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顺娣
- 作品数:13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创产前检测筛查拷贝数变异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IPT)筛查拷贝数变异(CNV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因NIPT发现染色体结构变异而选择产前诊断的孕妇共52例,利用G显带核型分析及微阵列式基因芯片杂交法(CMA)对羊水细胞进行检测,并比较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计算阳性预测值。结果 52例羊水CMA检测结果证实CNVs 25例,其中与NIPT结果符合致病性CNVs 15例;与NIPT结果符合临床意义不明确CNVs 7例;与NIPT结果符合良性CNVs 3例。NIPT检测CNVs阳性预测值为48.1%(25/52)。13例NIPT提示CNVs片段<5 Mb的样本中有10例与CMA结果相符,其中3例异常位于引起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MDs)的区域,另外39例CNVs片段≥5 Mb的样本中有15例与CMA结果相符。MDs区域的CNVs占致病性CNVs的5/15(33.3%),其中有3例片段<5 Mb(60.0%),位于MDs区域的CNVs片段的阳性预测值为5/8(62.5%)。夫妻双方备用血验证结果显示:致病性CNVs亲本来源占4/15,临床意义不明确CNVs为亲本来源占4/7。随访发现CMA结果正常、良性的CNVs和临床意义不明确CNVs孕妇均选择继续妊娠,产后随访均未发现新生儿表型异常;致病性CNVs孕妇大多选择终止妊娠,1例位于MDs区域的CNVs胎儿出生后出现表型异常。结论 NIPT用于筛查CNVs具有较高阳性预测值,能够检测出各种类型的CNVs,特别是染色体MDs区域的CNVs,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同时,该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应进一步结合其他产前诊断方法做出准确诊断。
- 谢润桂魏顺娣何晓旋江建荣何怡
- 关键词:拷贝数变异
-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产前一线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在产前一线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东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NIPT检测的孕妇7896例,通过羊水穿刺以及NIPT,对孕妇进行随访跟踪,得出T21、T18、T13与性染色体异常数据,并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103例为胎儿染色体异常高风险,阳性检出率为1.30%。其中,T21、T18、T13与性染色体异常数据分别为41例(0.39%),10例(0.09%),8例(0.07%),44例(0.42%)。结论:NIPT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优势,但是受相关原因干扰或影响,其检测结果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在进行NIPT检测中,应全面告知孕妇该技术的优劣,以免造成不良结果。
- 魏顺娣
- 关键词:染色体异常
- MLPA在产前诊断性染色体嵌合体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究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在产前诊断性染色体嵌合体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6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经核型分析或MLPA P095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发现的性染色体嵌合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共11例。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并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验证性染色体嵌合体的真实性。结果 MLPA结果显示,11例标本中,有9例标本(病例9至病例17)MLPA与核型分析结果均是阳性,其中8例(病例9至病例16)两种结果一致,1例(病例17)结果有差异。有1例(病例18)MLPA检测结果为嵌合体,而核型分析正常,有1例(病例19)核型分析发现嵌合体,而MLPA检测结果正常。FISH检测:除病例16外,其余病例均为真性嵌合体。MLPA、核型分析诊断性染色体嵌合体的灵敏度为90%,符合率为81.82%。结论 MLPA对于产前诊断性染色体嵌合体具有重要意义。
- 梁福笑谢润桂何晓旋魏顺娣陈海珍
- 关键词:核型分析产前诊断
- 胎儿DNA短片段富集分析法辨别无创产前检测中母体来源的假阳性病例分析
- 2021年
- 目的:比较胎儿DNA短片段富集分析法在无创产前检测(NIPT)中辨别母体来源的假阳性病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例母体染色体异常引起的NIPT假阳性标本和8例胎盘染色体异常引起的NIPT假阳性标本。用半导体基因测序技术测序后,分别用胎儿DNA全片段分析法(M方法)和DNA短片段富集分析法(L方法)分析测序数据,分别获得染色体Z值和相应的染色体位置-剂量分布曲线。结果:在母体来源的假阳性样本中,L方法与M方法比较阳性信号缩小,表现为Z值绝对值变小,在染色体位置-剂量分布曲线上更接近基线0。而胎盘来源样本阳性信号则相反。结论:在NIPT中,DNA短片段富集分析法能辨别母体来源的假阳性信号,且不增加额外实验成本,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谢润桂刘勇军魏顺娣何晓旋江建荣
- 86例无创DNA产前检测假阳性病例原因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无创DNA产前检测(NIPT)在诊断染色体异常中出现假阳性的原因。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做羊水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检测确定胎儿染色体正常而NIPT提示染色体异常的假阳性标本86例,在胎儿出生后同时取胎盘组织和母血进行高通量DNA测序分析。结果86例NIPT假阳性结果中64例胎盘检测结果与NIPT结果相符,母血结果正常,NIPT假阳性来源于胎盘;12例母血检测结果与NIPT结果相符,胎盘结果正常,NIPT假阳性来源于母体;10例胎盘与母血结果均正常,NIPT假阳性来源不明。NIPT检测提示常染色体异常的病例中3.2%NIPT假阳性病例来源于母血,而性染色体异常病例中43.5%NIPT假阳性病例来源于母血。结论胎盘和母血中异常游离DNA释放入母血是NIPT假阳性的主要原因。对NIPT结果为性染色体异常病例,应排除性染色体异常源自母血的可能性。NIPT能够准确检测母血总游离DNA的剂量变化,但无法分辨游离DNA剂量变化的来源。
