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灿

作品数:186 被引量:1,015H指数:17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9篇期刊文章
  • 40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1篇农业科学
  • 39篇生物学
  • 12篇文化科学
  • 10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电气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8篇土壤
  • 28篇内生真菌
  • 23篇木麻黄
  • 16篇台湾相思
  • 13篇千年桐
  • 13篇胁迫
  • 12篇凋落
  • 11篇幼苗
  • 11篇杉木
  • 11篇雷公藤
  • 11篇根际
  • 10篇生物量
  • 10篇物量
  • 9篇人工林
  • 9篇微生物
  • 9篇护林
  • 9篇防护林
  • 8篇植株
  • 8篇桉树
  • 7篇养分

机构

  • 183篇福建农林大学
  • 49篇武夷学院
  • 6篇福建师范大学
  • 4篇福建省惠安赤...
  • 1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福建省林业厅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福建林业职业...

作者

  • 183篇陈灿
  • 134篇吴承祯
  • 102篇李键
  • 90篇洪伟
  • 78篇洪滔
  • 76篇范海兰
  • 74篇林勇明
  • 71篇林晗
  • 39篇谢安强
  • 15篇宋萍
  • 13篇周艳芬
  • 9篇何东进
  • 7篇刘奕
  • 6篇程煜
  • 6篇俞伟
  • 5篇杨细明
  • 5篇俞新玲
  • 5篇王英姿
  • 5篇王萍兰
  • 4篇游巍斌

传媒

  • 21篇福建林学院学...
  • 9篇福建农林大学...
  • 8篇应用与环境生...
  • 6篇植物资源与环...
  • 6篇福建农林大学...
  • 6篇武夷学院学报
  • 5篇热带作物学报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北华大学学报...
  • 4篇亚热带农业研...
  • 4篇农学学报
  • 4篇西南林业大学...
  • 4篇森林与环境学...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3篇西南林学院学...
  • 3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林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林业教育

