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彦婷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眼内
  • 2篇眼内炎
  • 2篇诱发电位
  • 2篇神经病
  • 2篇视觉诱发
  • 2篇视觉诱发电位
  • 2篇视神经
  • 2篇视神经病
  • 2篇视神经病变
  • 2篇感染性眼内炎
  • 2篇病变
  • 1篇胆碱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眼表
  • 1篇眼病
  • 1篇眼挫伤
  • 1篇药敏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8篇陈彦婷
  • 4篇林晓峰
  • 3篇杨瑶
  • 3篇娄秉盛
  • 3篇袁钊辉
  • 2篇汪振芳
  • 1篇杨华胜
  • 1篇何宏
  • 1篇毛羽翔
  • 1篇肖璇

传媒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成药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 1篇第四届全球华...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3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泪腺肿物手术切除后眼表功能分析
毛羽翔林永潮陈彦婷杨华胜
挫伤性视神经病变所致的单眼盲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振幅关系的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挫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振幅下降百分比与客观判断单眼盲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单眼挫伤性视神经病变病例,将患者按伤眼视力≥0.05与〈0.05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伤眼较对侧健眼P—VEP振幅下降百分比的差异,通过ROC曲线寻找P—VEP振幅下降百分比在两组间的临界值。结果两组患者的P—VEP振幅下降百分比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60′方格的P—VEP振幅下降百分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4,敏感性与特异性最佳点为42.68%,30′方格的AUC为0.719,敏感性及特异性最佳点为67.4%。结论在发生挫伤性视神经病变时,当伤眼较对侧健眼P—VEP振幅下降百分比在60′方格及30′方格中分别达到42.68%与67.4%时,对客观判断单眼盲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陈彦婷汪振芳袁钊辉杨瑶娄秉盛林晓峰
关键词:眼挫伤视神经损伤
感染性眼内炎菌种变迁及药敏十二年分析
林晓峰杨瑶陈彦婷袁钊辉娄秉盛
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观察翼状胬肉的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
目的: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对比长有单侧翼状胬肉的角膜和正常角膜的生物力学特征,探讨翼状胬肉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我院单侧翼状...
陈彦婷
关键词:翼状胬肉角膜生物力学
中国热带地区住院儿童眼病临床特征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海南眼科医院5年间收治住院儿童眼病的病种、好发年龄段、性别比例等问题,为儿童眼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3~15岁儿童眼病患者2 036例,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统计患儿2 036例,男女比例1. 6∶1。斜视、眼外伤、上睑下垂为排名前三的主要病种。结论:积极重视儿童眼病,定期对儿童行眼科检查,及早治疗原发病,根据不同年龄段,预防儿童眼病的发生,保护儿童视功能的发育。
陈彦婷肖璇
关键词:儿童眼病
重力打击式小鼠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模型的建立及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通过建立重力打击式小鼠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模型探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SPF级C57BL/6J成熟小鼠48只(96眼),均取小鼠左眼为实验眼进行造模,右眼为对照眼不做处理。采用重力打击建立小鼠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模型,造模后第1、3、5、7天对小鼠进行观察,每个时间点取6只小鼠进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查、视网膜组织HE染色,另取6只小鼠利用RT-PCR检测小鼠实验眼和对照眼视网膜中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显示,对照眼和实验眼均能检测出明显的负向波形,本实验命名为N1波。在造模后第1、3、5、7天,小鼠实验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振幅均显著低于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造模后,对照眼的视网膜结构层次清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排列整齐,胞核清楚,核膜光滑完整;实验眼造模后视网膜轻度增厚,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可见细胞间空泡形成,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排列出现紊乱,在造模后第7天可见神经节细胞核出现缺失。造模后第1、3、5、7天小鼠实验眼视网膜中IL-1βmRNA和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眼(均为P<0.05);对照眼和实验眼视网膜中IL-1βmRNA和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均随时间进展呈下降趋势(均为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重力打击式小鼠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模型操作简便,模拟临床效果更好,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小鼠视网膜IL-1β、TNF-α呈现高表达。
陈彦婷林晓峰
关键词:外伤性视神经病变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小鼠动物模型
447例感染性眼内炎病原体及药物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背景 感染性眼内炎是一种严重危害视功能的眼科急症,掌握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菌谱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等信息对及时控制感染和挽救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分析感染性眼内炎致病菌的菌谱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变迁,用以指导临床实践中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以及早期经验性用药的合理选择. 方法 回顾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经眼内取材培养证实的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病历资料447例,收集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菌菌谱和对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等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眼内取材培养阳性的感染性眼内炎患者447例447眼,含混合感染22例22眼,共培养致病菌469株.在致病菌谱的构成中,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最大,为51.4%;其次为真菌,占26.7%;革兰阴性菌占22.0%.从具体菌种看,表皮葡萄球菌仍然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占29.4%,曲霉菌占7.7%,铜绿假单胞菌占5.3%.在本组资料中,外伤后眼内炎所占比例为72.7%,远远高于手术后眼内炎的10.5%和内源性眼内炎的9.8%,而角膜溃疡所致眼内炎所占比例最低,为6.9%.无论是革兰阳性菌还是革兰阴性菌,对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均有较高的敏感率.对2003-2006年和2007-2010年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革兰阳性菌对氯霉素的药物敏感性呈增高的趋势(x2=5.398,P<0.05);革兰阴性菌对环丙沙星的高敏感率呈下降的趋势(x2=5.398,P<0.05),对利福平的药物敏感性则呈增高的趋势(x2=4.500,P<0.05).结论 革兰阳性菌是感染性眼内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头孢哌酮和左氧氟沙星对革兰阳性菌以及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可以考虑作为感染性眼内炎早期经验性用药的首选药物之一.定期对本地区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菌谱和药物敏感性进行追踪,有助于指导感染性眼内炎预防和治疗中抗�
杨瑶袁钊辉汪振芳陈彦婷娄秉盛林晓峰
关键词:眼内炎真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和血明目片联合胞磷胆碱钠对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考察和血明目片联合胞磷胆碱钠对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和血明目片,疗程2个月。检测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视野变化(MD、MS、LV)、视觉诱发电位(P_(100)波振幅、P_(100)潜伏时间)、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EDV、PSV、RI)、β-EP、PEDF、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最佳矫正视力、MS、P_(100)波振幅、EDV、PSV、PEDF升高(P<0.05),眼压、MD、LV、RI、β-EP降低(P<0.05),P_(100)潜伏时间缩短(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血明目片联合胞磷胆碱钠可安全有效地提高青光眼患者视力,改善血清β-EP、PEDF水平。
陈彦婷李山祥何宏
关键词:和血明目片胞磷胆碱钠青光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