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丽萍

作品数:63 被引量:28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3篇血小板
  • 12篇细胞
  • 7篇蛋白
  • 7篇白血
  • 6篇游离钙
  • 6篇淋巴
  • 6篇淋巴瘤
  • 6篇白血病
  • 6篇胞浆
  • 6篇胞浆游离钙
  • 5篇血小板胞浆游...
  • 5篇骨髓
  • 4篇多发
  • 4篇多发性
  • 4篇多发性骨髓瘤
  • 4篇血管
  • 4篇血小板聚集
  • 4篇血症
  • 4篇凝血
  • 4篇粒细胞

机构

  • 55篇中山大学附属...
  • 12篇中山大学
  • 3篇广州市第十二...
  • 2篇顺德第一人民...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63篇马丽萍
  • 48篇尹松梅
  • 47篇聂大年
  • 37篇谢双锋
  • 36篇李益清
  • 27篇王秀菊
  • 26篇吴裕丹
  • 13篇徐立卓
  • 12篇冯坚红
  • 9篇谢双峰
  • 6篇肖洁
  • 5篇王景峰
  • 4篇曾福仁
  • 4篇关永源
  • 4篇张呈
  • 3篇杨辉
  • 3篇许冰
  • 3篇严励
  • 3篇陈玲珍
  • 3篇黄子通

