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回转器旋转对体外培养的鸡胚神经元的影响被引量:6
- 1996年
- 用回转器旋转研究重力改变对体外培养的鸡胚神经元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回转器里经过7-9小时的处理后,神经元的形态和行为发生明显改变。只有6.3%的神经元呈现两极型的运动形态,而对照组正常培养的细胞运动形态的神经元占34.2%。某些细胞的突起出现异常,呈现扭曲的形状。在培养基质上的神经元伸出许多丝状突起,丝状突起的末端锚定在周围的细胞上或锚定在培养基质上。经过重力改变处理的细胞重新放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神经元的运动活性降低,许多细胞没有观察到明显运动的迹象。
- 于文斗陈雅张锦珠
- 关键词:神经元迁移回转器
- 回转器旋转对鸡胚脑细胞内游离Ca^(2+)水平的影响及其恢复被引量:4
- 1998年
- 探讨了不同胚龄鸡胚旋转不同时间后,脑细胞内游离Ca2+水平的变化。利用回转器模拟微重力生物效应及fura-2比例荧光法,测定了孵化第6至18d鸡胚脑细胞游离Ca2+的浓度。结果显示:孵化第8至17d鸡胚经旋转不同时间后,其脑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均有所下降,其中第10d鸡胚旋转4或7h及第13d鸡胚旋转24h后,脑细胞内Ca2+浓度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第10d和13d鸡胚分别旋转4h和24h后再静置恢复相同时间,细胞内Ca2+浓度均有所增加,但仍低于对照组水平。结果表明:回转器旋转引起的鸡胚脑细胞内游离Ca2+水平降低是可逆的,而且在鸡胚脑后部的红色光灸。
- 沈宏略陈雅孙彤张锦珠
- 关键词:回转器微重力脑细胞胚细胞
- 脉冲电场引起的红血球内钠离子浓度变化的研究被引量:6
- 1997年
- 利用位移试剂和^(23)Na-NMR的方法研究脉冲电场对正常人红血球内Na^+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给出在高强度电场作用下,细胞内Na^+浓度增加,并且随脉冲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比指数关系还快.在低强度电场作用下,细胞内Na^+浓度减少.乌苯苷能抑制细胞内Na^+浓度的减少,抑制程度随乌苯苷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从而证实了低强度的脉冲电场对Na^+,K^+-ATPase的激活作用,直接测定脉冲电场对红血球血影膜的Na^+,K^+-ATPase活性的影响,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果.并对在电场作用下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电场对酶的激活作用及电场等外界物理信号是否能跨过细胞膜等进行了讨论.
- 张锦珠孙彤陈雅周淑华陈云俊庞素珍
- 关键词:红血球红细胞膜脉冲电场钠离子
- 对于回转器旋转引起的鸡胚脑细胞内游离[Ca2+]i水平变化的保护的初步研究
- 利用回转器的旋转在地面模拟微重力的生物效应已成为公认的方法之一。我们曾利用Fura-2/ AM比例荧光法测定鸡胚细胞内的游离Ca2+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将孵化第10天的鸡胚(E10) 和第13天的鸡胚(E13)分别旋转4...
- 孙彤王彦陈雅沈宏略张锦珠
- 文献传递
- 回转器旋转对鸡胚脑细胞内游离Ca^(2+)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 1997年
- 采用fura-2双波长荧光法,测定了孵化第6至16天鸡胚脑细胞内游离Ca2+的浓度。并且利用回转器模拟微重力的生物效应,研究了不同胚龄鸡胚旋转不同时间后,脑细胞内游离Ca2+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孵化第8至16天鸡胚旋转不同时间后,其脑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均有所下降,其中第10天鸡胚旋转4或7小时及第13天鸡胚旋转24小时后,脑细胞内Ca2+浓度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第10天和13天鸡胚分别旋转4和24小时后再静置恢复相同时间,细胞内Ca2+浓度均有所增加,但仍低于对照组水平。结果显示。
- 沈宏略陈雅于文斗张锦珠
- 关键词:微重力脑细胞回转器
- 脉冲电场对粒细胞内Ca^(2+)浓度影响的动态变化被引量:8
- 1999年
- 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装有CCD系统的荧光显微镜 ,研究在单脉冲电场作用下经fluo 3/AM标记的鸡胚小脑粒细胞内自由Ca2 +浓度 ( [Ca2 +]i)的动态变化过程 .结果表明 :在单个电脉冲作用下 ,细胞内Ca2 +浓度立刻升高并达到其最大值 .Ca2 +浓度升高的幅度以及升高的速率具有电场强度的依赖性 .当细胞外Ca2 +被过量的EGTA络合或细胞膜上的Ca2 +通道被La3 +堵塞后 ,细胞内的Ca2 +浓度仍然升高 .细胞内不同区域的Ca2 +浓度同时升高 ;两极内的Ca2 +浓度早于胞体的Ca2 +浓度达到最大值并迅速恢复 .
- 陈雅王彦孙彤张锦珠景向红李瑞午
- 关键词:脉冲电场粒细胞钙离子浓度脑细胞扫描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