年份

  • 4篇2024
  • 7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10篇2019
  • 11篇2018
  • 7篇2017
  • 18篇2016
  • 10篇2015
  • 10篇2014
  • 13篇2013
  • 13篇2012
  • 10篇2011
  • 10篇2010
  • 14篇2009
  • 16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1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林物种多样性的梯度效应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在分析不同海拔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林群落结构及物种重要值特征的基础上,应用物种多样性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等指标测定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群落不同海拔梯度物种多样性,分析长苞铁杉林物种多样性梯度变化效应。结果表明,长苞铁杉群落物种多样性梯度变化规律明显;尤其长苞铁杉物种受梯度效应影响显著,高海拔重要值明显高于中、低海拔;总体上物种多样性高,种类组成复杂,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层次明显。
林琴琴吴承祯洪伟王萍兰王洪翠陈灿
关键词:长苞铁杉物种多样性珍稀濒危植物海拔梯度群落结构
木麻黄和台湾相思苗木混植对生长和营养含量的影响
2023年
为探究种间竞争对木麻黄和台湾相思生长的影响,利用相邻混植和独立盆栽试验测定木麻黄和台湾相思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变化,分析两者的种间竞争差异。结果表明,混植对木麻黄树高和根冠比影响显著(P<0.05),但对地径无显著影响(P>0.05)。与单植栽培方式相比,混植栽培方式下木麻黄树高和地上生物量分别增加57.28%、20.92%,而根总长、根总表面积以及根总体积分别减少62.67%、51.25%和285.19%;混植对台湾相思树高影响显著(P<0.01),对其地径、根冠比无显著影响(P>0.05);在混植栽培方式下,台湾相思树高、地径、总生物量、根总长、根总表面积以及根总体积分别减少119.17%、17.72%、35.75%、11.15%、33.79%和44.62%。根系在磷信号刺激下,仅有台湾相思L4和SA4径级增加;木麻黄叶中Na含量降低81.63%,而P元素和K元素分别增加11.38%、12.30%,根中Na、P、K元素含量分别减少26.17%、28.29%和21.45%。台湾相思叶中Na、K元素含量分别降低6.23%、7.78%,P元素增加7.55%,根中Na、P、K元素含量分别增加24.81%、22.05%、24.53%。木麻黄和台湾相思在混植栽培方式下,均通过改变自身形态或营养成分抑制对方,说明邻株竞争可以改变沿海人工林中植物的适应性和群落结构,也表明植物根系在邻株竞争中存在重要作用。因此,研究结果可为沿海防护林的更新恢复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金学伟陈灿袁锋江传阳陈增焰陈子川林晗林晗
关键词:木麻黄台湾相思根系
千年桐人工林乔木层的生物量特征被引量:10
2012年
研究生物质能源树种千年桐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特征及其分配规律。采用样地调查和标准木收获法测定2 a、3 a、5 a、7 a、9 a生千年桐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建立千年桐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回归模型,其全株的相关系数为0.980 1,其他组分相关系数均在0.909 3以上,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 a、3 a、5 a、7 a、9 a生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41.162 t/hm2,51.15 t/hm2,58.656 t/hm2,114.005 t/hm2,134.894 t/hm2,9 a生林分乔木层生物量是分别7 a,5 a,3 a,2 a生林分的1.183倍,2.300倍,2.637倍,3.277倍。各器官生物量分配中,9 a生林分的树杆对乔木层生物量贡献最大,达到41.09%,贡献率最小的是2 a生林分,为38.54%;7 a生林分的树枝对乔木层生物量贡献率最大,达到26.1%,贡献率最小的是5 a生林分,为22.8%;5 a生林分的树叶对乔木层生物量贡献率最大,为13.72%,贡献率最小的是7 a生林分,为10.38%;7 a生林对林分的树根生物量贡献率最大,为23.68%,贡献率最小的是9 a生林分,为21.52%。乔木层的生物量主要以树杆为主,杆、枝、叶、根的生物量均表现出明显随林龄增长而递增的规律。
洪滔吴承祯林勇明陈灿李键林晗
关键词:千年桐人工林生物量
两株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对巨桉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解两株具有较好溶磷效果的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YP17和P19)对巨桉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分别测定单菌、混菌及与有机肥配施等不同处理下的巨桉幼苗株高、地径生物量、根冠比、净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CK)相比,除单独接种YP17处理的叶绿素含量略低于CK外,其它施菌处理均可显著促进巨桉幼苗生长,并提高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其中,植株株高、地径、生物量、Pn、叶绿素含量较CK增长了6.5%-65.9%、18.2%-75.1%、6.3%-174.7%、57.1%-123.5%、14.7%-196.5%;单独接种P19会降低幼苗根冠比,而单独接种YP17则会促进幼苗根系生长;两株菌单施效果均显著优于混施;与施有机肥对照比较,P19与有机肥的共施效果优于单施有机肥,YP17与有机肥的共施效果劣于单施有机肥,但其效果均较单菌处理差.本研究表明,YP17和P19在促进巨桉幼苗生长方面具有较高潜力,且P19的接种效果优于YP17.
黄伟俞新玲林勇明吴承祯李键陈灿范海兰洪伟
关键词:巨桉净光合速率
