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新生儿
  • 2篇胆红素
  • 2篇胆红素血症
  • 2篇早产
  • 2篇红素
  • 2篇高胆红素
  • 2篇高胆红素血症
  • 1篇电图
  • 1篇动脉
  • 1篇新生儿肺动脉...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重症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吸入
  • 1篇婴儿
  • 1篇早产儿
  • 1篇振幅整合脑电...
  • 1篇适于胎龄儿

机构

  • 6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南宁市第二人...

作者

  • 6篇黄璐
  • 4篇陈俊
  • 4篇田鸾英
  • 2篇张红琴
  • 2篇宋艳
  • 2篇常利利

传媒

  • 3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G6PD缺陷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程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G6PD缺陷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程的影响。方法确诊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77例,分为两组:G6PD缺陷症组37例,G6PD正常组40例。全部病例均给予双面蓝光光疗,对比两组新生儿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血红蛋白和治疗后TSB、血红蛋白、总光疗时间、住院天数。结果 G6PD缺陷症组和G6PD正常组新生儿治疗前TSB分别为(278.43±15.26)μmol/L和(276.68±12.15)μmol/L(P>0.05),血红蛋白分别为(165.58±10.90)g/L和(160.95±9.76)g/L(P>0.05)。G6PD缺陷症组和G6PD正常组新生儿治疗后TSB分别为(168.70±9.79)μmol/L和(162.68±12.09)μmol/L(P<0.05),血红蛋白分别为(150.59±7.82)g/L和(153.63±7.80)g/L(P>0.05)。G6PD缺陷症组和G6PD正常组新生儿总光疗时间分别为(65.51±16.87)h和(45.00±12.67)h(P<0.01),住院天数分别为(7.22±1.60)d和(5.58±1.45)d(P<0.01)。结论 G6PD缺陷症新生儿虽无明显溶血发生,但G6PD缺乏也会延缓高胆红素血症的消退,增加光疗时间和住院天数。
陈俊田鸾英黄璐常利利宋艳
关键词:G6PD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
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的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EUCR)的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出生于院内、并于出生后24h入住新生儿科、胎龄≤34周且存活至出院的适于胎龄早产儿。排除标准为:伴有先天畸形;小于或大于胎龄儿。依据WHO提供的早产儿宫内生长曲线,回顾性分析早产儿院内EUGR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34例病例符合入选标准。按出院时体重、身长、头围判断,EUGR的发生率分别为35.8%(48/134)、22.4%(30/134)和11.9%(16/134),其中体重、身长、头围小于或等于其相应胎龄第3百分位的分别为17.9%(24/134)、7.5%(10/134)和4.5%(6/134)。EUGR组的出生体重、生后第1周的热卡供应及肠内营养提供的热卡、出院体重均低于非EUGR组,而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日龄、肠外营养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高于非EUGR组。除喂养不耐受、性别、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EUGR组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几率均高于非EUGR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低和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日龄长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生后的生长落后问题依然非常严峻。各种早产儿并发症的防治以及早期采取积极的营养支持方案可能减少EUGR的发生。
田鸾英陈俊黄璐张红琴
关键词:早产儿适于胎龄儿宫外生长迟缓
加强光疗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探讨加强光疗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于入院后立即给予三面光加强光疗[光强度≥30 μW/(cm2 ·nm)] 12~24 h,并于开始光疗4~6h后复查血清胆红素,同时密切监测经皮胆红素值,根据监测结果再酌情过度到双面光或单面光治疗.同时辅以其他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为[(367.8±73.8),129.4 ~ 554.3]μmol/L,均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加强光疗4~6h后复查血清总胆红素降至[(327.9 ±68.1),104.1 ~ 457.3]μmol/L,平均下降幅度为[(39.9±33.5) μmol/L,(-28.4 ~119.2)μmol/L,t=8.333,P=0.000].1例治疗失败,需要换血治疗.光疗期间无一例青铜症发生,大便次数增多4例,皮疹4例,发热2例,体重下降2例,低钙1例.无一例死亡.结论 加强光疗治疗足月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是有效和安全的,但需要兼顾其他综合治疗措施.
田鸾英陈俊常利利黄璐宋艳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足月儿
早产双胎先天性结核病二例被引量:2
2017年
双胎之大,女,因“胎龄29周也。出生体重1320g,生后20min”入院。第1胎第1产,试管婴儿,因“胎膜早破4d、臀位”在我院行剖宫产出生。出生时无复苏史,Apgar评分均为10分。
田鸾英黄璐吴本清
关键词:先天性结核病双胎APGAR评分早产出生体重试管婴儿
宫内窘迫新生儿生后早期外周血pH值与振幅整合脑电图结果的关系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宫内窘迫新生儿生后早期外周血pH值与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结果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出生的宫内窘迫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生后30 min内的外周血pH值分为三组:pH≤7.15组、7.157.25组,每组30例。生后6 h内进行aEEG监测,各组aEEG异常率及平均脑功能监测(CFM)评分值进行比较。结果 pH≤7.15组的aEEG结果异常率较pH>7.25组显著增高(P<0.0167);pH≤7.15组aEEG CFM评分显著低于7.157.25组(P<0.05)。外周血pH值与CFM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26,P<0.05)。结论宫内窘迫新生儿生后早期外周血pH值与a EEG结果有显著关系,应积极防治生后早期外周血pH值严重降低(pH≤7.15)宫内窘迫新生儿的神经系统损伤。[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9,21(5):454-457]
张红琴黄璐陈俊黄为民
关键词:宫内窘迫振幅整合脑电图PH新生儿
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肺动脉高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动脉压力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10.95±5.63)d、氧疗时间(5.54±3.32)d与机械通气时间(2.96±0.68)d短于常规组的(24.38±5.47)、(14.46±3.58)、(8.43±0.57)d,肺动脉压力(15.34±4.42)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常规组的(35.68±3.69)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常规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采用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能缩短住院时间、氧疗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肺动脉压力,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芬黄璐
关键词:一氧化氮吸入高频振荡通气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