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文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小细胞
  • 4篇非小细胞
  • 4篇肺癌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顺铂
  • 2篇切除
  • 2篇切除修复
  • 2篇切除修复交叉...
  • 2篇晚期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联合顺铂
  • 2篇基因
  • 2篇吉西他滨
  • 2篇交叉互补基因
  • 2篇肺癌组织
  • 2篇癌组织
  • 1篇低通气

机构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陈伟文
  • 5篇郭伟峰
  • 4篇叶晓艺
  • 4篇王志刚
  • 3篇郑锦阳
  • 3篇沈冰寒
  • 1篇黄弘
  • 1篇黄鸿波
  • 1篇庄锡彬

传媒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肿瘤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ERCC-1和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病理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核苷酸还原酶调节因子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对照组、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SurPlexTM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肺癌组织中ERCC1、RRM1的mRNA相对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肺癌组织中ERCC1、RRM1的mRNA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且呈现出TNMⅠ
陈伟文王志刚沈冰寒郭伟峰叶晓艺郑锦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DNA修复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健择单药与联合顺铂方案治疗70岁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2007年
[目的]评价健择单药与健择联合顺铂治疗70岁及以上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用46例70岁及以上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单药组19例,采用健择1.0g/m2,静脉点滴,第1,8天;联合方案组27例,采用健择1.0g/m2,静脉点滴,第1,8天,加顺铂(DDP)75mg/m2静脉点滴第1~3天。[结果]单药组有效率26.3%(5/19),联合方案组有效率40.7%(11/27),两组间无显著差异(χ2=2.21,P>0.05),联合方案组毒副反应发生率较单药组高。[结论]单药健择不仅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而且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及用药安全性。
王志刚陈伟文叶晓艺郭伟峰
关键词:吉西他滨顺铂
参照ERCC1、RRM1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实施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ERCC1、RRM1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实施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6月到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化疗的150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顺铂治疗的78例、健择(吉西他滨)化疗的72例,比较各组不同化疗效果患者的ERCC1、RRM1表达情况。结果顺铂无效组患者ERCC1的mRNA水平、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顺铂有效组(P<0.05);RRM1的mRNA水平、蛋白水平,与顺铂有效组无差异(P>0.05);健择无效组患者RRM1的mRNA水平、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择有效组(P<0.05);ERCC1的mRNA水平、蛋白水平,与健择有效组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ERCC1表达水平与铂类药物化疗效果成反比,RRM1表达水平与健择化疗效果呈反比,ERCC1、RRM1表达可以指导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化疗药物使用。
陈伟文王志刚郑锦阳沈冰寒郭伟峰叶晓艺
关键词:ERCC1RRM1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表达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R)亚单位M1(RRM1)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148例经过4个周期以上GP方案化疗的Ⅳ期NSCLC组织中RRM1和ERCC1的表达情况。结果Ⅳ期NSCLC组织中ERCC1的阳性率为47.3%,RRM1的阳性率为35.1%,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是否吸烟无关。ERCC1和RRM1低表达者接受GP方案化疗的效果均优于高表达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RRM1低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高表达者(P=0.004)。结论晚期NSCLC患者组织中ERCC1和RRM1mRNA的表达与GP方案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
陈伟文王志刚郑锦阳沈冰寒郭伟峰叶晓艺
关键词: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药物疗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日间嗜睡与P物质水平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P物质水平与OSAHS患者日间嗜睡的关系。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因鼾症就诊的患者120例,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为单纯鼾症组及OSAHS组:单纯鼾症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48±15)岁,平均AHI为(2.8±1.6)次/h;OSAHS组90例,其中男7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49±12)岁,平均AHI为(37.1±23.7)次/h。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进行嗜睡程度评估,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P物质水平。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等方面均匹配。OSAHS患者ESS评分为(13±5)分,高于单纯鼾症患者(F=10.299,P〈0.05),且OSAHS病情较重,其评分也较高。OSAHS患者P物质水平为(132±27)ng/L,低于单纯鼾症患者(F=3.048,P〈0.05),且OSAHS病情越重P物质水平越低。相关性分析显示OSAHS患者P物质水平与ESS评分呈负相关(r=-0.238,P〈0.05)。结论OSAHS患者日问嗜睡程度升高,P物质水平降低,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庄锡彬黄鸿波陈伟文黄弘郭伟峰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日间嗜睡P物质
原花青素B2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B2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乌司他丁)和低(50 mg·kg^(-1)原花青素B2)、中(100 mg·kg^(-1)原花青素B2)、高剂量实验组(200 mg·kg^(-1)原花青素B2)。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短轴缩短分数(FS)和射血分数(EF),检测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剪切的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腺苷酸蛋白活化激酶α(AMPKα)、磷酸化的AMPKα(p-AMPKα)、核因子-κB p65(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LVEDD分别为(5.60±0.52),(7.99±0.55),(5.82±0.27),(7.06±0.56),(6.51±0.40),(5.93±0.39)mm,LVESD为(2.95±0.30),(7.32±0.54),(4.44±0.56),(6.29±0.27),(5.25±0.40),(4.63±0.46)mm,FS为(46.05±5.58)%,(26.12±3.99)%,(37.29±4.12)%,(32.55±3.84)%,(38.38±2.28)%,(43.38±3.43)%,EF为(76.72±5.69)%,(40.60±5.57)%,(64.60±4.73)%,(49.02±2.76)%,(56.86±3.44)%,(67.27±3.90)%,上述指标,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低剂量实验组比较,高、中剂量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花青素B2可改善脓毒症大鼠心功能,改善心肌组织炎症和氧化应激,机制可能与AMPK/NF-κB信号通路有关。
陈亚峥陈伟文曾海文苏志伟
关键词:炎症心功能氧化应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