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淑敏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预防性
  • 1篇预防性疫苗
  • 1篇脂质
  • 1篇脂质过氧化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瘤
  • 1篇人乳头瘤病毒
  • 1篇人乳头瘤病毒...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瘤
  • 1篇乳头瘤病毒
  • 1篇湿疣
  • 1篇重组杆状病毒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膜
  • 1篇理化特性
  • 1篇瘤病毒
  • 1篇卵圆细胞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原性

机构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2篇霍淑敏
  • 1篇施广璞
  • 1篇李芸
  • 1篇王淼
  • 1篇邹宇宏
  • 1篇司静懿
  • 1篇宋国兴
  • 1篇吴元德
  • 1篇陈莲凤
  • 1篇韩晔华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重组人乳头瘤病毒6型病毒样颗粒的免疫原性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研究重组人乳头瘤病毒 6型 (humanpapillomavirustype 6 ,HPV 6 )病毒样颗粒(virus likeparticle ,VLP)的免疫原性。方法 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制备的HPV 6L1VLP(L1 VLP)和HPV 6L1+L2VLP(L1+2 VLP)经鉴定后 ,用于免疫BALB/c小鼠 ,对诱导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进行了检测。结果 电镜观察显示L1 VLP和L1+2 VLP二者形态上无明显差异 ,为圆形颗粒 ,直径约 5 0nm ,SDS 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 ,L1+2 VLP中L1和L2蛋白摩尔比例为 4∶1。用ELISA法测定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滴度 ,加佐剂L1 VLP免疫组和加佐剂L1+2 VLP免疫组血清针对HPV 6L1VLP的滴度在 1∶10 0 0 0以上 ,高于未加佐剂组免疫血清滴度 (1∶2 0 0 0 ) ,L1+2 VLP免疫诱导出了特异于L2抗原的抗体。血清抗体主要识别HPV 6构象依赖性抗原表位 ,与HPV 11抗原显示出一定的交叉反应 ,而与HPV 16无明显交叉反应。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经HPV 6L1VLP再激活后出现了特异性增殖反应 ,3H TdR掺入值与未免疫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L1 VLP和L1+2 VLP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L1 VLP和L1+2 VLP免疫组刺激指数 (SI)分别为 6 .4和 6 .2 ,阴性对照组SI为 1.1。HPV 6L1VLP再刺激特异地诱导免疫组脾淋巴细胞IL 2和IL 10分?
王淼陈莲凤韩晔华邹宇宏霍淑敏司静懿宋国兴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6型病毒样颗粒免疫原性重组杆状病毒湿疣预防性疫苗
H_2O_2对大鼠肝卵圆细胞株WB-F344细胞膜理化特性、脂质过氧化及基因组DNA的影响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研究小剂量(100 nmol/L)H_2O_2对大鼠肝卵圆细胞株WB-F344细胞膜理化特性、脂质过氧化及基因组DNA的影响。方法利用标记膜脂及膜蛋白质的荧光标记物1,6-二苯基-1,3,5-己三烯(DPH)和N-(3芘)马来酰亚胺[N-(3P)M]标记不同剂量H_2O_2作用及经H_2O_2多次作用后发生转化的WB细胞,通过测定其荧光偏振度确定膜理化特性的改变;以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其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及利用溴化乙锭(EB)作荧光探针,通过DNA-EB结合物荧光强度的变化确定其基因组DNA的损伤程度。结果小剂量(100 nmol/L)H2O2的一次作用可使膜蛋白运动度增加,膜脂流动性增大,MDA的含量增高;H_2O_2的多次作用使上述变化更为显著。大剂量(1 mmol/L)、中剂量(100 μmol/L)的H_2O_2作用细胞后可直接损伤基因组DNA,小剂量H2O2的一次作用虽然不能直接损伤基因组DNA,但多次作用后却可使基因组DNA受损。结论H_2O_2可诱使WB细胞膜理化特性发生改变,脂质过氧化产生及造成基因组DNA损伤,此可能与H_2O_2的致、促癌作用有关。
施广璞李芸霍淑敏吴元德
关键词:脂质过氧化DNA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