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丽黎

作品数:94 被引量:960H指数:1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3篇内镜
  • 30篇膜下
  • 29篇黏膜
  • 29篇黏膜下
  • 23篇内镜黏膜
  • 23篇内镜黏膜下
  • 22篇食管
  • 22篇肿瘤
  • 22篇黏膜下剥离术
  • 22篇内镜黏膜下剥...
  • 22篇内镜黏膜下剥...
  • 22篇剥离术
  • 13篇切除
  • 13篇曲张
  • 13篇静脉
  • 12篇静脉曲张
  • 11篇直肠
  • 11篇内镜治疗
  • 11篇镜检
  • 11篇出血

机构

  • 94篇复旦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针灸经...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政法学院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94篇马丽黎
  • 56篇姚礼庆
  • 55篇周平红
  • 45篇徐美东
  • 43篇钟芸诗
  • 40篇陈世耀
  • 36篇陈巍峰
  • 35篇张轶群
  • 22篇秦文政
  • 15篇胡健卫
  • 13篇李全林
  • 11篇蔡明琰
  • 10篇罗添成
  • 8篇练晶晶
  • 8篇王萍
  • 7篇时强
  • 7篇曾晓清
  • 6篇徐梁
  • 6篇王剑
  • 5篇刘靖正

传媒

  • 18篇中华消化内镜...
  • 11篇中华胃肠外科...
  • 7篇中华消化杂志
  • 4篇胃肠病学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复旦学报(医...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国消化内镜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4
  • 3篇2013
  • 22篇2012
  • 5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 10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2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扁平癌前期病变和黏膜内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结直肠扁平癌前期病变和黏膜内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收集2006年11月至2009年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
姚礼庆钟芸诗周平红陈世耀徐美东马丽黎王萍王红美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癌前期病变黏膜内癌
文献传递
小口径腹腔镜检查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21例临床分析
2008年
背景: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误诊、漏诊率较高。目的:探讨小口径腹腔镜检查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小口径腹腔镜检查,最终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的21例患者的一般情况、腹腔镜表现和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结果:1例患者因腹腔严重黏连而终止检查;20例(95.2%)腹腔镜直视可见腹腔内弥漫粟粒样结节,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其中17例(81.0%)取得活检组织,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21例患者中,渗出型11例(52.4%),黏连型7例(33.3%),干酪型3例(14.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包括穿刺部位出血和皮下气肿各1例。小口径腹腔镜直视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腹水乳酸脱氢酶(LDH)、血清和腹水肿瘤相关糖链抗原125(CA125)、腹水腺苷脱氨酶(ADA)检测等(P<0.05)。结论:小口径腹腔镜检查用于诊断结核性腹膜炎,操作简便、安全,诊断准确性高。
王剑陈世耀倪燕君马丽黎
关键词:腹膜炎结核性
食管胃交界部固有肌层来源黏膜下肿瘤内镜下切除方法的选择与评价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评价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为基础的各种内镜切除技术在食管胃交界部(EGJ)固有肌层来源黏膜下肿瘤(SMT)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和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所有接受内镜下切除治疗的患者资料库.筛选出2007年3月至2011年6月间经内镜下超声或CT证实固有肌层来源的EGJ处SMT患者143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内镜切除方法、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143例患者中男74例,女69例,平均年龄49.1岁。135例(94-4%)病变成功完成内镜下整块切除,其中接受内镜黏膜下挖除术126例,无腹腔镜辅助的内镜全层切除术6例,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3例:另外8例肿瘤于内镜下部分切除后,基底部尼龙绳套扎。肿瘤平均直径为17.6mm.平均手术时间45.1min.平均出血量50.0ml。术中穿孔6例,贲门黏膜撕裂1例。均通过内镜下处理及保守治疗好转。术后病理示,平滑肌瘤121例,胃肠间质瘤20例。颗粒细胞瘤1例.肌间脂肪瘤1例。术后经3。48个月的随访,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在EGJ固有肌层来源SMT治疗中.各种内镜切除方法均安全有效.临床医师需根据肿瘤的临床特征具体选择.
钟芸诗李全林周平红徐美东张轶群陈巍峰马丽黎秦文政胡健卫蔡明琰姚礼庆
关键词:黏膜下肿瘤食管胃交界部固有肌层内镜切除
胃出口、十二指肠和近端小肠恶性梗阻的内镜治疗被引量:27
2006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胃出口、十二指肠和近端小肠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99年3月至2005年3月经内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的21例胃出口、十二指肠和近端小肠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中20例放置支架成功,成功率为95.2%,其中4例采取经内镜钳道(TTS)方式释放支架,16例为经导丝直接释放支架。19例支架放置后1-3 d 梗阻症状得到缓解或消除,临床有效率为90.5%,平均生存期4.5个月。1例术后出血,予保守治疗而愈。1例术后1个月支架移位,1例术后2个月肿瘤向支架内浸润生长,导致梗阻复发,均予放置第2 根支架后缓解。结论经内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胃出口、十二指肠和近端小肠恶性梗阻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徐美东姚礼庆高卫东周平红何国杰钟芸诗马丽黎张轶群陈巍峰
关键词:胃出口梗阻十二指肠梗阻内镜
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治疗源于固有肌层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初探被引量:105
2011年
