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光辉

作品数:4 被引量:90H指数:3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麦
  • 2篇株型
  • 2篇高产
  • 1篇氮肥
  • 1篇氮肥运筹
  • 1篇优质小麦
  • 1篇栽培
  • 1篇指标体系
  • 1篇生理特性
  • 1篇生育
  • 1篇生育特性
  • 1篇小麦株型
  • 1篇高产株型

机构

  • 3篇扬州大学

作者

  • 3篇马光辉
  • 3篇朱新开
  • 2篇何建华
  • 2篇封超年
  • 2篇郭文善
  • 1篇彭永欣
  • 1篇赵德华

传媒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研究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氮肥运筹对优质小麦95-8的调控效应被引量:37
2000年
通过研究氮肥运筹对优质小麦 95-8生育特性和产量的调节效应 ,表明随着后期施氮比例的增加 ,群体与个体性状得到改善 ,基部节间增厚 ,穗下节间大维管束面积增大 ;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 ,后期衰减慢 ,扩大了花后干物质积累 ,实现了增粒增重增产 ;随着后期氮肥比例增加 ,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干面筋含量均增加 ,淀粉含量稍有下降。在本试验条件下 ,适宜的氮肥运筹为基蘖肥与穗肥比为 5∶ 5或 6∶
林明马光辉朱新开朱培民陈锦年赵德华
关键词:小麦氮肥运筹生育特性
高产小麦株型的指标体系被引量:49
1998年
以栽培措施→群体结构→株型→产量为主线,分析每公顷产量在7500kg以上扬麦158株型与产量的关系,构建出小麦高产株型的茎型、叶型指标体系为:①节间长度配比为1∶2∶(3~35)∶5∶(9~10),穗下节间长度占节间总长度比例>45%;②上层叶片宽度、厚度(比叶重)显著增加,剑叶面积显著增大,叶基角和披垂度显著减小;③孕穗期开花期最大叶面积密度的出现高度为植株相对高度的061~0.64.
封超年郭文善何建华朱新开马光辉
关键词:小麦株型指标体系栽培
小麦高产株型的生理特性被引量:8
1999年
以单产7 500 kg·hm -2 以上的扬麦158 高产株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麦高产株型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 与中、低产株型相比,小麦高产株型的剑叶中异戊烯基腺苷(iPA) 、玉米素(ZR) 、生长素(IAA) 、赤霉素(GA3) 含量显著高,ABA 含量显著低,剑叶光合强度与iPA,ZR,IAA 和GA3 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ABA 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高产株型剑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物酶(POD) 活性高,丙二醛(MDA) 含量低,剑叶光合强度与SOD, POD 活性呈正相关,与MDA 含量呈负相关; 高产株型籽粒中iPA,ZR,IAA 和GA3 含量高,ABA 含量低,籽粒胚乳细胞数与花后7 d 籽粒中iPA,ZR,IAA 和GA3 含量呈正相关,与ABA 含量呈负相关,粒重与花后21 d 籽粒中iPA,ZR,IAA 和GA3 含量呈正相关,与ABA 含量呈负相关; 高产株型的籽粒有较高的胚乳细胞数和粒重.
封超年郭文善何建华马光辉朱新开彭永欣
关键词:小麦株型生理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