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明
- 作品数:24 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资助项目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南昌市大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了解南昌市大、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开展网络成瘾的群体预防和个体治疗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南昌市3 508名大、中学生,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集中问卷调查。结果南昌市大、中学生网络使用率为87.3%,网络成瘾率为11.7%,其中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4.3%,中学生网络成瘾率为9.5%,网络成瘾率男生高于女生,大学生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网络成瘾学生SCL-90中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抑郁、敌对、偏执7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学生(P<0.05)。结论南昌市大、中学生网络成瘾率较高,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状况欠佳,有必要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郭明喻芳钞雪林黄国明李梦倩彭春林
- 关键词:因特网精神卫生
- 高中学生睡眠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了解高中学生的睡眠质量,探讨高中学生睡眠质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应付方式问卷( CSQ)对608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高中学生睡眠问题的检出率为20.2%;②有睡眠问题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得分低于无睡眠问题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得分高于无睡眠问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82~5.198,P<0.05);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示PSQI总分与解决问题呈负相关,与自责、退避呈正相关(t=-4.788~7.531,P<0.05)。结论:高中学生睡眠问题不容忽视,其睡眠质量与应对方式有关。
- 黄国明郭明黄佳陈建云
- 关键词:高中学生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 心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伴抑郁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为了解心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抑郁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对42名ACS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入组时、入组3月后和6月后分别进行HAD(d)、MCMQ测评。结果显示入组3月后和6月后,干预组HAD(d)总分、回避因子分、屈服因子分较对照组降低,面对因子分较对照组升高,与入组时相比干预组HAD(d)总分、回避因子分、屈服因子分降低,面对因子分升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心理干预可改善ACS伴抑郁患者的应对方式。
- 黄国明黄绍烈钞雪林郭明张荣
- 关键词:心理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抑郁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认知功能不同干预模式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了解单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干预模式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儿童认知功能的作用,探讨最佳干预模式。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门诊及江西省心理康复中心心理门诊就诊的初诊患儿共102例,均明确诊断为ADHD。将患儿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3例)、药物干预组(35例)及综合干预组(34例),分别应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方法进行干预,疗程3个月。干预前后使用持续注意测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版)对患儿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进行评估。结果共85例患儿完成治疗;干预3个月后3组患儿持续注意测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各项指标以及C因子均较干预前改善(P值均<0.05);综合干预模式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效果最佳(P值均<0.05),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对认知功能改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5月后药物干预组和综合干预组患者精神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心理干预组(P<0.05),而干预3个月后综合干预组患者精神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其他两组。结论综合干预模式对ADH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纯的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是理想的ADHD干预模式。
- 郭明钞雪林陈建云喻芳黄国明李梦倩
- 关键词: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干预性研究儿童
- 青少年网络成瘾集体心理治疗效果评价被引量:15
- 2008年
- 目的评价集体心理治疗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疗效,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南昌市32位自愿接受治疗的网络成瘾大、中学生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6人;治疗组采用集体心理治疗进行为期1个月的干预,对照组采用非特异的支持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进行评估。结果共有28名学生完成集体心理干预,治疗组(79%)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1%,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SCL-90,GSES,CI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SCL-90各因子、CI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GSE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值均<0.05);治疗组SCL-90各因子、GSES及CIAS的改善情况均大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集体心理治疗对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效果明显。
- 郭明喻芳钞雪林黄国明张荣肖鲁良
- 关键词:青少年
- 医学专业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了解医学专业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个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428名医学专业女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1医学专业女大学生SCL-90的躯体化、偏执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青年组,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2~4.232,P<0.05);2医学专业女大学生EPQ的N、P因子与SCL-90各因子均呈正相关,E、L因子与SCL-90大多数因子呈负相关。结论医学专业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正常,个性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 黄国明钞雪林陈建云
- 关键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 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干预模式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最佳干预模式。方法将102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药物干预组及综合干预组,分别应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方法进行干预,疗程3个月。使用持续注意测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使用不良反应量表评估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共85例患者完成治疗;干预3个月后3组患者持续注意测验及C因子得分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干预结束后3个月,3组患者持续注意测验及C因子得分较干预后成绩有所回落(P<0.05);综合干预模式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作用优于其他两组(P<0.05),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对认知功能改善作用相当(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其他两组低(P<0.05),药物干预组和综合干预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干预模式对ADHD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单纯的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安全性较高,是理想的ADHD干预模式。
- 郭明喻芳李鸿艳黄国明钞雪林李梦倩黄佳
- 关键词: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
- 青少年强迫障碍患者的个性特征、家庭环境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青少年强迫障碍与患者个性特征、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家庭环境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108例青少年强迫障碍患者和193例健康青少年进行测评。结果 (1)研究组EPQ的内外向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神经质、精神质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FES的亲密度、感情表达、娱乐性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矛盾性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EMBU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及父亲过分干涉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强迫障碍患者存在一定的个性问题及不良的家庭因素。
- 黄国明钞雪林陈建云
- 关键词:青少年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
- 南昌市大、中学生网络成瘾相关因素的Logistic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大、中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分析与网络成瘾相关的因素。方法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3666名大、中学生,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及自行编制的网络使用情况问卷分校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大、中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1.6%,其中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4.1%,中学生网络成瘾率为9.5%,男性、大学生网络成瘾率较高;网络成瘾与一些负性的情绪、态度以及行为有关,如长时间上网、性别、沉迷于网络游戏、家庭关系不和谐、对生活不自信、有焦虑、抑郁情绪等。结论大、中学生网络成瘾率较高,而导致网络成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必要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郭明喻芳黄国明黄佳钞雪林王星
- 关键词:因特网成瘾LOGISTIC分析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H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高危病人脑卒中发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2022年
- 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依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H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高危病人脑卒中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022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高血压病人6000多例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136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依叶片组和依叶片+阿托伐他汀组,每组68例,其中,依叶片组每日给予依叶片10.8 mg(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 mg+叶酸片0.8 mg),每日1次,依叶片+阿托伐他汀组每日给予依叶片10.8 mg,阿托伐他汀20 mg,每日1次,连续用药5个月。于治疗前后,检测血压并评估血压分级;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超声检查颈动脉、左颈动脉、右颈动脉斑块面积;头颅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脑卒中等发生情况;观察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分级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依叶片+阿托伐他汀组血压分级情况优于依叶片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依叶片组T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依叶片+阿托伐他汀组TC、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颈动脉、左颈动脉、右颈动脉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且依叶片+阿托伐他汀组左颈动脉、右颈动脉斑块面积较依叶片组缩小(P<0.05)。与依叶片组比较,依叶片+阿托伐他汀组脑卒中发生率较低(P<0.05)。两组治疗前有头晕、头痛、失眠、乏力、精神差等症状,治疗后均有明显好转,特别是脑卒中病人一过性黑朦、偏身感觉障碍、偏瘫、视觉异常、失语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极少数病人服药后出现干咳等症状,坚持服药后干咳症状明显好转,均能完成整个疗程,无停药病例。结论依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H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高危�
- 黄剑锋肖善花李悦黄绍烈钟伟兵江小杰邱宇安赵宇张必龙段勇熊玲兵陈莉周爱云李建平胡永辉聂志华左汉恒龚春袁丽霞巢胜吾黄国明
- 关键词: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阿托伐他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