- 谢润桂何怡魏顺娣张晓燕
- 关键词:假阳性高通量测序
- 2081例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羊水的染色体异常异常频率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唐氏筛查高风险指征对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预测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因孕中期唐氏筛查高风险,在我院产前诊断中心做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孕妇2081例,总结各种染色体异常的分布情况。结果 2081例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共发现染色体异常62例(2.98%),其中非整倍体异常43例(2.07%),染色体结构异常19例(0.91%)。结论唐氏筛查高风险指征能够筛查出携带有染色体非整体异常或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异常胎儿,可能对降低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出生率有意义。
- 谢润桂魏顺娣张晓燕何晓旋马秋林
- 关键词:染色体异常无创产前诊断
- 分析不同产前诊断指征与染色体异常核型的关系及产前诊断指征对于妊娠结局的指导意义
- 2021年
- 目的分析产妇产前接受诊断后产前诊断指征以及同染色体异常核型关系对于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东莞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851例产妇进行妊娠结局指导分析,取羊水样本(1726例)、产绒样本(125例),观察染色体异常情况、异常关系、样本检测差异、妊娠结局四项数据。结果①唐氏高危产妇检测过程中染色体异常11例(3.78%);高龄产妇检测过程中染色体异常41例(9.55%),无创高危染色体异常情况102例(48.5%),其他原因染色体异常情况9例(0.9%),染色体平衡异位产妇染色体异常情况17例(3.84%);②羊水样本检测异常情况为170例(9.84%),失败率5例(0.28%);产绒样本检测异常情况为10例(8.00%),失败率0例(0.00%);③唐氏高危产妇数目异常产妇9例,结构异常1例,嵌合体1例;高龄高危产妇数目异常产妇36例,结构异常3例,嵌合体2例,无创高危数目异常产妇91例,结构异常4例,嵌合体7例;其他原因产妇数目异常产妇7例,结构异常2例,嵌合体2例;染色体平衡异位数目异常产妇0例,结构异常4例,嵌合体0例;④染色体数目异常产妇163例均选择终止妊娠,染色体结构异常中12例产妇选择继续妊娠,主要因为父亲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嵌合体7例均选择终止妊娠。5例继续妊娠产妇足月生产,经过追踪调查,胎儿未见发育异常。结论染色体异常分析与产前指征具有密切关系。如果胎儿经过筛查后确定为染色体异常后,应该听取医生的临床诊治意见,及时终止不良妊娠,实现优生优育。
- 魏顺娣谢润桂何晓旋
- 关键词: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指征染色体异常核型
- 240例绒毛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母体细胞污染情况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绒毛染色体培养过程中母体细胞污染问题。方法对190例流产绒毛和50例产前绒毛进行细胞培养和核型分析。结果 240例绒毛中培养成功228例(95.0%),包括178例流产绒毛和50例产前绒毛。85例核型正常流产绒毛中女性核型65例(76.5%),与55例核型异常流产绒毛(除外性染色体异常者)中女性核型31例(56.4%)、45例核型正常产前绒毛中女性核型20例(44.4%)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核型正常流产绒毛中母体污染率更高。结论核型异常是稽留流产的最常见原因,相比产前绒毛流产绒毛的母体细胞污染率更高。
- 谢润桂林洋洋娄季武张晓燕魏顺娣
- 关键词:流产绒毛细胞培养
- BV快速检测法与常规标准法临床应用比较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通过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的体外快速检测与常规标准法线索细胞查找法的符合率比较,探讨其联合使用的实用性,并通过Nugent积分法及清洁度的检查,分析BV患者阴道中微生态系统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疑为阴道炎患者449例,对其阴道分泌物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涂片检查清洁度,待干后革兰染色,镜下查找线索细胞及Nugent积分法检测;用剩余稀释标本同时作改良胺试验及唾液酸酶法快速检测,结果作出比较分析。结果线索细胞法、Nugent积分法、改良胺试验、唾液酸酶法、改良胺试验+唾液酸酶法的阳性率分别为10.9%、11.8%、12.2%、12.7%、10.2%,与线索细胞检出阳性率无显著差异性;镜下观察中,与阴性标本作比较,BV阳性标本的革兰阳性杆菌数大量减少或无,而其它厌氧菌相对增多;BV阳性标本的白细胞数趋于正常值范围。以查出线索细胞作标准,改良胺试验、唾液酸酶法、改良胺试验+唾液酸酶法的符合率分别为96.0%、96.2%、97.1%,显示联合检测可提高准确率。结论BV患者的阴道微生态发生改变,由阴道加德纳菌及其它厌氧菌破坏了正常状态下的乳酸杆菌所维持的微生态平衡;快速检测法唾液酸酶法及改良胺试验都具有快速,简便,可批量检测等优点,均可供临床应用。
- 袁满海魏顺娣
- 关键词:线索细胞阴道清洁度唾液酸酶法
- 5p部分三体综合征的临床及细胞遗传学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5p部分三体遗传物质增加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G显带分析,同时对已报道的5p部分三体进行临床表现总结。结果患儿核型46,XX,der(6)t(5;6)(p13;q25)mat,部分三体5p13→pter来自于平衡异位的母亲。结论 5p部分三体的症状与特定染色体区域的基因表达有关。
- 张晓燕谢润桂魏顺娣何晓旋刘彦慧
- 关键词:核型分析精神发育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