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富礼

作品数:12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泸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耐药
  • 2篇结核
  • 2篇教学
  • 2篇杆菌
  • 2篇肝炎
  • 2篇传染
  • 2篇传染病
  • 2篇传染病学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蛋白质组学分...
  • 1篇阳性
  • 1篇乙脑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机构

  • 9篇泸州医学院附...
  • 3篇复旦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泸州市疾病预...
  • 1篇上海市公共卫...

作者

  • 12篇黄富礼
  • 4篇黄永茂
  • 4篇程玲
  • 3篇邹永胜
  • 2篇吴刚
  • 2篇钟利
  • 1篇陈庄
  • 1篇严冬梅
  • 1篇余光开
  • 1篇任小华
  • 1篇刘泽明
  • 1篇何涛
  • 1篇范小勇
  • 1篇刘晓燕
  • 1篇卢水华
  • 1篇张文宏
  • 1篇程灵
  • 1篇邹家凤
  • 1篇郭建
  • 1篇刘青鹤

传媒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诊治的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的变化及其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TBIL、HA、LN、PC-Ⅲ、IV-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推广。
程玲吴刚黄富礼武正菊
关键词:扶正化瘀胶囊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耐药基因检测在预测肺结核患者预后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运用GenoType MTBDRplus线性探针法鉴定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与传统药物敏感试验进行比较,评估其在预测耐药结核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2011年2月到2012年1月基线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标本275份,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同时采用GenoType MTBDRplus线性探针法检测异烟肼及利福平耐药情况。对所有人组结核患者进行随访,包括痰培养和胸部X线片。结果GenoType MTBDRplus线性探针法和传统药物敏感试验均为耐药者有192株。传统药物敏感试验发现14株耐多药菌株,21株异烟肼单耐药株和2株利福平单耐药株,而GenoType MTBDRplus线性探针法分析结果分别为14、18和2株。以传统药物敏感试验作为金标准,线性探针分析利福平耐药性一致;21株耐异烟肼株中,5株未检测出。GenoType MTBDRplus线性探针法检测耐药的患者中,131株敏感菌治疗成功10例,占84.0%;15株异烟肼单耐药、11株多重耐药株中,治疗成功分别有9例和3例。2例单耐利福平,其中1例治愈,1例失败。分子耐药检测对异烟肼单耐药患者治疗失败的预测值为40.0%;对异烟肼敏感患者治疗成功的预测值为83.5%;对利福平单耐药患者治疗失败的预测值为50.0%,对利福平敏感患者治疗成功的预测值为81.5%;对耐多药结核患者治疗失败的预测值为72.7%,对非耐多药患者治疗成功的预测值为81.1%。结论GenoType MTBDRplus线性探针法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一项快速、可靠的方法,其耐药检测结果可用于临床耐药结核预后的预测。
周祖模黄富礼黄何清金志刚石勇明陈林金嘉琳
关键词:基因型预后
某院2003~2015年住院疟疾患者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3~2015年疟疾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及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3年来该院收治的53例疟疾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人口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分析其流行趋势与特点。结果近13年来,医院输入性疟疾患者数量逐年递增,共53例患者,其中男女比例为25.5∶1,平均年龄为(38.4±13.2)岁。发病高峰在每年春节前1个月及6月份和10月份左右。其中恶性疟41例,间日疟9例,未分型3例。100%(29/29)患者降钙素原水平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者达87%(46/53)。结论医院输入性疟疾患者有逐年增多趋势,应重视输入性疟疾特别是恶性疟的诊治,加强疟疾感染者降钙素原的监测及感染的控制。
黄富礼邹家凤吴刚王舟强郭正毅黄永茂
关键词:疟疾降钙素住院病人数据收集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重型乙型脑炎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乙型脑炎患儿的病情、预后及脑脊液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干扰素(IFN)的影响。方法把33例重型极期乙脑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地塞米松组18例给予静脉地塞米松针4~5d;对照组15例则不用地塞米松。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过程和脑脊液TNF-α与IFN的变化。结果入院时两组的主要临床特点和脑脊液TNF-α与IFN的水平相似.4~5d后地塞米松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但两组的脑脊液TNF-α与IFN的水平却无明显改变.并经过一个月的观察地塞米松组的恢复期症状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重型极期乙脑患儿给予静脉地塞米松可以改善病情,减轻症状,减少恢复期症状的发生。
邱邦东刘青鹤王文玉黄富礼余光开
关键词:乙脑病情TNF-ΑIFN