目的探讨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来源于上消化道固有肌层黏膜下肿瘤(SMT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6例经超声内镜和CT诊断为来源于固有肌层的上消化道SMTs患者全麻下行STER治疗:(1)内镜寻找到肿瘤,并准确定位;(2)建立黏膜下隧道,显露肿瘤;(3)内镜直视下完整切除肿瘤;(4)缝合黏膜切口。结果来源于固有肌层的上消化道SMTs患者26例中,食管14例,贲门7例,胃5例。来源于固有肌层浅层者11例,深层者15例,其中2例胃SMTs与浆膜层粘连,密不可分。STER成功切除所有黏膜下肿瘤,完整切除率100%,切除病变直径1.0~3.2cm(平均1.9cm)。黏膜切开至黏膜切口完整缝合时间25~145min,平均68.5min;完整缝合创面所用金属夹4—6枚,平均5枚。术后病理诊断为平滑肌瘤17例,间质瘤7例,血管球瘤1例,神经鞘膜瘤1例;切缘均为阴性。发生皮下气肿2例,左侧气胸伴皮下气肿1例,气腹2例,均予保守治疗痊愈。术后无一例出现迟发性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漏和胸腔腹腔继发感染,无一例发生黏膜下隧道内积血积液和继发感染。随访3~9个月,无一例病变残留或复发。结论STER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上消化道SMTs安全、有效,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并可避免消化道漏和胸腔腹腔继发感染。
徐美东姚礼庆周平红蔡明琰钟芸诗陈巍峰张轶群马丽黎秦文政胡健卫任重陈世耀
胰腺疾病中影响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EUS-FNA)诊断能力的潜在因素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前瞻性地评价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aspiration,EUS-FNA)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影响其诊断能力的潜在因素分析。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间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经影像学诊断(CT或MRI)为胰腺病变、拟行EUS-FNA的44例患者连续性地纳入本研究。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位置、病变大小、穿刺次数,评价是否获取足够样本供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诊断及穿刺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44例患者中,42例成功实行EUS-FNA(95.5%,42/44),病灶的平均最大直径为(44.7±18.2)mm。31例获得肉眼可见的组织条;意向性分析结果显示,34例穿刺样本(77.3%,34/44)足够用于细胞或组织病理学诊断,包括31例患者获得明确的细胞或组织病理学恶性肿瘤依据,3例诊断为胰腺炎症。病灶的位置、大小与穿刺成功率、明确病理学诊断的获得率无明显关系;而穿刺过程中获得肉眼可见组织样本病例的明确病理学诊断获得率明显高于未获得者(P=0.000)。2例患者于穿刺时发生穿刺点渗血(4.8%,2/42),通过电凝及止血夹处理好转。结论在胰腺疾病的诊断中,EUS-FNA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获取更多的组织量用于病理学评估是提高EUS-FNA诊断能力的关键。
张轶群李全林姚礼庆周平红陈世耀徐美东马丽黎陈巍峰
关键词:胰腺疾病
一种应用于炎性狭窄的可降解载药小肠支架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炎性狭窄的可降解载药小肠支架,包括由聚乳酸纤维编织形成的管网状支架,管网状支架两端设为喇叭口,管网状支架上每一个管网口设为一个载药单元,每个载药单元内设有由聚乳酸纤维丝线编织形成的独立的载药网兜,载...
马丽黎林生力陈琦吴昊张鑫袁棱畅
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的内镜治疗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Brenner腺瘤内镜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1年5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内镜治疗且经病理证实的29例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为55(29-72)岁。病灶大小(1.7±0.1)cm,其中0.5-1.0cm17例。1.0-2.0cm6例,大于2.0cm6例。无蒂隆起性病灶18例;有蒂病灶11例,其中粗蒂3例,亚蒂2例。内镜治疗中采取圈套电切9例(其中3例外加尼龙绳结扎),内镜黏膜切除术12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8例,均获完整切除。术中出血1例约200ml,经多枚金属夹夹闭和尼龙绳圈套后成功止血;术中穿孔1例,予金属夹夹闭:术后第2天发生迟发性出血1例,行内镜止血。全组术后随访2。39(中位数13)个月,生活质量较好,未见任何远期并发症。术后1年复发1例。再次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论内镜治疗对于Brunner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时强钟芸诗姚礼庆周平红徐美东马丽黎
关键词:BRUNNER腺瘤十二指肠内镜治疗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急诊内镜治疗选择与疗效评价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通过比较硬化剂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和套扎治疗对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两种治疗策略的再出血风险和预后。方法回顾性纳入因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内镜检查并接受治疗的患者,共76例,6例胃镜检查时发现活动性出血,70例胃镜检查时发现食管静脉曲张血栓头形成,其中21例接受硬化剂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硬化组织胶组),55例接受套扎治疗(套扎组)。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内镜诊治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内镜治疗后6个月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内镜治疗。在内镜治疗后6个月的随访时间里,共13例发生再出血,Kaplan-Meier分析提示硬化组织胶组6个月再出血率显著高于套扎治疗组(41.6%vs 12.3%,P=0.019)。共8例死亡,Kaplan-Meier分析提示两组患者6个月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5%vs 10.1%,P=0.616)。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提示合并恶性肿瘤(HR=3.700,95%CI:1.187~11.536,P=0.024)和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治疗方式(HR=4.834,95%CI:1.443~16.193,P=0.011)是急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后6个月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食管套扎和食管硬化剂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均可用于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紧急止血处理。食管套扎治疗是急诊内镜治疗的优先选择,再出血率低,治疗并发症少。硬化剂联合组织胶治疗可以作为急诊处理的措施之一,不优于套扎。
黄晓铨吴玲姜思雨倪礼爰李锋陈世耀马丽黎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
一种辅助胃镜下治疗的保护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胃镜下治疗的保护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容纳胃镜且能够通过人口咽部的柔性保护管本体,所述的柔性保护管本体的一端设有能够卡在胃镜下治疗用口垫上的卡板。本实用新型采用易弯曲的柔性圆柱体空心管作为柔性保...
马丽黎徐梁陈世耀周平红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