传媒

  • 7篇中山大学学报...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血栓与止血学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新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内...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6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6篇2005
  • 15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6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提高诊断学问诊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被引量:24
2010年
通过对诊断学学生的调查发现,其问诊技能存在较多欠缺,如问诊内容缺漏、顺序混乱等。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开展由学生充当模拟病人的摸拟问诊、计算机摸拟问诊和有针对性的临床问诊训练,有助于提高诊断学问诊教学的质量。
罗颖嘉陈其奎陈锦武马丽萍
关键词:诊断学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36例临床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moma,MM)肾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6例MM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岁年龄组与<60岁年龄组、IgG型与IgA型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例(61%)有骨骼疼痛,10例(28%)有出血,合并感染22例(61%),4例(11%)有高黏滞血症,1例有痛风,血压升高1例,首发症状为水肿、恶心、乏力、夜尿增多、纳差等肾功能不全症状7例(19%);初次诊断为肾脏疾病9例(25%);全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均有肾功能损害(血清肌酐190~1276μmol/L),血钙升高15例(42%),血尿酸升高25例(69%),X线检查示有溶骨性破坏和/或广泛骨质疏松30例(83.3%),合并病理性骨折11例(30.6%),B超双肾弥漫性损害18例(50%);5例放弃治疗,31例行化疗,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9.7个月,2例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复杂,临床上易误诊为肾脏疾病.老年MM易发生肾功能不全,IgA型较IgG型易发生肾功能不全;有效的化疗,输液、利尿,积极治疗高钙血症、感染及高尿酸血症,血液透析等,可延缓肾损害的进展,改善预后.
杨辉尹松梅聂大年谢双峰马丽萍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肾功能高尿酸血症血液透析
隔离病房的建筑因素与医务人员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感染率之间的关系探讨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避免隔离病区医务人员暴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可能方法。方法 对 2 0 0 3年 1月 3 0日~ 2 0 0 3年 3月 3 0日 ,收治SARS的病房的建筑因素和不同病区内医务人员的被感染情况作分析。结果 A座 12楼 3 1床、15楼ICU层流病房 10床、13楼 2 7床以及B座 14~ 18层同类病房共 3 0间 ,其通风窗户面积与病房空间体积之比依次为 0、0、1∶95、1∶40 (m2 /m3) ;收治患者数依次为 1、1、1、96;患者住院时间依次为 43、168、110、12 72h ;医务人员感染率依次为 73 %、3 2 %、2 8%、2 % ,经卡方检验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在严密的个人防护措施前提下 ,以通风窗户面积与病房体积比值大、室内外空气流通好的病房作为收治SARS患者的隔离病区 ,可避免一线医务人员大规模暴发SARS。
江山平黄莉文王景峰伍卫尹松梅陈为宪詹俊严励陈锡龙李建军马丽萍李建国黄子通
关键词:隔离病房医务人员感染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微量肝素和中小剂量肝素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疗效的比较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比较微量肝素与中小剂量肝素(MLDH)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疗效。方法:56例确诊为DIC患者按肝素治疗剂量不同分为两组,微量肝素组30例,MLDH组26例。微量肝素组每天普通肝素量为12~25mg,分2次静脉滴注;MLDH组每天普通肝素量为50~100mg,分2~4次静脉滴注,两组其他治疗原则相同,观察两组的治愈率及出血情况。结果:微量肝素组治愈率53%,MLDH组治愈率2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微量肝素组的患者用肝素后出血情况没有加重;MLDH组5例患者用肝素后出血情况加重,发生率19%,显著高于微量肝素治疗DIC组(P<0.05)。结论:微量肝素治疗DIC较中小剂量肝素疗效好,副作用小。
陈玲珍尹松梅谢双锋聂大年马丽萍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微量肝素肝素治疗疗效DIC患者血情
血小板Toll样受体4
2008年
血小板除了在止血及血栓方面的作用外,还通过调节其表面黏附和免疫受体分子的表达、释放炎症介质等,在先天免疫和炎症反应中起着很大的作用。革兰阴性菌的致病因子脂多糖(LPS)是位于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8~10nm)的类脂多糖类物质,它是内毒素的物质基础。LPS通过刺激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生成并释放大量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活化凝血系统和补体系统等环节激活血小板,导致血小板聚集和释放,但LPS对血小板的直接作用机制并不清楚。
张呈马丽萍
关键词:血小板活化因子TOLL样受体4革兰阴性菌先天免疫多糖类物质细菌细胞壁
影响骨髓穿刺取材质量的各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回顾分析两年来的骨髓穿刺检查,了解影响骨髓穿刺取材质量的各种因素。方法:骨髓穿刺分为技术性取材欠佳和非技术性取材欠佳,对比同种疾病出现非技术性取材欠佳和取材正常病人血常规差异。结果:非技术性取材欠佳前三位的疾病是多发性骨髓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非技术性取材欠佳者多数经过治疗;非技术性取材欠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病人RBC计数和血红蛋白明显增高,血小板明显降低。结论:血小板数量不是影响骨髓取材的主要因素;结合外周血RBC和Hb的变化和骨髓多部位穿刺可估计骨髓病变及纤维化的进展;白细胞在正常和接近正常范围时不影响骨髓的取材。
谢双锋尹松梅聂大年马丽萍吴美萍王秀菊
关键词:骨髓穿刺骨髓纤维化骨髓检查
低分子肝素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 ,DIC)的疗效。方法 对2 0例确诊的DIC患者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予低分子肝素0 3ml皮下注射,2次/d ,隔12h 1次,观察出血状况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 -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3P试验、血小板(Plt)等指标。结果 治愈12例,显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 % ;PT、Fbg、Plt、D-二聚体、FDP和3P试验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0 0 5 ) ,无一例应用低分子肝素后出血表现加重。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DIC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陈玲珍尹松梅聂大年谢双锋马丽萍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疗效观察
人参皂甙-2A体外抗血小板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中药三七提取物人参皂甙-2A体外抗血小板作用。方法取高血压患者及正常人静脉血标本,常规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硝苯地平、SK&F96365、人参皂甙-2A孵育,以2μmol/L二磷酸腺苷为诱聚药,连续5次测定5min血小板的聚集率,以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ximal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G(M)]为观察指标。结果(1)高血压患者PAG(M)为0.89±0.06,与正常人PAG(M) 0.68±0.0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两种浓度(10、20μmol/L)的硝苯地平对正常人和高血压患者PAG(M)均无影响;(3)不同浓度(2.5、5、10、20μmol/L)的SK&F96365对高血压病组的PAG(M)均有抑制作用;(4)不同浓度(2.5、5,10、20μmol/L)的人参皂甙-2A对高血压病组的PAG(M)均有抑制作用(P<0.05,P<0.01);3种浓度(5、10、20μmol/L)的人参皂甙-2A对正常组的PAG(M)均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高于正常人,血小板呈高反应状态,硝苯地平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SK&F96365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人参皂甙-2A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明确的抗血小板作用。
聂大年尹松梅谢双锋曾福仁李益清马丽萍吴裕丹关永源
关键词:血小板高血压病硝苯地平
血液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体会被引量:4
2009年
从激发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培养临床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医德医风培养等几个方面,总结血液内科临床见习带教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见习教学效果。
李益清尹松梅马丽萍王秀菊聂大年谢双锋
关键词:血液内科见习临床教学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小板功能状态的研究被引量:26
2005年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小板功能状态和血小板活化情况。方法 选择妊娠晚期中度妊高征孕妇 2 1例 (妊高征组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 2 3例 (妊娠期糖尿病组 ) ,正常妊娠晚期妇女 2 0例 (对照组 )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和流式细胞术观察3组孕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和血小板α 颗粒膜蛋白 (CD6 2P)的表达。结果  (1)妊高征组孕妇血小板计数为 (181± 5 6 )× 10 9/L ,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为 (2 0 6± 6 0 )× 10 9/L ,对照组孕妇为 (2 2 9± 5 6 )× 10 9/L。妊高征组孕妇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妊娠期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 )妊高征组孕妇的血小板平均容积为 (11 2± 2 0 )fl,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为 (9 5± 1 6 )fl,对照组孕妇为 (8 7± 1 6 )fl,妊高征组血小板平均容积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而妊娠期糖尿病组血小板平均容积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3)妊高征组孕妇阳性血小板百分比CD6 2P(% )为 (42± 13) %、阳性血小板荧光强度 [CD6 2P(I) ]为 10 9± 39,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血小板CD6 2P为 (42± 14 ) %
尹松梅李益清谢双锋马丽萍吴裕丹聂大年冯坚红徐立卓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小板活化血细胞分析仪流式细胞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