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忠钊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絮凝
  • 2篇粒径
  • 1篇絮凝作用
  • 1篇三维模拟
  • 1篇三维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平均粒径
  • 1篇粒径分布
  • 1篇二次沉淀池
  • 1篇沉淀池
  • 1篇沉降
  • 1篇出水
  • 1篇值模拟

机构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黄忠钊
  • 2篇谭立新
  • 1篇杨欢

传媒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群体平衡模型的污泥絮凝-沉降三维模拟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在实验室中观测污泥絮凝-沉降过程及污泥颗粒絮团粒径分布情况存在盲点的问题,运用群平衡体模型(PBM)定义污泥颗粒的的尺寸,通过Lou模型与Ghadiri模型分别模拟污泥颗粒间的聚合及破碎机理,耦合PBM及两相流混合模型对Jeriffa De Clercp等在沉降桶内的污泥沉降实验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模拟所选用的数学模型及方法能比较合理地反映污泥颗粒絮凝-沉降过程的变化规律,并且具有一定精度;在固定水深处小粒径絮团数量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少,大粒径絮团数量随时间的推移先增加后减少,但是随着水深的增加污泥絮团的粒径分布范围逐渐变宽,大粒径污泥絮团的数量逐渐增多。
黄忠钊谭立新
关键词:絮凝沉降粒径分布数值模拟
考虑絮凝作用的辐流式二次沉淀池的三维数值模拟被引量:7
2017年
为研究絮凝作用在幅流式二次沉淀池中的变化规律,本次研究采用Ghadiri模型模拟絮团的破碎机理,通过UDF自定义聚集核心相关函数,运用RNG k-ε紊流模型、Mixture混合模型以及考虑速度差、布朗运动和紊动强度的聚合模型,对考虑絮凝作用的辐流式二次沉淀池,在不同的入流速度和入流温度的工况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絮凝作用对辐流式二次沉淀池的沉淀效率影响显著,高温入流更有利于污泥絮团的生长,入流速度选取在0.02~0.05 m/s之间时更利于提高沉淀池的利用效率。
徐长贺谭立新杨欢黄忠钊
关键词:絮凝平均粒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