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彦勇
- 作品数:65 被引量:49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核科学技术更多>>
- 稀疏非正交填充裂隙岩体水流—传热—应力模型与离散元模拟被引量:1
- 2019年
- 为研究填充裂隙水流速度对岩体温度和应力的影响,选取甘肃北山地区的花岗岩,制作了稀疏非正交裂隙岩体模型,采用河砂填充裂隙后进行模型试验;并对模型试验进行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了模型试验所测岩体温度和热应力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差异和原因。结果显示:填砂裂隙强化了裂隙介质的热导能力,无填充时岩体温度和热应力比填砂时低;模型试验和离散元模拟均表明,岩体温度和岩体应力随裂隙水流速度增大而减小,但是系统达到稳态所需要的时间变短;模型试验中斜裂隙水流对温度场起主要作用;由于现有3DEC软件不能考虑水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进而产生自然对流换热,斜裂隙水流和靠近热源侧的竖裂隙水流对温度场起主要作用。
- 高俊义项彦勇项彦勇
- 关键词:热应力模型试验离散元模拟
- 地铁施工引起邻近桥梁桩基差异沉降的概率分析被引量:28
- 2007年
- 地铁工程施工往往会使邻近桥桩发生沉降,如果绝对沉降或差异沉降过大,就会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与安全。借助有限元ANSYS程序,分析地铁施工过程中主要不确定因素对邻近桥桩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于模型中所考虑的施工顺序,桩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值在一定范围内按对数正态分布变化。根据盖梁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差异沉降,计算得到的可靠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2)桩基之间的最大差异沉降值与桩底持力层以及桩身所在地层的弹性模量密切相关,且在短桩情形下桩底持力层的弹性模量比桩身土层的弹性模量对沉降的影响更大;(3)桩基之间的最大差异沉降、桩顶沉降、隧道拱顶上方地表的沉降与边墙上部及隧道底板下部地层的泊松比以及初衬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而该范围地层的弹性模量却对各沉降值影响很大。在施工中,应通过桩底注浆提高持力层的弹性模量,从而减小端承桩的沉降;为减小隧道开挖引起的边墙收敛,施工中应保证风道拱部和边墙处的注浆效果。
- 何海健项彦勇刘维宁
- 关键词:隧道工程地铁施工桩基差异沉降
- 基于间隙参数模型的盾构隧道周围土体位移分析被引量:18
- 2005年
- 基于一种盾构加载模型并引进间隙参数的概念,对盾构隧道周围土体位移的机理及预测方法进行了总结。盾构相对于设计轴线的偏移是影响土体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确定间隙参数是应用解析方法的关键步骤,提出了一个半经验、半解析方法,并针对一个工程实例把现场测量值和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 杨冠天项彦勇张峰
- 关键词:地层移动
- 地铁施工对邻近桥桩影响的三维数值分析研究
- 地铁施工对邻近既有构(建)筑物的影响问题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常见问题。本文以工程实例为背景,抽象出几何模型,采用数值试验的方法,建立了三维弹性有限元模型,分别分析了地铁施工对邻近单桩和群桩的影响方式和影响水平,分析中考...
- 何海健刘维宁项彦勇王霆
- 关键词:地铁施工邻近桥桩
- 文献传递
- 水底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7
- 2005年
- 讨论了水底隧道涌水的预测计算问题,利用经验法和有限元法对某拟建海底隧道工程方案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计算和对比分析,探讨了竖向和水平走向裂隙发育情况对隧道涌水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有限元相比,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水底隧道涌水量偏小;②当水底岩层张性裂隙(尤其是竖向裂隙)较发育时,隧道涌水量增长较大;③当隧道临近或穿越断层破碎带时,隧道周边的渗流场具有显著的三维特征;④如果水底隧道上覆地层中没有显著的隔水层,则由于水源无限充足,隧道的涌水量将主要受到水位相对高度和隧道围岩渗透系数的影响,与隧道上覆地层的厚度关系不大。
- 姬永红项彦勇
- 关键词:水底隧道隧道涌水量
- 裂隙岩体热-水-力三场耦合大尺度模型试验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隙岩体热-水-力三场耦合大尺度模型试验装置,包括:由多个岩石试样组装形成的裂隙岩体模型;用于将裂隙岩体模型与外部环境隔离以使其内部温度和渗流免受影响的模型试验箱组件;用于向裂隙岩体模型提供热、水、力的供...
