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刚

作品数:28 被引量:10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电气工程理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8篇电子电信
  • 6篇电气工程
  • 2篇理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5篇脉冲
  • 9篇宽带
  • 9篇功率
  • 9篇超宽带
  • 9篇高功率
  • 7篇亚纳秒
  • 7篇纳秒
  • 6篇高功率微波
  • 5篇亚纳秒脉冲
  • 5篇天线
  • 5篇重复频率
  • 5篇纳秒脉冲
  • 5篇开关
  • 5篇超宽谱
  • 4篇脉冲源
  • 4篇面天线
  • 3篇速调管
  • 3篇速调管放大器
  • 3篇气体开关
  • 3篇相对论速调管

机构

  • 28篇中国工程物理...
  • 2篇北京应用物理...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28篇陈志刚
  • 23篇陆巍
  • 22篇杨周炳
  • 12篇廖勇
  • 12篇刘天文
  • 12篇孟凡宝
  • 11篇张现福
  • 8篇谢平
  • 8篇丁恩燕
  • 6篇张晋琪
  • 4篇冯弟超
  • 3篇陈洪斌
  • 3篇吴朝阳
  • 3篇黄华
  • 3篇李爱萍
  • 3篇张运俭
  • 3篇于爱民
  • 3篇徐刚
  • 3篇雷禄容
  • 2篇谭杰

