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英
- 作品数:15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面上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组织中HAX-1、Caspase-3、bcl-2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组织中血细胞特异蛋白1相关蛋白X-1(HAX-1)、Caspase-3、bcl-2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128只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只,观察组采用Rice法制备HIBD模型,对照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不结扎。分别于造模后0、2、6、12、24、48、72 h断头取脑,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脑皮层HAX-1、Caspase-3、bcl-2蛋白。结果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观察组HAX-1于造模后6、12、18、48 h表达升高,Caspase-3于造模后6、12、18 h表达升高,bcl-2于造模后2、6、12 h表达升高,P均<0.05;观察组造模后12、18 h的HAX-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造模后6 h,P均<0.05。结论新生大鼠HIBD模型大脑皮层中存在HAX-1、Caspase-3、bcl-2高表达,三者共同参与了HIBD的发生、发展。
- 黄海英陈尚明赵建美
- 关键词: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凋亡蛋白
- 神经元烯醇化酶、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儿脑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 黄海英陈尚明刘永华赵建美
- 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症11例临床分析
- 2011年
- 新生儿随着急救技术的提高以及呼吸机在急救技术中的广泛使用,危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越来越高,造成了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但目前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尚缺乏经验,仍处于探索阶段。
- 陈尚明黄海英
- 关键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7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2例I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岁的儿童发病率较高,占79.1%;临床症状多样化,无特异性,除富含淋巴组织的肝、脾、浅表淋巴结肿大、咽峡炎外,其他多器官也可受累,多数患者多脏器损害。结论:(1)对淋巴结、肝、脾无明原因肿大且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者,需行白细胞分类,特别是异型淋巴细胞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2)肝功能受累及血液系统改变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应加强监测。
- 陈尚明黄海英
-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异型淋巴细胞
- 一种旋转式儿童吸痰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旋转式儿童吸痰器,包括吸痰器主体,所述吸痰器主体的旁侧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固定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动推杆和两个自动升降杆,所述电动推杆和两个自动升降杆均固...
- 陈尚明黄海英
- 关于我院儿科本科临床教学现状及思考
- 2011年
- 实习阶段是医学本科生教育非常重要的部分,与将来临床医生的综合素质关系很大。本文旨在就儿科学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对我院2010~2011在我院实习的96名临床医学专业实习阶段是医学本科生教育非常重要的部分,与将来临床医生的综合素质关系很大。本文旨在就儿科学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 陈尚明黄海英盛亚梅
- 关键词:本科生教育临床医生儿科学教学现状临床医学专业
- 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2例,经心电监护,心电图等检查确诊,分别给予三磷酸腺苷、西地兰、维生素C、1、6二磷酸果糖等治疗。所有患儿复律后予以复查心电图,出院后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结果:随访3年,出院后未再出现发作6例,3年中发作2次3例;仍有频繁发作,次数4~5次2例,频繁发作近期作射频消融治疗1例。结论: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早期易误诊,用药选择困难,复律后反复发作是其重要的特点,部分患儿需射频消融治疗。
- 黄海英陈尚明赵建美
-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新生儿射频消融术普罗帕酮
- 规培生、研究生、实习生三者在儿科临床教学的方式探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该院儿科规培生、研究生、本科实习生在临床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及具体改进方式。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该院儿科参与临床实习教学的规培生、研究生、实习生各10名作为研究对象,在2020年10—12月对其实施传统教学法,评估并对比以上3种类别学生的实习效果。对学生进行问卷1调查,另随机抽取10名带教老师进行问卷2调查,统计存在的问题,针对问卷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方式,并在2021年1—10月对上述学生实施改进后的教学法。记录其改进后教学方式下的学习效果,与改进前结果进行对比,实习结束后对所有医生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问卷1、问卷2调查结果提示,现阶段儿科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角色定位不清晰、教学方式不合理、学生综合能力差、考勤考核制度不完善4个方面,30名实习生在教学方式改进后的理论笔试、技能操作、采集病史、病历质量、病例分析、沟通能力、安全医疗方面考核分数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在儿科临床教学中对于规培生、研究生、本科实习生间的角色定位不够清晰,导致在传统统一教学下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并保证其教学结果,将现阶段儿科临床教学进行优化、改革对发挥带教老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处理规培生、研究生、本科实习生之间的关系并提高其临床综合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 陈尚明黄海英金爱琴龚红蕾
- 关键词:儿科临床教学本科实习生角色定位
- 丙种球蛋白对儿童川崎病BLyS和APRIL水平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 研究丙种球蛋白(IVIG)对川崎病(KD)患儿血浆中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IVIG治疗前后的KD患儿(A组,48例)以及非KD患儿(B组,20例)血浆中BLyS和APRIL水平。结果 A组治疗前血浆BLyS和APRIL水平均高于B组[(1761.4±1011.9)ng/L vs.(953.4±158.8)ng/L和(48.1±28.4)ng/ml vs.(22.8±16.8)ng/ml](P<0.05或P<0.01)。与治疗前相比,A组28例获得IVIG治疗前后配对血标本患儿治疗后BLyS水平降低[(1378.9±1005.2)ng/L vs.(1982.3±922.5)ng/L](P<0.05),而APRIL水平升高[(59.8±26.8)ng/ml vs.(38.9±25.2)ng/ml](P<0.01)。结论 IVIG可能通过调节BLyS和APRIL的水平影响KD的病理发展和转归。
- 黄海英徐美玉宋红花王晓华吴尤佳孙宝兰
- 关键词:川崎病丙种球蛋白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增殖诱导配体儿童
- 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早期识别及其与单核细胞与HDL-C比值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冠状动脉损害(CAL)的早期识别及其与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MH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KD患儿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训练集(162例)和测试集(54例),收集患儿临床资料。根据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将训练集患儿分为CAL组(45例)和NCAL组(117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Logistic回归法分析KD患儿发生CAL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KD患儿MHR与CAL的相关性。再按照MHR三分位数将CAL组患儿分为低MHR组(≤0.28)、中MHR组(0.29~0.42)和高MHR组(≥0.43),并进行分析比较。Cox回归模型分析KD患儿MHR与CAL风险的关系,并依据KD患儿发生CAL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结果:162例KD患儿均有发热表现,且夏季为高发病期;与NCAL组相比,CAL组在年龄、性别、发热时间、KD分型、MHR、WBC、PLT、NLR、CRP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HR与CAL组患儿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743,P=0.001),高MHR组KD患儿并发CAL风险显著高于低MHR组(HR=2.857,95%CI:1.329~6.431,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发热时间、MHR、WBC、NLR及CRP是KD患儿并发CAL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CAL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Logit(P)=1.342+0.359×性别+0.181×发热时间+1.064×MHR+0.459×WBC+0.146×NLR+0.211×CRP,P=e logit(P)/1+e logit(P),该模型(AUC=0.874,95%CI:0.799~0.892),与测试集比较(AUC=0.881,95%CI:0.785~0.9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HR预测KD患儿并发CAL的AUC=0.796,灵敏度为0.896,特异度为0.824,其以作为KD患儿并发CAL的早期预测因子。结论:MHR在诊断KD患儿并发CAL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KD患儿并发CAL程度,因此临床上应及时关注KD患儿MHR变化。
- 陈尚明黄海英金爱琴龚红蕾
-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