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贤
- 作品数:11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人糖尿病护理被引量:3
- 2009年
- 黄桂贤
- 关键词:老年人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3
- 2009年
- 黄桂贤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护理
-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肺水肿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肺水肿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62例急性左心衰竭并肺水肿病人行机械通气治疗,同时加强血压监测、体位、呼吸道护理、消化道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结果]无创通气24例,采用面罩或鼻罩,时间为14.5h±2.8h,住院3.2d±1.2d;有创通气38例,采用SIMV模式,时间为12.8h±3.2h,住院3.6d±1.3d;病情稳定出院15例,死亡3例。[结论]加强急性左心衰竭并肺水肿病人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有利于早期脱机和减少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 彭淑辉黄桂贤徐丽青胡春林
-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机械通气护理
- 改良洗胃法在口服中毒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 目的探讨经鼻腔插入胃管接灌肠袋法洗胃与催吐洗胃在小儿口服中毒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将45例误服中毒的患儿,分别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催吐洗胃,观察组采用经鼻腔插入胃管接灌肠袋洗胃法。结果两组洗胃的时间、每次洗胃液的入...
- 黄桂贤李雪坚
- 改良式插胃管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改良式插胃管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3月本院急诊科需要插胃管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插胃管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式插胃管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不良反应程度及操作时间。结果实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程度低于对照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改良式插胃管法能提高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程度,缩短操作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桂贤彭淑辉黄艺仪余娜胡丽茎岑美珠
- 关键词:胃管清醒患者昏迷患者护理
- 1例心肺复苏病人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成功脱机的护理
- 2012年
- 当病人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人体耐受缺氧的时间为4min^6min,为防止大脑因缺氧而发生不可逆脑死亡,短时间内实施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是临床抢救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及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最主要的抢救手段和最有效的:手法。成功的气管插管术为病人赢得了抢救时机,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经过对呼吸机管道的精心护理,才能为病人赢得了更多重生的机会。
- 黄桂贤黄燕梅
- 关键词:心肺复苏呼吸机护理
- 两种洗胃法在小儿口服中毒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观察经鼻腔插入胃管接灌肠袋法洗胃与催吐洗胃在小儿口服中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5例误服中毒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催吐洗胃,观察组采用经鼻腔插入胃管接灌肠袋洗胃法,比较两组的洗胃效果。[结果]两组洗胃时间、每次洗胃液的入量、出量、残余量及患儿配合程度、并发症、洗胃成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鼻腔插入胃管法洗胃在小儿口服中毒中明显优于催吐洗胃。
- 黄桂贤李雪坚
- 关键词:口服中毒小儿
- 6例病态窦房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 1996年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窦房结的激动形成或传出发生障碍,从而产生虚弱、心悸、心律快慢交替甚至昏厥的一组综合病征.本病患者常因发生窦性停搏而突然死亡.我科于1994~1995年8月共收治不同病因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最大的为74岁,最小的为42岁.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精心护理,使患者的基础心率提高到人体自觉最佳状态,临床症状消失,病情稳定.现将我们对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情观察1.1 生命体征的观察 生命体征是衡量机体状态的可靠指征,当机体发生病变时,生命体征也伴有相应的变化,若能及时处理,则具有重要意义.如病人自我感觉尚好,但测心率时发现心率慢且不规则,应注意防止窦性停搏的发生.1.2 观察有无头晕、心悸等不适及上述症状出现的时间或规律等,通过观察及与病人的交谈得知,病人多在安静状态下如睡眠、突然改变体位和受惊吓等情况下,较易发生胸闷、心悸,随后出现头晕、乏力.轻者稍活动后上述症状减轻或缓解,过度活动则适得其反,会出现乏力、眩晕、恶心 、站立不稳等症状.
- 黄桂贤姜丽芝刘丽华
- 关键词:护理学病态窦房综合征内科护理
- 即时检测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的比对研究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参照ISO 15197∶2013标准,评价3款主流品牌血糖仪的主要性能,了解其测定末梢血全血葡萄糖(CBG)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葡萄糖(VPG)结果的差异。方法用质控液进行3款血糖仪精密度试验,对随机选取30例临床标本,测定其末梢血的CBG与生化分析仪的VPG,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款POCT血糖仪测得质控液血糖浓度<5.5 mmol/L时批内与总标准差(SD)均<0.24 mmol/L;质控液血糖浓度>5.5 mmol/L时批内及总变异系数(CV)均<3.9%;3款血糖仪测得CBG与自动生化仪同步测得的VPG之间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0.980。在医学决定水平中值与高值处的相对偏倚均<5%,低值处的相对偏倚<10%。结论 3款血糖仪尚可作为患者日常血糖监测,但低值准确度有待提高,有必要加强血糖仪低值准确性的持续性监测,并需加强规范化操作,减小系统误差。
- 龙伟清陈渡波詹晓霞徐鸿绪邓婉萍黄桂贤
- 关键词:偏倚
- 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护理
- 黄桂贤郑晶晶黄燕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