传媒

  • 16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首届全国脉冲...
  • 1篇高能物理与核...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四川省电子学...
  • 1篇第2届全国脉...
  • 1篇四川省电子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调间隙亚纳秒气体开关的研究
设计了一种高工作电压、高重复频率的亚纳秒气体开关,该开关可以通过外部的调节旋钮调节开关间隙,能同时锐化输入脉冲的前后沿。对设计的开关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开关实现了重复频率5Hz时,输出脉冲电压274.2kV、脉冲宽...
张现福陆巍陈志刚谢平廖勇杨周炳刘天文
关键词:调节旋钮重复频率脉冲宽度
文献传递
高功率超宽带双极脉冲产生技术被引量:4
2010年
介绍了采用C-P组合开关产生双极脉冲和采用Blumlein线产生双极脉冲两种高功率双极脉冲产生技术,理想情况下,这两种双极脉冲形成线产生的双极脉冲电压峰-峰值均等于入射脉冲峰值电压的2倍。设计了相应的高功率双极脉冲形成线,并采用Pspice软件对形成线进行了模拟计算。在同一台高功率超宽带单极脉冲源上,分别对这两种双极脉冲形成线进行高压实验研究,结果为:C-P组合开关双极脉冲形成线在入射脉冲电压为855.5 kV、脉宽为2.1 ns的情况下,可以产生负峰电压为812.0 kV、正峰电压为603.2 kV、半周期为720 ps的双极脉冲,峰-峰值电压是入射脉冲峰值电压的1.65倍。Blumlein双极脉冲形成线在入射脉冲电压为652.0 kV、脉宽为2.1 ns的情况下,可以产生负峰电压为571.9 kV、正峰电压为550.4 kV、半周期为740 ps的双极脉冲,峰-峰值电压是入射脉冲峰值电压的1.72倍。
张现福丁恩燕陆巍陈志刚杨周炳刘天文
关键词:超宽带
X波段重复频率GW级超辐射相对论返波管
2010年
运用超辐射机理,通过粒子模拟设计了X波段超辐射相对论返波管,并在小型Tesla脉冲源平台上开展了实验研究。通过空间功率积分和直接对辐射微波时域波形的分析得到实验结果:在束压350 kV、束流4.8 kA、脉宽3.1 ns、引导磁场2.2 T条件下,产生的微波辐射功率1.4 GW,中心频率9.36 GHz,脉宽500-700 ps,辐射模式为TE11,能在重复频率100 Hz下稳定运行。功率转换效率超过80%。实验结果与粒子模拟结果比较吻合,成功实现了在短脉冲条件下产生重复频率、亚纳秒脉宽、GW级微波辐射。
胡林林陈洪斌马国武宋睿孟凡宝陈志刚陆巍龚胜刚金辉
关键词:超辐射相对论返波管亚纳秒高功率微波
高功率超宽谱脉冲产生实验被引量:6
2011年
介绍了纳秒传输线充电技术的原理,利用该原理设计了高功率超宽谱脉冲产生实验装置,通过电路模拟计算分析了实验装置的工作过程。结合1.2MV高压脉冲电源开展了实验,实验中对输出脉冲形状、输出脉冲功率和工作稳定性进行了调试,在2.7Ω负载上获得输出功率大于30GW,脉冲宽度1.6ns,重复频率100Hz。系统运行稳定,达到设计要求。
陆巍陈志刚张现福杨周炳丁恩燕张晋琪刘天文
关键词:超宽谱高功率脉冲形成线
高功率超宽谱辐射源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对高功率超宽谱辐射源的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对高压电源、脉冲产生、阻抗变换及传输线、天线等各部分的具体参数进行了分解匹配。根据理论计算结果,设计了一套高功率超宽谱辐射装置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对输出功率、辐射效率等进行了调试,在2.7Ω负载上获得脉冲输出功率超过30GW、脉冲宽度1.6ns,通过超宽谱Cassegrain双反射面天线辐射,等效辐射峰值功率超过2×1012 W,辐射因子超过8MV,H面与E面3dB宽度分别为2.35°和2.27°。
陈志刚杨周炳陆巍廖勇谢敏冯弟超苏友斌张现福孟凡宝
关键词:超宽谱高功率脉冲产生
利用形成线充电技术产生高功率超宽带短脉冲
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用形成线对形成线的充电产生超宽带短脉冲的技术方案,得到在理想条件下的能量转换效率和产生的功率增益,并根据该理论设计了形成线对形成线的充电装置,通过实验得到输出脉冲电压194kV,脉冲前沿760ps,功率1...
陆巍杨周炳孟凡宝陈志刚李爱萍丁恩燕张晋琪刘天文
关键词:超宽带亚纳秒脉冲充电
文献传递
高功率超宽谱双反射面天线优化设计与实验被引量:7
2013年
对高功率超宽谱双反射面天线系统进行了优化改进设计,兼顾辐射性能、馈入反射和功率容量。采用沿能流线设计的"粗胖"实体结构代替板状TEM喇叭极板结构,增加低频电流的回流通道,从而改善天线馈入反射特性。将副反射面设计为尼龙箱体内、外两部分,使其与尼龙箱体之间的连接螺钉不再突出于高压电场中,优化后最大场强下降了约70%,功率容量达到59GW,通过Taguchi优化算法对组合馈源喇叭结构进行整体优化,天线辐射因子rE(辐射场峰值与观测点距离乘积)提高了1.2倍。优化后的天线系统进行了高功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天线系统功率容量达到30GW,辐射因子超过8MV。
廖勇谢平徐刚陈志刚陆巍杨周炳李翰宇周海京
关键词:TEM喇叭天线双反射面天线
高功率超宽带双极脉冲产生技术
介绍了采用C-P组合开关产生双极脉冲和采用Blumlein线产生双极脉冲两种高功率双极脉冲产生技术,理想情况下,这两种双极脉冲形成线产生的双极脉冲电压峰-峰值均等于入射脉冲峰值电压的2倍.设计了相应的高功率双极脉冲形成线...
张现福丁恩燕陆巍陈志刚杨周炳刘天文
关键词:超宽带
文献传递
激光二极管触发光导开关实验研究
介绍了利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二极管触发3 mm间隙GaAs光导开关、产生非线性电脉冲输出的实验,激光二极管输出功率为70W,上升前沿约20ns,脉冲半高宽(FWHM)约40ns。随着开关两端偏置场强增加,输出电压也线性增加...
吴朝阳陈志刚薛长江陆巍杨周炳
关键词:光导开关激光二极管载流子
文献传递
超宽带高功率同轴旋转关节被引量:2
2011年
设计了一种高功率同轴旋转关节,通过一系列优化设计,解决了高压绝缘、高压气体动密封技术及承载等问题。分别对旋转关节的力学特性、环境温度适应性、瞬态脉冲传输效率及功率容量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关节的机械旋转及密封结构满足内压2MPa的使用要求,所选材料在-15~50℃温度范围内能够正常工作;对于3ns的瞬态脉冲,其动态电压传输效率为99.14%;可以稳定传输峰值功率50GW、重复频率100Hz、连续作用时间60s的高功率超宽谱脉冲。该装置已成功应用于超宽带车载系统。
谢平廖勇杨周炳陈志刚陆巍
关键词:超宽带高功率微波旋转关节功率容量峰值功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