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
-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逐梦者与数字劳工:析草根带货主播劳动过程——以浙江省北下朱村主播群体为例被引量:2
- 2021年
- 随着互联网直播的普及和直播电商行业的发展,头部主播的数字劳动过程愈发受到学界关注,而作为“大多数”的草根带货主播,其劳动过程模式也值得探究。本文以“网红直播第一村”——浙江省北下朱村的直播带货草根主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并以“劳-资-客”为分析逻辑探究其如何从“逐梦者”沦为“数字劳工”。分析发现,互联网直播技术赋能缺乏专业性的草根阶层参与数字经济的劳动过程,并让劳动者在数字劳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治理权,并发挥其主体性,生成劳动反馈机制。然而,这一趋势也使资本以隐蔽的操控手段对作为数字劳工的主播进行劳动控制。基于现存问题,本文从平台方、草根主播方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 袁一鸣陈晨杨茈
- 乙女游戏情感叙事中的虚拟亲密关系——基于《恋与深空》与青年女性玩家的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乙女游戏作为女性向恋爱养成游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青年女性玩家的喜爱。本研究以游戏情感叙事为框架,探索乙女游戏如何生成和维系与玩家的虚拟亲密关系。发现乙女游戏通过符合女性审美的叙事文本打造了亲密关系的生成空间,玩家通过自我建构对男性角色进行情感投射,在互动中获取情感满足,由此建立的虚拟亲密关系既是玩家通过情感投资维系,又在游戏叙事的情感回应机制中稳固的。对玩家来说,它提供了自我认同与情感认同的渠道,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游戏的性别秩序。然而其本质是一种人机关系,长期沉迷容易陷入情感乌托邦。
- 陈晨张扬
- 关键词:情感叙事
- 探析综艺节目主持人“护城河”现状及其建构被引量:1
- 2018年
- 自1990年《综艺大观》确立了中国电视节目的"综艺"的概念,电视综艺节目诞生至今已近30年的时间,无数红极一时的综艺节目昙花一现,其中只有一档《快乐大本营》以近21年的超长寿命被誉为国内电视综艺节目的"常青树",极具代表性。通过文献梳理、数据统计、个案研究等路径进行探究,笔者认为,不同于其他电视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品牌是其持续性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而借鉴股神——沃伦?巴菲特的"护城河"理论,分析站在《快乐大本营》结构性优势金字塔顶端的主持人,其"护城河"现状及其构建,之于节目主持人品牌树立与策划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 陈晨
- 关键词:主持人核心竞争力
- 创立民族身份的音乐——评《音乐像座巴别塔——1870年至1914年间欧洲的音乐与文化》
- 2020年
- 《音乐像座巴别塔——1870年至1914年间欧洲的音乐与文化》(1)又名《国歌:欧洲民族国家在音乐中的形成》(2),是法国洛林大学现代史教授迪迪埃·法兰克福(3)的一本以史学方法研究多民族欧洲音乐的专著,由郭昌京翻译。从1870和1914两个年份即可看出,该书选择普法战争至一战前夕欧洲民族主义生成的特定历史时期为缘起,但其文本中的考察范围则以更广泛的时间和空间为线索予以延展。
- 陈晨
- 关键词:欧洲音乐史学方法民族身份普法战争
- 国际中文教育品牌传播力提升的实践进路
- 2024年
- 国际中文教育在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进程中,在高质量发展与跨文化传播的联合驱动下,进入创新发展新阶段,国际中文教育品牌为此提供了发展的视角与实践进路。国际中文教育品牌致力于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是切实加强中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有益路径,相关品牌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存在着国内外传播效果不一、跨文化差异等问题。跨文化视域下国际中文教育品牌的发展,应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以智慧化发展赋能品牌成长,实现从中文国际传播者到全球中文触达者的连接;从跨文化主体到情感共同体的凝聚;从国际中文教育品牌到国际中文教育品牌化的建构,进而促进国际中文教育品牌价值的持续增长,开启国际中文教育品牌发展的新阶段,进而实现国际中文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 乐琦陈晨
- 关键词:教育品牌跨文化传播
- 《华盛顿邮报》关注中国“两会”及其报道趋向被引量:1
- 2013年
- 外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有固定的模式和价值观,而中国的发展使其报道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华盛顿邮报》2013年对中国"两会"的网络文字报道,探究其中的变化。该报对"两会"关注的五个方面是:中国军费上升、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新一届领导人上台将面临的挑战、高层人事变动和国务院机构调整五个方面,这和国内媒体关注"两会"的热点大部分是一样的。中国越来越处于世界的聚光灯下,美国媒体报道的中国和国内的报道出现部分议题趋向融合,美媒对中国的报道经历了一个从妖魔化到多样化的过程。虽然美国媒体坚持的新闻观、价值观和中国媒体有所区别,但可以看到美媒的态度比以往客观,通过梳理其报道,有助于反观中国的国际形象以及外媒对中国报道的趋向。
- 陈晨
- 关键词:《华盛顿邮报》国际新闻
- 网络环境下的中美政治传播比较被引量:1
- 2010年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政治传播的舞台不断向网络平台延伸,网络的政治传播作用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中美两国由于制度与国情的不同,在网络政治传播的表现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本文讨论了网络环境下中美政治传播差异,并从政治制度、文化、新闻体制等方面思考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
- 陈晨
- 关键词:网络传播政治传播文化差异政治体制
- 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商直播助力产业振兴的创新模式--北下朱村个案调研扎根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电商直播产业为我国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新路径,浙江省北下朱村作为“网红直播第一村”藉此实现了乡村产业振兴。本文在资料搜集及多主体深度访谈的基础上使用扎根分析法,并通过三级编码归纳、分析出北下朱电商直播产业模式的四个核心范畴,即互动沟通协同经济、集聚配套专业化、一村一产规模化与未来发展。从传播学与经济学交叉视角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从四个范畴方面为北下朱村直播电商产业提出了打造良性沟通机制、推动技术赋能、完善本地产业链、多方助力打破创新扩散瓶颈的建议。
- 陈晨杨茈雷敏徐佳慧袁一鸣
- 关键词:扎根研究
- “电视婚恋节目生产”研究综述被引量:4
- 2010年
- 2010年电视婚恋节目《非诚勿扰》引发了全国电视婚恋节目热潮。我国的电视婚恋节目从1988年《电视红娘》开始,已有二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国内学者围绕电视婚恋节目的兴起原因、存在问题和改进策略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对"电视婚恋节目生产"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角度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今后可行的研究内容及角度。
- 陈晨
- 关键词:电视婚恋节目《非诚勿扰》娱乐功能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