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梅
-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舒适护理应用于肾脏穿刺活检术的现状被引量:3
- 2011年
- 阐述在肾穿刺活检术患者开展术前、术中、术后的舒适护理,可提高肾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及满意度。
- 陈少梅黄继平董惠翔郑彩虹
- 关键词:肾穿刺活检术舒适护理
- 压疮专责小组在压疮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观察
- 2013年
- 目的:观察压疮专责小组在压疮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探讨压疮管理模式。方法:2012年初我院成立压疮专责小组,完善压疮管理监控体系,落实管理流程,对压疮危险人群进行分级,加强皮肤护理和监管,持续压疮专项质量监控。对比成立压疮专责小组前的2011年度及成立后的2012年度的高危压疮上报率、压疮量表使用率、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等,分析压疮专责小组在压疮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结果:我院成立压疮专责小组后,高危压疮上报率由成立前的0.11%上升至0.46%(P〈0.01),压疮量表使用率由成立前的33%上升至75%(P〈0.05),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由成立前的15%下降至9.2%(P〉0.05)。结论:压疮专责小组在压疮管理中有较大的作用及取得较好的效果。
- 陈少梅李美萍唐潘红邱映明
- 关键词:压疮护理管理
- 三个部位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对比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采集血气标本的效果。方法 180例需做血气分析的综合内科患者,经肱动脉采血124次,桡动脉采血119次,股动脉采血117次。统计经肱、桡、股动脉采血的一次采血成功率、误穿静脉发生率、患者的依从性及采血部位疼痛反应,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肱动脉一次采血成功率93.55%,误穿静脉发生率0,患者依从性较桡、股动脉好,疼痛反应较桡、股动脉小。结论经肱动脉采血,一次采血成功率高、患者依从性好、误穿率低、采血部位疼痛反应小,是临床可以推广的动脉采血部位。
- 黄继平王静波潘莹陈少梅郑彩虹董惠翔
- 关键词: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血气标本采集
- 危急值报告在内科的护理管理体会被引量:1
- 2012年
- 对内科实行检验、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及改进,要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需强化医技护人员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加强医、技、护三方的沟通和合作,促进医院综合诊疗水平的提高。
- 陈少梅黄继平
- 关键词:护理管理
- 手术压疮的预见性护理管理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术中压疮发生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我院施行手术的患者237例作为观察组,对其发生压疮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将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我院行手术而未给予压疮风险预见性护理管理的患者19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及程度。结果对照组急性压疮发生率为5.13%(10/195),高于观察组1.26%(3/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进行预见性的全面评估压疮发生风险,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可预防手术压疮的发生。
- 陈少梅张云凤唐潘红
- 关键词:压疮手术护理管理
- 压疮专责小组在压疮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压疮专责小组在压疮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探讨压疮管理模式。[方法]2012年初我院成立压疮专责小组,完善压疮管理监控体系,落实管理流程,对压疮危险人群进行分级,加强皮肤护理和监管,持续压疮专项质量监控。对比成立压疮专责小组前的2011年度及成立后的2012年度的高危压疮上报率、压疮量表使用率、高危压疮病人压疮发生率等,分析压疮专责小组在压疮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结果]我院成立压疮专责小组后,高危压疮上报率由成立前的0.11%上升至0.46%(P<0.01),压疮量表使用率由成立前的33%上升至75%(P<0.05),高危压疮病人压疮发生率由成立前的15%下降至9.2%(P>0.05)。[结论]压疮专责小组在压疮管理中有较大的作用及取得较好的效果。
- 陈少梅李美萍唐潘红
- 关键词:压疮护理管理
- TR-Band充气止血绷带两种不同放气方式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止血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比较TR-Band充气止血绷带两种不同放气方式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的影响.方法: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395例随机分为A组206例和B组189例.A组术后压迫1h开始初次放气,6~8h放完;B组术后压迫4h开始初次放气,8~10 h放完.比较2组患者末梢经皮血氧饱和度、压迫总时间、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末梢经皮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压迫总时间显著少于B组(P<0.01).2组出血、血肿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肿胀、淤斑及患者主观不适情况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P<0.01).结论:TR-Band充气止血绷带压迫1h后开始放气,6~8h放完的放气方式比较合理,既可有效压迫止血,又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陈少梅郑彩虹
- 关键词:止血介入术
- 两种吸氧方法在鼻腔填塞后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两种吸氧法对全麻病人鼻部手术鼻腔填塞后SpO2、舒适度及依从性影响。方法:40例施行全麻下鼻部手术鼻腔填塞后的患者,采用简易面罩法和双腔鼻导管口式法吸氧,比较两种吸氧方法对患者SpO2、舒适度及依从性的影响。结果:两种吸氧方法对患者SpO2均在95%以上,舒适度及依从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两种吸氧方法均能达到氧疗效果,双腔鼻导管口式法吸氧法可增加舒适度,提高吸氧治疗的依从性。
- 陈少梅周凤平朱远飞许贵珍刘明娜
- 关键词:鼻腔填塞氧疗血氧饱和度依从性
- 临床护理路径在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运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青光眼手术患者等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CNP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疾病知识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CNP护理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疾病知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CNP应用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及护理满意度。
- 陈少梅周凤平许贵珍谭邵梅
- 关键词:青光眼临床护理路径围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