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厚基

作品数:12 被引量:200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种群
  • 2篇生态学
  • 2篇栖息
  • 2篇栖息地
  • 2篇物种
  • 2篇保护生物学
  • 1篇动物
  • 1篇动物种群
  • 1篇遗传异质性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状况
  • 1篇乳期
  • 1篇摄食
  • 1篇生物保护
  • 1篇饲料
  • 1篇青饲
  • 1篇青饲料
  • 1篇种群生态
  • 1篇种群生态学
  • 1篇种群数量

机构

  • 8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徽省林业厅
  • 1篇上海动物园

作者

  • 8篇陆厚基
  • 7篇徐宏发
  • 2篇盛和林
  • 1篇姜海瑞
  • 1篇郑向忠
  • 1篇顾长明
  • 1篇王小明
  • 1篇包惠芳
  • 1篇徐正强

传媒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兽类学报
  • 1篇Zoolog...
  • 1篇四川动物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8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华南梅花鹿的分布和现状被引量:47
1998年
华南梅花鹿(Cervusnipponkopschi)亚种可能是现存梅花鹿亚种中最濒危的物种。目前主要分布于安徽皖南的泾县、旌德、黟县、宁国,江西的彭泽和浙江的临安等县。分布的范围仍在不断缩小,种群被隔离,并逐步在分散。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亚种的现在分布区和栖息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描述。由于目前缺乏对华南梅花鹿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对该种群尚无有效的保护措施。迫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野生梅花鹿的保护。
徐宏发陆厚基盛和林顾长明
关键词:梅花鹿栖息地华南梅花鹿
我国西藏的菲氏麂(Muntiacus feae)被引量:3
1984年
菲氏麂数量稀少,至今对它仍很少了解。Leonardo Fea于1887年3月27日在缅甸的丹那沙林(Tenasserin)山区采集到1头雄性菲氏麂后,Thomas和Doria于1889年首次作了极其简单的报道;1892年Thomas根据这件标本又作了较详细的描述。直至1977年,Grubb才对一直保存在意大利热亚那自然博物馆的头骨进行了详细报道。1914年,Gairdner在丹那沙地区又获得1张菲氏麂皮,那是被豹咬死后又被当地居民吃剩的残皮,这是第二次记录。第三次记录是Sokolov(1957)
张词祖盛和林陆厚基
关键词:毛色
动物种群遗传异质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2
1997年
生境破碎和种群隔离在野生动物管理中倍受关注,种群遗传异质性结合种群统计学和生境资料,可解释和推测种群经历的种群统计学随机事件,分析异质生境对种群遗传组成的影响,估计地理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和遗传分化,对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郑向忠徐宏发陆厚基
关键词:动物种群
哺乳期幼麝的摄食时间分配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所有事件取样法对哺乳期林麝Moschus berezorskii幼体的摄食时间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幼麝吮乳时间随周龄的增加而减少,取食固体饲料(青饲料和混合饲料)的摄食时间随周龄的增加而增加。1月龄中,吮乳时间占总摄食时间的90.8%,青饲料占9.2%。2月龄和3月龄中,幼麝取食固体饲料时间分别占总摄食时间的84.7%和94.9%,吮乳时间分别占15.3%和5.1%。哺乳期雌性幼麝取食母乳、山芋藤和桑叶的时间明显高于雄性幼麝(P<0.05),而取食精饲料、苦荬菜时间与雄性幼麝无明显差异(P>0.05);单胎幼麝吮乳、取食山芋藤时间明显高于双胎幼麝(P<0.05);而取食精饲料、苦荬菜时间明显低于双胎幼麝(P<0.05),两者取食桑叶时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幼麝的摄食时间分配表明,母乳是1月龄幼麝的主要食物成分;2月龄以后,幼麝大量取食固体饲料,母乳在食物组成中退居次要作用。幼麝间吮乳时间的差异反映了不同个体间营养状况的差异。
徐正强姜海瑞陆厚基徐宏发
关键词:母乳青饲料营养状况
江苏沿海獐种群的现状和栖息地的利用被引量:20
1996年
盐城沿海獐分布的北限为射阳和滨海县交界的扁担河口,南限以如东和海安交界的北凌港闸为界。分属射阳、大丰、东台、海安4县,该区域中獐种群已被隔离成几个小种群。现存数量估计为850—1523头。种群的季节波动很大,繁殖前后种群数量相差近一倍。野外种群性比平均为♀:♂=100:77.3。成幼比=1.19:1.00;8月份调查,平均每头母獐育仔1.53头。该分布区獐喜欢选择有斑块状高草相嵌的矮草草滩栖息。盐城地区獐数量因滩涂围垦和开发而急速下降,急需采取有力对策加以保护。
徐宏发陆厚基刘希平
关键词:种群数量栖息地
玛他种群:种群生态学理论应用于保护生物学实践的新范例被引量:23
1998年
玛他种群:种群生态学理论应用于保护生物学实践的新范例徐宏发陆厚基王小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系,上海200062)Metapopulation:ANewParadigmofApplicationoftheTheoryofPopulationEcolog...
徐宏发陆厚基王小明
关键词:种群生态学生物保护
最小存活种群——保护生物学的一个基本理论——Ⅱ.物种灭绝的过程和最小存活种群(种群脆弱性分析PVA)被引量:7
1996年
最小存活种群(MVP)——保护生物学的一个基本理论Ⅰ.最小存活种群及其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应用徐宏发陆厚基(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上海200062)MinimumViablePopulation——ABasicTheoryofConservationBi...
徐宏发陆厚基
关键词:生态学物种灭绝
RAPD技术及其在哺乳动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0年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axonomy, genetic variation etc. because of its convenience,rapid and sensitivity. Its principle, influential factor and application in mammal ecological research are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包惠芳徐宏发陆厚基
关键词:RAPD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