16697例临床抗酸染色特点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抗酸染色标本特点,为医院临床科室更合理、有效利用该项检测提供循证学证据。方法回顾性地分析该院2012年至2014年3年时间临床送检抗酸染色阳性患者标本的特点。结果 16 697例标本进行抗酸染色检测,阳性率为9.3%(1 545/16 697),1 545例阳性标本中男、女性患者比例为2.1∶1(1 055/490)。送检标本类型共21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痰液,占总数的58.5%(9 769/16 697),阳性率13.6%(1 328/9 769),占抗酸染色阳性标本的86.0%(1 328/1 545);其次为支气管灌洗液/刷片,占总数的19.7%(3 293/16 697),阳性率4.9%(160/3 293)。其他抗酸染色的阳性标本为胸腔积液、尿液及分泌物(脓液)。结论实验室需提高抗酸染色的阳性率,特别是痰标本;除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刷片、胸腔积液、尿液、分泌物外,其他类型的标本应建立更准确的分枝杆菌检测方法。
黄富礼范佳林雁叶婷曹汴川程玲黄永茂
关键词:临床标本抗酸染色分枝杆菌
播散性卡介菌病23例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播散性卡介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t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1i年6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诊断的播散性卡介菌病患儿23例,评价诊断标准,分析临床特点、免疫缺陷、治疗和预后。结果23例患儿中,男13例,女10例。首诊年龄为2个月~5岁,中位年龄14.5个月。临床表现发热23例、盗汗15例。23例患儿均进行胸腹部CT检查,均发现肺内实质浸润或粟粒样病灶伴肺门、纵隔和腹腔淋巴结肿大。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率为60.9%(14/23);13例行7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3例。14例诊断原发免疫缺陷。23例播散性卡介菌病患儿中,14例合并感染。23例患儿均给予2~4种抗结核药物治疗及免疫治疗,其中12例病情危重的患儿加用利奈唑胺治疗,16例患儿加用胸腺肽。随访期间23例患儿中有7例死亡。结论播散性卡介菌病诊断标准应完善;播散性卡介菌病多发生于免疫缺陷患儿,预后不良,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卢水华李涛席秀红郭建黄富礼张文宏刘旭晖范小勇
关键词:卡介苗接种抗结核药随访研究
流行性腮腺炎152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调查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为更好地防治流行性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52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结果3~6岁、7~14岁年龄段为主要发病人群,分别为53例(34.87%)、69例(45.39%);全年均可发病,主要集中在2012年5~7月、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分别为60例(39.47%)、42例(27.63%);有明确接触史102例(67.11%),有明确疫苗接种史51例(33.56%)。18例(11.84%)患者出现并发症,主要为胰腺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心肌炎,有并发症患者多有接触史及无疫苗接种史。结论年长的青少年及成年人发病有上升趋势;有明确接触史及无疫苗接种史患者病情重,并发症多。对易感人群接种腮腺炎疫苗及采取严格隔离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的主要措施。
程玲黄富礼钟利任小华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儿童成人流行病学
CBS-RISE教学模式在传染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9
2014年
为适应社会需要,医学高等教育模式必须创新,在传染病学教学中开展CBS-RISE教学可以明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科研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邹永胜黄富礼程灵黄永茂
关键词:病例教学传染病学教学模式
诸暨市人民医院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分析
2013年
目的分析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2006-2010年期间鲍氏不动杆菌(Ab)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将来自该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年门诊和住院患者的临床送检样本中培养分离出1961株Ab,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Ab进行药敏试验,对其耐药率变化进行比较,并分析其科室分布和样本来源情况。结果1961株Ab的主要科室来源为ICU,占46.92%(920株);主要样本来源为痰,占90.52%(1775株)。药敏试验显示Ab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而氨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耐药率上升趋势最明显,分别从2006年的8.5%和6.0%增长到2010年的53.4%和65.0%。Ab对14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呈逐年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该院Ah的检出率逐年升高,其耐药情况有加重趋势,应加强对重点科室耐药监测及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导。
黄何清周祖模王琴黄富礼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耐药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2012年
乙型肝炎(乙肝)是HBV感染所导致的免疫介导性疾病,即HBV本身并不致病,它对肝细胞的损伤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免疫应答,如机体免疫反应正常,机体对感染的HBV表现为自限性痊愈(抗-HBs阳性);如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致使疾病迁延不愈而成为慢性乙肝^[1。-2。
刘友平刘晓燕黄富礼严冬梅何涛
关键词: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乙型肝炎蛋白质组机体免疫反应抗-HBS阳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