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柳
- 作品数:15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开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托伐他汀对合并高脂血症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合并高脂血症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138例合并高脂血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69)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n=69),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除进行常规治疗外,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d,分别于入院时及临床治疗14 d检测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增高,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与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高脂血症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能起到降低血脂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
- 周磊乐陈月柳
- 关键词:高脂血症脑梗死血液流变学
- 弥可保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弥可保和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将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独用弥可保治疗,治疗组弥可保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腱反射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0.83%,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可保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劳伟强吴妙琼陈月柳
- 关键词:弥可保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将两种健康教育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使患者能够更全面、更系统地掌握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降低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陈月柳周磊乐吴妙琼龚丽荣
-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糖尿病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评价系统的健康教育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简称肾穿刺)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行肾穿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前、术后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肾穿术后患者舒适度。
- 陈月柳龚丽荣周磊乐吴妙琼
- 关键词:健康教育肾穿刺活检术
-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通过系统的个体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护理教育方法的建立、实施与效果评价,观察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DPN的护理效果。方法将30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空气波压力治疗护理教育干预组(教育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4例。教育干预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并接受DPN的护理课程教育及护理干预,一对一具体指导下肢皮肤护理的方法,对照组通过集中患者讲课进行宣教,发放教育手册供患者阅读学习。评价两组患者的足部皮肤改善情况、自觉症状、神经症状评分、10g尼龙丝试验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教育干预组患者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两个疗程并接受课程教育、护理干预,6个月时足部皮肤改善情况、MNSI评分、10g尼龙丝试验和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DPN疗效显著,配合护理教育干预,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避免足部损伤,促进康复。
- 文桂珍何来顺吴妙琼陈月柳
- 关键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健康教育护理效果
-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8
- 2017年
-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不同严重程度糖尿病足溃疡(DFU)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Wagner2~4级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4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清创后采用VSD;对照组清创后采用湿性换药的方法;观察4周,比较两种方法对不同级别DFU的临床作用。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换药次数和门诊换药次数以及治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100.0%,较对照组的8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FU清创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基本避免大截肢,实现保趾保肢和保留行动能力;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各级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是显著的,住院天数和换药次数减少,而医疗总费用无优势。
- 吴妙琼刘艳虹罗群芳陈月柳龚丽荣劳伟强冯绮玲
-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术糖尿病足溃疡截肢
- 糖尿病足诊疗工作室的临床实施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评价糖尿病足筛查、诊断、治疗和患者教育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共筛查糖尿病足患者1050多例,对比构建糖尿病足工作室前后在糖尿病足筛查、诊断、治疗和宣教的效果。结果与未成立糖尿病足诊疗工作室前2年比较,均有明确好转。外周血管病变312例,占29.7%,周围神经病变224例,占21.3%,溃疡和坏疽患者65例,占6.2%,细菌培养阳性84%,溃疡和坏疽的治愈率64.6%,截肢8例,占12.3%,结论糖尿病足诊疗工作室以一种创新管理的理念提高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的诊治工作效率和提升诊疗水平。
- 吴妙琼谭晓军陈月柳龚丽荣田萍
- 关键词:糖尿病足
- 动态血糖监测在妊娠糖尿病患教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以动态血糖监测数据指导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治疗方案,并追踪其妊娠结果,分析动态血糖监测在妊娠糖尿病患教中的作用。方法 2011年4月~2014年6月期间,将120例确诊妊娠糖尿病孕妇进行自我调整饮食1周后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连续动态监测血糖72小时,详细记录孕妇饮食和运动情况,以72小时血糖曲线指导患者饮食运动,提出治疗方案;对照组60例,进行自我监测指尖血糖3天、详细记录饮食和运动情况,根据血糖调整孕妇饮食运动情况和治疗方案;追踪观察妊娠期间血糖监测频率、接受胰岛素治疗情况、血糖达标率和妊娠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孕妇空腹、餐后平均血糖组间无差异,白天低血糖(次/率)25(41.6%)vs 5(8.3%)和夜间51(85.0%)vs 8(13.3%);空腹高血糖(次/率)20(33.3%)vs 10(16.7%)、餐后1h 68(113.3%)vs21(35.0%)、餐后2h 9(131.6%)vs42(70.0%)、夜间高血糖16(26.7%)vs 8(13.3%);接受胰岛素治疗(人/率)18(30.0%)vs10(16.7%);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妊娠糖尿病孕妇应用动态血糖监测与饮食、运动日记,客观生动地指导妊娠糖尿病孕妇精细调整饮食和运动情况,指导孕妇正确使用胰岛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达到患教容易、依从性好、血糖全程控制良好,减少不良妊娠结果和新生儿并发症,以符合优生优育的国策。
- 吴妙琼刘艳虹罗群芳陈月柳龚丽荣
- 关键词:连续动态血糖监测妊娠糖尿病妊娠结果新生儿并发症
-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穴位埋线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穴位埋线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60例患者采用糖尿病基础治疗以及饮食控制治疗作为对照组,另60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效果、一般资料以及临床各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体重、BMI、腰围、臀围以及腰臀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hPBG、HbAlC、C肽、TC、TG、LDL-C以及HDL-C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LDL-C以及HDL-C水平仍无差异(P>0.05),而观察组FPG、2hPBG、HbAlC、C肽以及TC水平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明显减轻患者体重,改善血糖及胆固醇水平,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吴妙琼刘艳虹罗群芳陈月柳龚丽荣劳伟强冯绮玲
- 关键词:肥胖2型糖尿病穴位埋线疗效
-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风险管理被引量:4
- 2012年
- 分析临床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时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建立健全的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提高护士风险意识,规范胰岛素泵的管理,加强置泵前后的健康教育,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 陈月柳龚丽荣戚颖琳吴妙琼
- 关键词:胰岛素泵护理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