±14.55)个/mm2、移行部(72.12±18.81)个/mm2、病变部(100.29±21.93)个/mm2,各病种三个部位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扁平苔藓及银屑病皮损表皮分泌VEGF,并与真皮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密切相关。
- 黎兆军孙令卢荣熙
- 关键词:扁平苔藓银屑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CD34
- 对称性肢端角化病皮损中脂肪酸结合蛋白5及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表达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5(FABP5)及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DLD)在对称性肢端角化病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收集9例对称性肢端角化病患者腕部皮损及其周围皮肤活检标本,9例健康人腕部皮肤为对照,用逆转录 PCR(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 FABP5及 DLD 表达水平。结果 RT-PCR 显示,FABP5 mRNA 及 DLD mRNA 表达在对称性肢端角化病患者腕部皮损、皮损周围皮肤、健康人腕部皮肤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免疫组化显示,对称性肢端角化病皮损中 FABP5阳性染色范围和强度增加,角质层、颗粒层、棘层均有强染色;而皮损周围皮肤中角质层、颗粒层及棘层弱阳性染色,健康对照皮肤中仅有棘层和基底层弱阳性染色。对称性肢端角化病皮损中 DLD 表达减少,仅在角质层和少数病例棘层表达;皮损周围及健康人皮肤表皮全层均有 DLD 阳性染色,胞核、胞质均呈深棕色。结论对称性肢端角化病皮损中 FABP5高表达可能参与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分化过程,而 DLD 表达下调提示存在能量代谢失衡。
- 杨珮珮彭晶于作忠施歌黎兆军张国学樊翌明
- 关键词:角化病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 皮肤病住院死亡患者58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了解皮肤病住院死亡患者的原发疾病与死亡原因。方法 收集 1972年~ 2 0 0 2年在本院皮肤科住院治疗的 5 8例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原发疾病、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原发疾病主要为结缔组织病、大疱性皮肤病、重症药疹 ;死亡原因主要为严重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结缔组织病是皮肤病住院死亡患者最常见的原发疾病 ,而严重感染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 黎兆军樊翌明吴志华
- 关键词:皮肤病住院患者
- 新生儿红斑狼疮1例被引量:4
- 2012年
- 报告1例新生儿红斑狼疮。患儿男,出生56天,头面部、躯干四肢出现环形红斑1月余。肝功能轻度异常,中度贫血,窦性心动过速,患儿及其母亲抗Ro/SSA抗体、抗La/SSB抗体阳性。
- 段先飞黎兆军李顺凡
- 关键词:新生儿红斑狼疮抗核抗体
- 平阳霉素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疤痕疙瘩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疤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5例疤痕疙瘩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5例,A组患者采用局部注射平阳霉素及曲安奈德,1次/月,连续1~2次;B组患者局部注射曲安奈德,1次/月,连续1~2次;C组患者局部注射平阳霉素,1次/月,连续1~2次。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基愈率为62.22%、总有效率为88.89%;B组患者治疗后基愈率为48.89%、总有效率为68.89%;C组患者治疗后基愈率为31.11%、总有效率为64.44%。A组与B组、C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040,P=0.0201;χ2=7.5155,P=0.0061);B组与C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00,P=0.6547)。三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平阳霉素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疤痕疙瘩安全、有效。
- 张萍陈萍黎兆军李定
- 关键词:平阳霉素曲安奈德疤痕疙瘩
- 浅谈皮肤性病临床彩色摄影
- 1995年
- 黎兆军陈伟黄文明吴志华
- 关键词:皮肤病性病摄影
- 一氧化氮及norB基因在淋球菌感染中性粒细胞模型中的表达
- 2009年
- 提取正常男性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将其分为空白组(A组)及淋球菌组(B组)。在0,3,8,12小时分别以荧光定量RT-PCR测定各组中性粒细胞中iNOSmRNA及淋球菌norRmRNA含量,用Griess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的一氧化氮(NO)浓度。与A组对比,B组中iNOs、norBmRNA表达及水平均升高;NO浓度在8小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P<0.05)。而A组中各时间段iNOS、norBmRNA的表达及NO浓度无明显变化。B组norB表达与NO成正相关(P<0.01),而在norB上调后NO浓度逐渐下降。淋球菌感染中性粒细胞引起的iNOS表达上升,并产生NO抵抗淋球菌,而淋球菌norBmRNA上调,可能与该菌抵抗NO攻击并在中性粒细胞中生存和致病中起重要作用。
- 陈嵘祎樊翌明吴志华黎兆军张国学
- 关键词:淋球菌中性粒细胞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