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明生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螺旋CT
  • 1篇多平面重建
  • 1篇英寸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研究
  • 1篇纵裂
  • 1篇纵裂池
  • 1篇纵裂池出血
  • 1篇内固定
  • 1篇解剖学
  • 1篇解剖学基础
  • 1篇发病
  • 1篇发病机制
  • 1篇鼻副窦
  • 1篇PDLLA
  • 1篇CT
  • 1篇CT诊断
  • 1篇MPR
  • 1篇表面线圈

机构

  • 5篇东莞市厚街医...

作者

  • 5篇高明生
  • 2篇敖振杰
  • 2篇黄炎标
  • 2篇金新安
  • 1篇李敬矿
  • 1篇颜有霞
  • 1篇蔡淑芳
  • 1篇曾焕忠
  • 1篇王斌
  • 1篇陈小聪
  • 1篇邓方
  • 1篇区俊兴
  • 1篇陈伟
  • 1篇黄潮桐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运用3英寸表面线圈行手指MRI检查方法
现将应用经验总结如下:检查前准备:同常规MRI检查。MRI检查:1、线圈:双面3英寸表面线圈。2、体位:如左手,患者右侧俯卧斜位,稍曲左髋曲左膝支撑身体,左手上举五指伸直并拢,置于头上,拇指在上竖立。(如
陈伟高明生金新安
自发性椎管内出血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
自发性椎管内出血临床上相对少见,本类疾病病情可缓慢、亦可进展迅速,发病迅速的如救治不及时,多会引起患者脊髓功能的严重损害,短时间内即可出现运动、感觉功能障碍或丧失。MRI是显示该病的最佳方法。本文结合文献,对8例经手术及...
高明生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发病机制病例分析
文献传递
纵裂池出血的CT诊断及解剖学基础(附34例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结合大脑镰、纵裂池的解剖学特点,探讨纵裂池出血的CT特征。方法按国外学者[1]提法,将大脑镰和纵裂池以胼胝体和侧脑室为界分为上、前及后三部分,回顾分析34例纵裂池出血的CT表现。结果纵裂池出血CT特征为:纵裂池呈稍增宽线状高密度影,宽度>1mm,CT值约50~80Hu,边缘稍模糊,可呈锯齿状或羽毛样改变。前纵裂池线状高密度影长度超过前纵裂的1/2;大脑镰中份、侧脑室顶部及以上层面见到前后贯通、边缘稍模糊线状高密度影;后纵裂池密度增高且向下可见到与增厚、密度增高的小脑幕切迹缘相延续,类似强化的“Y”或“V”字形小脑幕。结论纵裂池出血具有相应的特征性,有助于同正常大脑镰、大脑镰钙化及大脑镰和小脑幕硬膜下出血相鉴别。
高明生敖振杰黄炎标
关键词:纵裂池出血CT解剖学基础
螺旋CT在PDLLA混合壳聚糖髓内钉骨折内固定中的临床影像学研究
金新安李敬矿曾焕忠黄潮桐蔡淑芳陈小聪颜有霞高明生王斌黄炎标区俊兴
在国内首次提出用螺旋CT检查植入人体骨髓腔内的可吸收髓内钉,取得了满意效果,解决了用可吸收髓内钉固定骨折的病例,传统X线平片无法显示植入人体骨髓腔内的可吸收髓内钉,无法观察手术效果和及时发现并发症的现状,同时解决了开发新...
关键词:
MSCT多平面重建(MPR)对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的观察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OMC)MSCT多平面重建检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加深对窦口-鼻道复合体变异与副鼻窦炎性病变及相关性的认识。方法使用东芝Esprit4层螺旋CT机对经平片及临床证实的96例慢性副鼻窦炎患者先行轴位薄层容积扫描,在此基础上行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重点观察窦口-鼻道复合体区结构的解剖变异。结果96例慢性副鼻窦炎中,筛泡过渡气化46.8%,钩突偏移34.3%,中鼻甲过度气化52.0%,中鼻甲反向弯曲15.6%,鼻中隔偏曲69.7%,Haller气房44.7%。结论MSCT多平面重建图像(MPR)能清晰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变异、慢性副鼻窦炎的程度和范围以及二者的相关性,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高明生邓方敖振杰
关键词:鼻副窦螺旋CT多平面重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