森林土壤保湿取样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森林土壤保湿取样袋,属森林生态学技术领域,包括由内表面具有塑料膜的牛皮纸制成的矩形主袋体,所述矩形主袋体上端开口的后侧边上连接有条形封口签,所述封口签内埋设有至少一根铁丝,封口签的两端分别突出矩形主袋体...
陈灿洪滔吴承祯洪伟林勇明李键
文献传递
闽北森林对持续性强降雨作用的反馈与恢复对策被引量:6
2011年
为了查明强降雨对闽北森林造成的灾害形式及原因,促进灾区的生态修复,笔者以受灾最严重的福建省南平市为研究区,系统分析了森林受灾的特征、背景条件和形成原因,进而提出受灾森林的恢复对策。研究表明,极端降雨条件下,森林受灾与土体失稳关联性强,表现出在强降雨区沿河谷与道路分布、坡度>25°分布、浅根性森林受灾严重的特点。花岗岩风化土、持续性强降雨、浅根性人工林及人为扰动、危害认识不足是导致森林受灾的主要原因。最后,笔者提出清理倒木及折木、种植地表蔓生植物、深根性树种更新、森林受灾危险性分区的恢复对策。
林勇明陈建忠吴承祯陈灿刘剑斌肖应忠林帅
关键词:滑坡泥石流
一种滨柃种子丸粒化加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林木种子播种前种子的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滨柃种子丸粒化加工方法。该方法将干净的滨柃种子放入旋转的丸化机中,一边喷入包衣剂,同时投入混合粉料,每间隔20-60s重复以上步骤使滨柃种子丸粒化,然后喷入警戒色溶液染色,...
吴承祯洪伟谢安强洪滔林勇明李键林晗范海兰陈灿
文献传递
山区县乡公路建设对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昆明市东川区蒋家沟小流域为例被引量:6
2016年
公路建设对区域的各种生态过程、灾害活动等影响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目前对小尺度区域公路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效应研究较少。利用3S技术对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蒋家沟小流域内县乡级公路沿线三期影像的景观进行分类和制图,运用Fragstats3.3软件和景观指数计算方法,从斑块和景观两个层次上研究公路建设前后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时期建设公路及全部公路沿线均出现坡耕地显著减少、梯田显著增加的趋势;在不同距离梯度上,针叶林、灌丛、坡耕地景观百分比不断降低,梯田、草地面积增加。(2)公路沿线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则表现为:在斑块层次上,1973年前建设公路沿线景观形态更复杂,破碎化程度高,1973年后建设公路沿线阔叶林、针叶林斑块数量增加,破碎化趋势明显;在景观层次上,公路沿线景观多样性增加,景观内部连通性降低,整体景观格局破碎化加剧,但1973年前建设公路沿线空间连接性有所提升,1973年后建设公路沿线则表现出空间连接性下降的趋势,公路全线两侧150 m范围对景观水平指数的影响最大。
林勇明葛永刚王道杰庄建琦陈灿吴承祯
关键词:小流域破碎化
10株高效菌株对人工污水净化能力研究
2021年
城镇化水污染对中国的水安全压力日益严重,而微生物在净化污水上潜力巨大。为筛选优良净化城市污水的优势真菌和细菌,揭示各菌株去除污水特性及规律,对来源于武夷山市污水处理厂处具有代表性的再力花(Thalia dealbata Link)、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L.)、花叶芦荻(Arundo donax var.versicolor)等植物根际土壤中的5株高效细菌(B)和5株高效真菌(F),分别投加到高、中、低质量浓度人工模拟污水和无菌超纯水对照组中,测定经12、24、36、48 h处理后污水中的总氮(TN)、氨氮(NH4+-N)、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的质量浓度,并分析各菌株对污染物的去除规律和污水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各菌株对污水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各菌株对污水去除率差异以及与对照之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去除效果总体表现为TN>NH_(4)^(+)-N>COD>TP,除TP外,均在中质量浓度污水中去除效果最好。各菌株对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53.75%—80.67%(TN)、27.5%—72.05%(NH4+-N)、36.55%—68.96%(COD)和22.15%—52.15%(TP)。(2)去除4种污染物优势菌株各不相同,可总结为3个类型组(F_(9)、B_(3)和B_(4);F_(7)、F_(10)和B_(4);F_(9)和B_(1))以及一个独立真菌F7。去污能力方面,真菌去除污水能力(55.27%)优于细菌处理(52.14%)。(3)菌株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去除效果差异明显,随时间推移TN、NH_(4)^(+)-N、COD和TP质量浓度均呈下降趋势,48 h去除效果最佳。(4)细菌菌株平均降解率符合多项式模型,真菌菌株平均降解率符合幂指数模型。该研究结果表明污水质量浓度大小、菌株自身特性和处理时间可能是影响污染物去除效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微生物长时间持续性去污能力和规律还需进一步研究。
潘国营林凤莲袁锋罗倩高倩倩李键李键陈灿
关键词:污水净化高效菌株TNCODTP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生态环境类课程讨论的设计和组织
2021年
以地方农林院校生态环境类课程中应用性极强的生态工程学课程为研究对象,重构其讨论课的教学模式。课堂讨论内容的选择和设计需要结合当下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和福建省地域特色,侧重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确保课堂讨论形式的多样化与内容的“接地气”。通过课前小组研讨、课堂讨论和课后交流总结等环节高效组织实施,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以实现人才培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定位,调查结果和改革建议能够为生态环境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范海兰陈灿李键
关键词:课堂讨论设计和组织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