- 李涛项彦勇孙健路威孔繁越
- 文献传递
- 变饱和裂隙多孔介质的双渗透率数值模型与参数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针对裂隙多孔介质中的变饱和流动与运移,分析了双渗透率数值模型的参数构成与计算特征。双渗透率模型由分别代表裂隙等效连续介质和孔隙介质的两组并列体积单元集合构成,用平均裂隙宽度和平均裂隙间距表达裂隙等效连续介质的参数,用裂隙单元与孔隙单元之间的有效作用面积、有效作用距离和有效渗透系数描述裂隙-孔隙相对流动和运移。裂隙-孔隙相互作用参数取决于概念模型,并与流体动态相关。计算分析表明,裂隙单元与孔隙单元之间的毛细力梯度与重力的共同作用决定裂隙流动、孔隙流动和裂隙-孔隙相对流动的相对大小,流体和溶质的动态受到裂隙宽度变化的显著影响。
- 项彦勇姬永红
- 导洞隔离桩墙结构对浅埋暗挖隧道周边地层移动的限制作用被引量:23
- 2004年
- 以北京城市铁路某浅埋暗挖区间隧道工程为例,分析了导洞隔离桩墙结构对中洞法双连拱隧道施工变形影响的限制作用。由于地面环境的制约,该工程在隧道侧上方开挖了两个小断面导洞,采用喷混凝土衬砌,并在导洞内向下施作钢筋混凝土排桩,以隔离隧道施工对附近两座高层建筑的不良影响。在分析导洞隔离桩墙工作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解析解来估算隔离结构及附近地层的变形情况,并对施工过程的变形影响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把解析解和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施工监测数据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影响隔离结构作用效果的关键因素。
- 项彦勇贺少辉张弥崔志杰马锁柱
- 关键词:隧道工程浅埋暗挖隧道地层移动
- 盾构隧道变位复变函数解的验证与参数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针对不排水黏土浅埋盾构隧道的一种(均匀)收敛-椭(卵)变(形)-(刚体)下沉复合体积损失模型,分别引入椭变系数与下沉系数,采用改进的复变函数求解方法,求解对应的地层变位和地层应力,并分析复合体积损失模型参数的影响。参数分析表明:(1)随着隧道下沉系数或椭变系数的增大,地表沉降值增大,沉降槽宽度也增大,但增加的量值不大;(2)隧道椭变系数主要会影响地层水平变位的大小及方向,而隧道下沉降系数则主要影响地层水平变位分布曲线的曲率;(3)最大环向应力出现在开挖边界的顶部,主因是隧道的下沉,次因是隧道的椭变。本文方法可以计算分析粘土浅埋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变位以及应力分布。
- 宋文杰项彦勇刘毅商峰
- 关键词:盾构隧道
- 局部承载黏土地层浅埋隧道稳定机制的连续上界极限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针对局部承载黏土地层浅埋隧道施工的横断面稳定机制问题,采用上界极限分析理论和基于Peck公式及不排水不可压缩条件的地层位移模式,分别计算研究了地层物理力学参数、浅基础荷载参数、桩基础荷载参数对隧道必要支护压力下确界的影响。在其他参数不变的前提下,隧道必要支护力下确界随地层抗剪强度的增大而线性地减小,随地层重度的增大而线性地增大;随浅基础荷载量值的增大而线性地增大,随浅基础荷载横向距离的增大而非线性地减小并趋于定值,随浅基础荷载横向范围的增大而非线性地增大并趋于定值;随桩基础侧面剪力荷载量值、底面压力荷载量值的增大而线性地增大,随桩基础荷载横向距离的增大而非线性地减小并趋于定值;对端承桩而言,当桩基长度小于(或大于)地层沉降竖向分布曲线极大值点对应的深度时,随桩基长度的增大而非线性地增大(或减小)。
- 项彦勇唐志明
- 关键词:浅埋隧道局部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