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1篇热安全性
  • 1篇热解
  • 1篇热解动力学
  • 1篇自催化
  • 1篇量热
  • 1篇量热仪
  • 1篇甲乙酮
  • 1篇过氧
  • 1篇过氧化甲乙酮
  • 1篇合成工艺
  • 1篇安全评价
  • 1篇2,4-二硝...
  • 1篇差示扫描量热
  • 1篇差示扫描量热...
  • 1篇催化

机构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鲍士龙
  • 1篇陈利平
  • 1篇吕家育
  • 1篇陈网桦
  • 1篇高海素

传媒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过氧化甲乙酮合成工艺的热安全性研究
由甲乙酮(MEK)与过氧化氢(H2O2)反应制取过氧化甲乙酮(MEKP)的工艺具有较大的危险,在生产MEKP的过程中曾发生多起爆炸事故。为了提高MEKP的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率,本文对该工艺的热危险性进行系统地研究...
鲍士龙
关键词:过氧化甲乙酮合成工艺安全评价
文献传递
2,4-二硝基甲苯热解自催化特性鉴别及其热解动力学被引量:16
2013年
为研究2,4-二硝基甲苯(2,4-DNT)的热危险性及其分解反应的特征,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该物质进行了动态扫描测试, 得到其起始分解温度T0范围为272.4-303.5℃, 分解热ΔHd约为2.22 kJ·g-1. 在此基础上, 采用瑞士安全技术与保障研究所提出的快速鉴别法(瑞士方法)及数值模拟技术, 对其分解反应的特性参数进行了推算, 结果表明其分解具有自催化性. 采用Malek法分析了该物质分解反应的最概然机理函数并得出了相关动力学参数, 表明其分解具有自催化性且符合Sestak-Berggren双参数自催化模型(SB模型), 这与瑞士方法所得结论一致. 采用等温DSC测试获得了该物质的‘钟形’热解曲线, 从而验证了两种方法的结论.
鲍士龙陈网桦陈利平高海素吕家育
关键词:差示扫描量热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