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昭
- 作品数:43 被引量:101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城镇化进程中农地的集约利用问题被引量:3
- 2006年
- 加快城镇化建设是我国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城镇化的发展必将占用大量农地。同时,城镇化也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如若不重视对农地的集约利用,必将造成这些劳动力转移后剩下农地的粗放经营。我国农地有限,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好每块农地。城镇化的发展为农地集约利用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条件,一方面加快发展城郊农业,集约利用城郊土地;另一方面要在远郊农村实施规模经营,增加农地产出,实现城镇化进程中农地的集约利用。
- 陈洪昭叶萍
- 关键词:城镇化农地集约利用
- 深化闽台农业合作,促进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展——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 论文阐述了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业建设、闽台农业合作与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闽台农业合作现状与合作模式;根据闽台农业资源比较优势与闽台区域农业比较优势,以未来的思维,从互补的视角提出了,要以"大农业"观念...
- 林卿林翊王庆陈洪昭
- 关键词:现代农业闽台农业合作
- 文献传递
- 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为例被引量:8
- 2014年
- 文章运用福建省1986-2012年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的相关指标与数据,构建VAR模型,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之间有着相互的作用,产业结构调整是环境污染预测方差的重要变量,而第二产业内部的重工业结构又是环境污染预测方差的重要变量,即产业结构调整将导致环境污染的加剧,尤其是第二产业内部的重工业结构对于环境污染有相当大的影响。针对分析,文章的最后提出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对策建议。
- 占李玲陈洪昭
- 关键词:环境污染VAR模型
- 和谐社会建设中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被引量:2
- 2008年
-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完善的制度为保证。当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人口压力大、技术水平低以及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故此,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创新发展思路,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
- 陈洪昭林卿
- 关键词:和谐社会
- 农户生态行为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生态行为对农村环境的水资源、空气质量与耕地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基于福建省220份农户的调查数据,把农户的灌溉行为、秸秆处置行为和其他属于农户生态行为的因素结合在一起构成衡量农户生态行为水平的指标,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户生态行为抉择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对农户生态行为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农户的家庭劳动力人数、耕地面积、是否加入农民合作组织等家庭经济特征和法规约束、群体压力等外部环境因素对农户生态行为水平有显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了提高农户生态行为水平、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建议。
- 潘慧玲陈洪昭
- 关键词:农户生态行为影响因素
- 闽台农业合作中的农地租赁问题探究
- 2007年
- 实现农地在农户与台商之间的合理流转,是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与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需要。本文首先对农户与台商的农地租赁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出租赁价格与交易费用是影响农地租赁的主要因素,进而阐述了实际运作中影响农地租赁的其他因素,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地租赁流转的对策思路。
- 陈洪昭林卿王庆赵航
- 关键词:农业合作农地交易费用农户
- “十二五”以来全国各省、市(区)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分析
- 2014年
- "十二五"以来,为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省、市(区)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一方面,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优化;另一方面,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效应不断显现。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缓慢、区域产业结构差距较大、科技创新产出效益低等问题。展望今后,在"十二五"规划的合理引导下,服务业将快速发展,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会逐步加快,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低碳产业将蓬勃发展。
- 陈洪昭
-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兴产业
- 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地利用变化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基于1978-2015年福建省相关数据,综合运用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SBM模型和农业生产函数,分别对4个阶段的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耕地面积、农地利用效率、农地利用要素的变化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耕地面积、农地利用效率、农业利用要素存在规律性的变动关系,且变动关系受到政策制度及经济环境的影响,应从因时利导,促进劳动力合理转移,保护耕地,实现农地规模经营,提升科技,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减量施肥,优化农地资源配置等方面改善福建农地利用方式,缓解人地紧张关系。
- 郑石陈洪昭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地利用耕地面积
- “三位一体”绿色消费模式构建问题探究——基于博弈理论视角的分析
- 2018年
- 实现绿色消费模式,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化解环境危机的有力手段。文章通过建立三方动态博弈模型,对绿色消费模式下政府、企业与消费者行为决策进行分析,可知三大利益主体间的行为决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各方只有通过互相激励、互相合作,才能实现绿色消费效益最大化。因此,将政府、企业与消费者三者绿色消费行为有机统一,构建"立体式"的新型消费模式,将会有效地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引导消费模式转变。
- 黄浩然陈洪昭
- 关键词:绿色消费动态博弈模型
- 深化闽台农业合作,促进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展——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 论文阐述了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业建设、闽台农业合作与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闽台农业合作现状与合作模式;根据闽台农业资源比较优势与闽台区域农业比较优势,以未来的思维,从互补的视角提出了,要以“大农业”观念...
- 林卿林翊王庆陈洪昭
- 关键词:现代农业闽台农业合作农业资源人力资本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