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思思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肿瘤
  • 2篇胰岛
  • 2篇妊娠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滋养细胞
  • 2篇柯萨奇
  • 2篇柯萨奇病毒
  • 2篇病毒
  • 1篇单因素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沉积
  • 1篇蛋白
  • 1篇低危
  • 1篇低危妊娠
  • 1篇血清
  • 1篇血糖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细胞

机构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中心妇...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作者

  • 8篇陈思思
  • 3篇于珮
  • 2篇郑禹
  • 2篇周赛君
  • 2篇李晓眠
  • 2篇张虹
  • 1篇刘明艳
  • 1篇徐欣然
  • 1篇陈琪
  • 1篇杨阳
  • 1篇柏晟
  • 1篇马泽军
  • 1篇盛明薇

传媒

  • 2篇国际妇产科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KLF4通过促进自噬减轻高糖浓度下巨噬细胞胆固醇沉积
2024年
目的观察Krüppel样因子4(KLF4)对高糖处理的巨噬细胞胆固醇沉积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与巨噬细胞自噬相关。方法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和糖尿病(DM)组,每组5只。建立DM小鼠模型,给予高脂饮食后检测小鼠主动脉KLF4蛋白表达水平。人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诱导为巨噬细胞后分为LVNC组、LV-KLF4组、si-NC组、si-KLF4组。观察过表达或敲低KLF4表达后,THP-1巨噬细胞胆固醇含量、细胞凋亡、自噬相关蛋白及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DM组小鼠主动脉KLF4蛋白表达水平低于NC组(P<0.05)。KLF4过表达可显著降低高糖条件下的THP-1巨噬细胞胆固醇积累,增加苄氯素1(Beclin1)表达,降低P62表达,提高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荧光强度,减少细胞凋亡(P<0.05),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P<0.05)。敲低KLF4表达后,结果反之。结论KLF4通过促进自噬减轻高糖浓度下巨噬细胞胆固醇沉积。
张睿陈思思王彤丹于珮
关键词:自噬巨噬细胞高糖胆固醇沉积
上皮性卵巢癌血清Smac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Smac检测在上皮性卵巢癌(EOC)诊断和病情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于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经手术治疗的100例卵巢肿物患者,术后病理诊断明确,根据良恶性分为卵巢良性肿瘤组4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60例;另选取本院体检合格的健康对照组40例。分别收集手术前后及化疗过程中的清晨空腹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mac水平。结果:血清Smac在上皮性卵巢癌组中的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和卵巢良性肿瘤组(P<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血清Smac表达的临界值为429.39 pmol/L,Smac检测的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为95%;Smac在Ⅰ+Ⅱ期EOC的阳性数为14例,阳性率为87.50%;在Ⅲ+Ⅳ期的阳性数为41例,阳性率为9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EOC中,血清Smac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有无腹水、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PLR)无关,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手术后血清Smac的表达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加,Smac表达水平逐渐升高,Smac在第2疗程结束后升至正常。结论:血清Smac表达水平对EOC的早期诊断,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及EOC术后的病情监测均有一定临床价值。
徐欣然王鑫张虹刘明艳陈琪陈思思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8例并文献回顾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intermediate trophoblastic tumors,ITTS),包括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ETT)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ITT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1例ETT,1例ETT、PSTT共存,6例PSTT。首发症状多为停经、不规则阴道出血、腹痛,伴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轻度升高,ITTS多由病理确诊。5例拟保留生育功能治疗(3例成功,2例失败),余下3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其中1例复发,化疗后再次缓解。结论:ITTS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治疗首选全子宫切除,存在高危因素时应联合化疗,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病灶局限者可试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影响ITTS预后的因素尚不明确。
陈思思张虹
关键词: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胎盘部位葡萄胎侵袭性生育力
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的肾功能进展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的肾功能进展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获取2型糖尿病及相关慢性肾脏病样本数据,通过随访肾脏复合终点事件是否发生构建数据集,评估各基线变量预测结局的重要性排序结合层次聚类及单因素Logisti...
于珮刘红岩林瑶周赛君刘向阳马泽军杨阳王彤丹张睿时鑫吴雪榕陈思思马君
柯萨奇病毒B组3型感染胰岛细胞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观察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 virus B3,CVB3)对体外培养胰岛细胞的感染情况,初步探讨CVB3损伤胰岛细胞的机制.方法 分离并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尼克酰胺和β-巯基乙醇进行胰岛细胞诱导并鉴定.用CVB3感染胰岛细胞,RT-PCR检测胰岛细胞内的CVB3特异性片段.结果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药物诱导后,呈半悬浮状并聚集成用.双硫腙特异性染色后细胞变成红棕色,RT-PCR也证明诱导细胞内具有表达胰岛素的mRNA.CVB3感染胰岛细胞,细胞出现皱缩,折光性下降等典型病变,RT-PCR法成功扩增出胰岛细胞内的CVB3特异性片段.结论 CVB3可以在体外直接损伤胰岛细胞,最终引起胰岛细胞的裂解.
盛明薇陈思思柏晟郑禹李晓眠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胰岛细胞
十味消渴胶囊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十味消渴胶囊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沙格列汀片,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十味消渴胶囊,6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血糖相关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5.47%、92.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口渴喜饮评分、五心烦热评分、倦怠乏力评分、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症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血糖相关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s-CRP、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味消渴胶囊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症状评分,更好的调节血糖相关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陈思思于珮周赛君张睿刘红岩马君
关键词: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高敏C反应蛋白
柯萨奇病毒与1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T1D)的发生与人类肠道病毒的感染关系密切,尤其是桐萨奇B组病毒.一方面,病毒感染可诱发T1D,且与病毒数量、病毒株型、宿主微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病毒感染也能抑制T1D的发生.该文从病毒感染诱发T1D的相关因素及病毒感染抑制T1D发生的可能机制这两方面探究柯萨奇B组病毒与T1D发病的关系.
陈思思郑禹李晓眠
关键词:柯萨奇B组病毒1型糖尿病
91例低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低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low risk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LRGTN)的初始化疗方案选择及各化疗方案的疗效;明确LRGTN单药化疗耐药的高危因素、一线单...
陈思思
关键词:化学治疗耐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